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性。[方法]分别选用(12.6±0.7)kg的莱芜猪和大约克猪的断奶仔猪6头,从腹腔注射200μg/kg的脂多糖(LPS),于注射前1h和注射后2、4、7、10h分别采血测定血浆白介素-1β和皮质醇的含量,并建立免疫应激模型,监测免疫应激后莱芜猪和大约克猪仔猪2-10h内血浆IL-1β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免疫应激下,大约克猪和莱芜猪之闻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品种差异性。LPS刺激后2h莱芜猪IL-1β的水平显著小于大约克猪,LPS刺激后的2、4和7h莱芜猪的皮质醇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猪。[结论]莱芜猪的抗免疫应激能力强于大约克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酮戊二酸(AKG)对经脂多糖(LPS)多次刺激后断奶仔猪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LPS刺激(有、无)和AKG添加量(0、1%)为2个主效应,共4个处理组。选取24头(6.79±0.32)kg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猪)。LPS刺激组仔猪在试验的第10、13和15 天腹腔注射100 μg?kg-1 BW LPS,无LPS刺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6 天仔猪麻醉后进行屠宰,取腓肠肌样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腓肠肌细胞内腺苷酸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腓肠肌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乙酰CoA羧化酶(ACC)表达及其磷酸化。【结果】()日粮添加1%AKG和LPS刺激对仔猪腓肠肌AMP含量和AMP/ATP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仔猪日粮中添加1% AKG能显著提高腓肠肌ADP水平(P<0.05),缓解了LPS刺激引起的AMP水平和AMP/ATP升高、ADP和能荷(EC)降低(P<0.05)。(2)LPS刺激和日粮中添加AKG对AMPK表达量和AMPK磷酸化水平(pAMPK/AMPK)均无影响。(3)日粮中添加1% AKG抑制了ACC的磷酸化;LPS刺激使ACC表达量升高(P<0.05),并促进ACC磷酸化(P<0.05)。【结论】LPS刺激增加肌肉能量损耗,日粮中添加1% AKG有利于肌肉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日粮添加AKG通过调控ACC的活性与表达影响肌肉能量代谢;AKG可能通过ACC信号影响肌肉能量代谢,进而改善LPS刺激下机体能量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情况良好1日龄AA肉公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9只。设定不同免疫应激模型,为无免疫组即对照组(no vaccine,NV),常规免疫组(conventional vaccine,CV),以及在常规免疫基础上注射细菌脂多糖的免疫亢进组(LPS)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组(CYP)。采用 CD3/CD4/CD8 三色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肉鸡免疫状态和非免疫状态下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与NV组相比,肉仔鸡的体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降低LPS组和CYP组(P<0.05),各处理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NV组与CV 组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日龄处理间血清TP、GLU和CHLO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21和35天,LPS组和CYP组血清ALB含量显著低于CV组和NV组(P<0.05);第21 天,LPS组血清α-AGP和 BUN含量显著低于NV组(P<0.05),CPY和LPS均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LPS组CD4+/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NV组(P<0.05)。【结论】未进行免疫肉鸡可维持机体正常的生长性能和细胞免疫稳态,LPS和CYP的刺激可降低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随日龄增加肉鸡对CYP刺激的耐受性有所上升,LPS刺激可增强肉鸡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4.
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免疫应激对莱芜猪、鲁莱猪及大约克夏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12头体重为(13.6±0.5)kg的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采用2x3因子设计:免疫应激(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品种类型(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试验第1天,分别给每品种中的6头猪注射200μg/kg·BW的LPS,其余6头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并进行猪瘟疫苗接种。注射LPS后的第2、7和14天,采血测定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注射LPS前1天、注射LPS后第7天和第14天,测定其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猪在LPS刺激后的第2天.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莱芜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无差异性影响。[结论】LPS能够有效刺激不同品种猪的细胞免疫机能,并且不同品种仔猪免疫应签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药制剂柴术抗激散(CZKJS)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制成柴术抗激颗粒(CZKJKL),已被证实其对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及早期断奶仔猪脂多糖(LPS)免疫应激都具有明显的缓减作用。现进一步探究CZKJKL对LPS免疫应激断奶大鼠应激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从机理上证实其抗应激作用。【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18日龄断奶的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LPS免疫应激模型组)、Ⅲ组(LPS+CZKJKL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在18-24日龄期间,Ⅲ组的大鼠每天灌服5 000 mg·kg-1BW柴术抗激颗粒,Ⅰ组、Ⅱ组的大鼠每天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21日龄时,Ⅱ组、Ⅲ组的大鼠腹腔注射4 mg·kg-1BW的LPS,Ⅰ组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 h采血并取样。测定指标有: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②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③血清:β-内啡肽(β-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一氧化氮(N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大鼠海马NE和5-HT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β-EP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β-EP、IL-1β、IL-6、TNF-α、NO、ACTH、COR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iNOS的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与Ⅱ组相比,Ⅲ组大鼠海马NE和5-HT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β-EP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β-EP、IL-1β、IL-6、TNF-α、NO、ACTH、COR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iNOS的活性极显著减弱(P<0.01)。【结论】CZKJKL可通过有效调节LPS免疫应激状态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HPA轴激素的紊乱而发挥其抗免疫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源性褪黑素(MLT)和脂多糖(LPS)对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用80只28日龄健康山麻鸭,平均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MLT组、MLT+LPS组和LPS组。试验过程中测定山麻鸭体质量和采食量,并于试验最后一天(第50天)进行采样和采血测定生化、生长相关激素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降低了山麻鸭生长性能,MLT提高了山麻鸭生长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05);LPS使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甲状腺素水平下降(P0.05),MLT显著提高了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甲状腺素水平(P0.05);LPS使胸腺指数下降、脾脏指数上升(P0.01)。观察组织切片发现,LPS使胸腺、肝脏和脾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而MLT组无明显损伤;LPS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MLT显著降低了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了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结论】LPS降低山麻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MLT对LPS刺激引起的生长缓慢和免疫功能下降等机体损伤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断奶模式对仔猪免疫器官指数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27窝“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为常规断奶组(C组)、喷洒气味剂组(S组)和先混群后断奶组(M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窝。C组仔猪28日龄进行常规断奶、混群;S组仔猪28日龄断奶、混群,同时每天向仔猪身上喷洒体积分数2%戊二醛溶液,持续喷洒7 d;M组仔猪21日龄原地混群,28日龄断奶。断奶后第8天称试验猪体质量,解剖采集扁桃体、脾脏、胸腺、下颌淋巴结、腹股淋巴结,称取其质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刮取空肠和回肠黏膜,采集血液分离血清,ELISA方法测定肠黏膜和血清中IgA、IgG、IgM和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S组免疫器官指数均提高,除脾脏和下颌淋巴结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均差异显著(P<0.05);M组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C组和S组(P<0.05)。S组回肠黏膜、M组空肠和回肠黏膜中IgA、IgG、IgM含量均较C组显著提高(P<0.05),S组空肠黏膜中IgA、IgG、IgM含量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 M组空肠和回肠黏膜中IgM含量均较S组显著提高(P<0.05)。S组血清中IgA、IgM含量较C组显著提高(P<0.05),M组血清中IgA、IgM、IgG含量均较C组显著提高(P<0.05),M组IgG含量显著高于S组(P<0.05)。S组回肠黏膜中IL 2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M组肠黏膜和血清中IL 2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和S组(P<0.05)。【结论】在仔猪体表喷洒体积分数2%戊二醛溶液和先混群后断奶的断奶模式均能减轻仔猪断奶应激,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其中先混群后断奶模式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超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70头7日龄断奶的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14头,分别饲喂添加0.0%、0.2%、0.4%、0.6%和0.8%精氨酸的日粮。试验开始后第7天和第14天,每个处理分别选取6头猪屠宰取样,检测胃肠指数、小肠组织形态以及小肠I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第7天,添加精氨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胃和小肠以及小肠绒毛的生长(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IL-2基因表达水平(P<0.05);试验第14天,添加0.6%和0.8%精氨酸显著提高仔猪小肠重量和长度(P<0.05),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也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结论】精氨酸能促进超早期断奶仔猪的肠道发育,阻止肠绒毛萎缩,提高肠道IL-2基因表达水平,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刺梨总三萜对免疫抑制小鼠及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影响,综合评价刺梨总三萜的免疫活性。【方法】制备刺梨总三萜(TR),给SPF级健康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构建免疫抑制模型,灌胃给予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刺梨总三萜,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试验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不注射CTX,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3 mg/kg香菇多糖片),采集血样及胸腺和脾脏,测算全血白细胞数、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和TNF-α)水平及酸性磷酸酶(AC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制作小鼠脾脏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检测0(空白对照组),1.25,2.5,5,10,20 μg/mL(终质量浓度)刺梨总三萜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低、中、高剂量刺梨总三萜(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25,2.5,5 μg/mL)对经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NO分泌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刺梨总三萜处理小鼠全血白细胞数量、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血清中的IL-2、IL-4、IL-6和TNF-α水平大多显著或极显著升高,ACP和LDH活力极显著提高(除低、中剂量组LDH活力外);脾脏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AT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细胞数量和排列情况均得到了较大改善。1.25~5 μg/mL刺梨总三萜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增殖,5 μg/mL总三萜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的分泌。【结论】刺梨总三萜能改善由CTX诱导的免疫功能抑制,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促进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分泌,具有潜在的抗炎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黄芪、红景天、当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相关生理机能的影响,探讨中药防治仔猪断奶应激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平均体重在(10.07±0.2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它各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5%、1%、1.5%黄芪和0.5%、1%、1.5%红景天及0.5%、1%、1.5%当归,试验期共14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黄芪、1.5%红景天、1.5%黄芪可使仔猪末重(P<0.01、P<0.05、P<0.05)、平均日增重(P<0.01、P<0.01、P<0.01)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P<0.05、P<0.05)显著提高;添加1%黄芪、1.5%红景天可使仔猪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P<0.05)。2)1%黄芪组、1.5%红景天组在试验第7天(P<0.01、P<0.05)和第14天(P<0.05、P<0.05)均有显著降低仔猪血清NO含量的效果;而1%黄芪组、1.5%红景天组、1.5%黄芪组和1.5%当归组在试验第7天(P<0.01、P<0.05、P<0.05、P<0.05)和第14天(P<0.01、P<0.01、P<0.05、P<0.05)均有显著提高仔猪血清GSP-Px活性的作用。3)1%黄芪组、1.5%红景天组和1.5%当归组有显著提高红细胞总数的效果(P<0.01、P<0.05、P<0.05),1%黄芪组提高仔猪血红蛋白含量的作用显著(P<0.05),1%黄芪组、1.5%红景天组、1.5%黄芪组和1.5%当归组均有显著提高白细胞总数的作用(P<0.01、P<0.05、P<0.05、P<0.05),1%黄芪组、1.5%红景天组和1.5%当归组提高淋巴细胞比率的作用显著(P<0.05、P<0.05、P<0.05),1%黄芪组和1.5%红景天组可使单核细胞比率显著提高(P<0.05、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红景天和当归对断奶仔猪抗氧化力、血常规等相关生理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机体健康水平,促进仔猪生长,其中1%黄芪组效果最明显,1.5%红景天效果较明显、1.5%当归效果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马齿苋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ortulaca oleracea L.,POP)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为POP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饲喂高糖高脂日粮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动物模型,然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OP低剂量灌胃组(POP用量100 mg/kg)、POP高剂量灌胃组(POP用量200 mg/kg)和罗格列酮灌胃组(罗格列酮用量3 mg/kg),连续灌胃28 d后,将小鼠断头处死,采集肾组织,检测蛋白激酶B(PKB)、PK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糖脂代谢相关因子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肾组织PKB蛋白、PPARγ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POP高剂量灌胃组和罗格列酮灌胃组小鼠肾组织PKC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POP能上调NIDDM小鼠PKBPPARγ基因的表达,能下调PKC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cCHM)添加剂对断奶獭兔盲肠内环境及脾脏IFN-γ、IL-10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控作用及适宜用量。【方法】选用(35±2)日龄断奶、体质量相近的獭兔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6只幼兔。对照组饲喂添加0.1 g/kg杆菌肽锌的日粮(不含抗生素等其他药物),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复方中药5 g/kg(cCHM1组)、10 g/kg(cCHM2组)、20 g/kg(cCHM3组)的日粮,60 d后,取脾脏和盲肠样品,测定盲肠微生物活力和数量,检测IFN-γ、IL-10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HM2组獭兔盲肠内容物氨氮(NH3-N)浓度降低21.62%,菌体蛋白(MCP)含量提高16.81%,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不及抗生素,但cCHM2组、cCHM3组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31%和16.50%,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提高了脾脏IFN-γ、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cCHM2组和cCHM3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中药添加剂可改善断奶獭兔盲肠内环境,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断奶獭兔的肠道健康;该试验条件下复方中药添加剂的适宜用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冷冻保存的最佳冻存保护剂种类和浓度。【方法】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DMSO、EG、PG、G和PVP作为冻存液,对原代培养的绵羊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后,检测复苏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中脂肪沉积量,测量GPDH活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和LPL mRNA的表达水平,最后对复苏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各种冻存保护液中,10% DMSO和5% DMSO+5% PVP组细胞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各试验组复苏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中10% DMSO组细胞增殖能力最强,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复苏后培养6 d,各试验组脂肪沉积量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第11天时,10 % DMSO组脂肪沉积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GPDH活性和LPL、PPARγ mRNA 的表达量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复苏细胞二倍体细胞占主体,与原代细胞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含20% 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添加10% DMSO或10%PVP、5% DMSO+5% PVP均能有效保存绵羊前体脂肪细胞,但以10% DMSO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头2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1%,0.2%和0.3% EGB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28 d,分别于第14和28天采集血样,测定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2%,0.3% EGB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添加质量分数0.1%,0.2% EGB,总体上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EGB使断奶仔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降低趋势。【结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2% EGB效果最佳,此时EGB可降低断奶仔猪血脂含量,提高血清球蛋白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白猪、长白猪的白细胞抗原复合体(swine leukocyte antigen,SLA)区域微卫星遗传多样性,探讨单倍型与免疫参数的相关性,为猪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SLA区域内筛选了13个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座位计算遗传多样性,并在Ⅰ、Ⅱ类区域筛选靠近功能基因且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进行单倍型分型,分析单倍型与免疫参数的关联。【结果】大白猪的期望杂合度( =0.70)和多态信息含量( =0.65)均分别高于长白猪( =0.67, =0.62);Ⅰ类区域6种单倍型与免疫参数的多重比较表明,H2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分别显著高于H3和H5的值(P<0.05,P<0.01);H2的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显著低于H3的值(P<0.05)。Ⅱ类区域的12种单倍型与免疫参数的多重比较表明,H1′的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差异显著低于H6′、H9′对应的值(P<0.05);H1′的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M)百分比显著低于单倍型H7′的值(P<0.05),极显著低于H6′、H9′和H11′的值(P<0.01);H6′的MCHC的数值显著低于H7′的值(P<0.05),极显著低于H1′、H11′的值(P<0.01);H9′的MCHC的值显著低于H1′、H7′和H11′的值(P<0.05);H9′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显著低于单倍型H1′、H6′和H11′的值(P<0.05),极显著低于H7′的值(P<0.01);H11′的单核细胞(monocytes,MONO)百分比显著低于H6′、H7′(P<0.05)和H1′的值(P<0.01),H6′、H7′和H9′的值分别显著低于H1′的值(P<0.05,P<0.01)。【结论】大白猪的SLA微卫星遗传多样性高于长白猪,SLA区域不同微卫星单倍型与免疫参数PDW、MCHC、RBC、MCV、LYM、MONO存在关联,这可进一步用于猪的健康指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豆卵磷脂(soya lecithine,SL)对子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猪肠道生长、黏膜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共选用12头7 d IUGR仔猪和6头正常体重(NBW)仔猪,所有IUGR仔猪随机分成两组(n=6),分别饲喂基础人工乳(IUGR组)和添加1.5%SL的人工乳(IUGR+SL组),所有NBW仔猪饲喂基础人工乳(NBW组,n=6),试验期7 d。【结果】IUGR显著降低14 d仔猪空肠及其非黏膜绝对重量(P<0.05),降低空肠黏膜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P<0.05),升高MDA水平(P<0.05),黏膜HSP70的 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均显著升高(P<0.05)。IUGR猪补充SL后,空肠肠段、黏膜和非黏膜绝对和相对重量均显著升高(P<0.05);空肠黏膜T-AOC、GPx和SOD显著升高(P<0.05),而MDA显著下降(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HSP70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与SL添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补充SL对恢复IUGR导致的仔猪肠道组织生长缓慢、HSP70表达升高和OS损伤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鸡ANP32家族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在不同月龄鸡免疫器官中的表达特征,为后续研究鸡ANP32家族蛋白与新城疫病毒(NDV)复制及其致病性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分别构建鸡ANP32家族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进行诱导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荧光观察分析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NP32家族基因在1~6月龄鸡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鸡ANP32家族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NP32A、pEGFP-C1-ANP32B和pEGFP-C1-ANP32E,转染HEK-293T细胞后得到正确表达,获得携带EGFP标签的融合蛋白EGFP-ANP32A、EGFPANP32B和EGFP-ANP32E,其分子量分别为60.0、57.9和56.9 kD。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EGFP-ANP32A、EGFP-ANP32B和EGFP-ANP32E的荧光与细胞核荧光完全重合,即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NP32家族基因在1~6月龄鸡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免疫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ANP32A和ANP32E基因在1~6月龄鸡免疫器官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趋势,且在2月龄免疫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达峰值;ANP32B基因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以1月龄鸡免疫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鸡ANP32家族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且ANP32家族基因在不同月龄鸡免疫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这3个基因具有独特的表达特征,其表达差异与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肉鸡脂肪细胞为模型,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节脂质代谢作用。试验分对照组(5%培养液)、DMSO对照组(5%培养液+DMSO)、试验组1(5%培养液+10 mg.L-1槲皮素)、试验组2(5%培养液+20 mg.L-1槲皮素)、试验组3(5%培养液+40 mg.L-1槲皮素)。采用ELISA法检测脂肪细胞加槲皮素培养24、48、72 h后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酯酶(LPL)、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瘦素(leptin)蛋白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FAS、FATP1和LPL mRNA表达,利用酶法检测脂肪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4 h,试验组3 PPARγ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FATP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3 FAS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1和2有降低趋势(P=0.052),而试验组3 FAS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2和3 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3leptin含量显著提高(P<0.05)。48 h,试验组3 PPARγ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1和2有下降趋势(P=0.053),试验组1、2和3 PPARγ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LPL mRNA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FAS 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而试验组2、3FAS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FATP1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leptin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72 h,试验组1、2和3 PPARγ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2 LPL mRNA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3 FATP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1和2有下降趋势(P=0.057),试验组1、2和3 FATP1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FAS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3FAS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2和3 leptin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槲皮素可以抑制脂肪水解、跨膜转运和脂肪胞内沉积,从而抑制脂肪细胞脂肪合成代谢,但作用效果未见槲皮素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即槲皮素可抑制鸡脂肪细胞PPARγ调节脂肪合成代谢,进而减少肉鸡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白介素-7是动物体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促进B细胞、T细胞的形成和发育,在协同其它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利用犬细小病毒VP2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分析了犬白介素-7(cIL-7)基因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犬脾淋巴细胞中扩增cIL-7基因,然后将cIL-7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中,分别构建成与Myc/His标签融合和非融合的cIL-7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cDNA-cIL7/MH和pcDNA-cIL7。由磷酸钙介导将pcDNA-cIL7/MH质粒转染HEK 293T细胞使其进行瞬时表达,以Western-blot检测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否介导cIL-7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用已构建的VP2表达载体pcDNA-CD5-VP2与pcDNA-cIL7载体共免疫小鼠,并设pcDNA-CD5-VP2单免疫小鼠和pcDNA-cIL7单免疫小鼠作为对照。免疫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并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免疫后35 d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γ-干扰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本试验扩增的cIL-7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犬的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够介导cIL-7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cIL-7与VP2共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效价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VP2单免疫组(P<0.01和P<0.05);共免疫组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γ-干扰素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VP2单免疫组(P<0.05)。【结论】cIL-7基因可增强小鼠对VP2 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