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L."redglobe")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其进行诱变,并采用RAPD技术鉴定诱变株系。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诱变红地球葡萄带芽茎段采用浸泡法的效果好于混培法。浸泡6 h,红地球葡萄均未产生变异;浸泡12 h,只有0.1%和0.2%的秋水仙素处理才能诱导红地球葡萄产生变异;浸泡24 h,除了0.005%秋水仙素处理外均有变异产生,变异率最高的是0.05%秋水仙素处理,达13.79%。(2)混培处理后发现,秋水仙素浓度高于50 mg/L以后变异开始出现,并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大,红地球葡萄变异的几率随之增大;诱变率最高的是300 mg/L秋水仙素处理,变异率可达13.51%。  相似文献   

2.
四倍体葡萄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茎段浸泡和秋水仙素培养基两种方法对二倍体京秀和红地球2个品种的葡萄(Vitis. vinifera)组培苗进行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茎段浸泡秋水仙素法诱导四倍体葡萄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素培养基法。在低浓度秋水仙素(2000 mg•L-1或低于2000 mg•L-1)溶液中浸泡时间短于48 h的所有处理,仅在继代2~5次后获得了纯合四倍体植株;在秋水仙素浓度2000 mg•L-1对茎段浸泡3 ~4 d或3000 mg•L-1 和4000 mg•L-1对茎段浸泡2~4 d,在茎段扦插的当代就获得了纯合四倍体植株,诱变四倍体植株的适宜条件为在秋水仙素3000 mg• L-1 茎段浸泡3~4 d,纯合四倍体植株获得的比率为16.7~23.3%。  相似文献   

3.
新疆雪莲多倍体的诱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秋水仙素和2%二甲基亚砜共同处理新疆雪莲种子、胚根和茎段,以诱导多倍体雪莲.结果表明,茎段经过100 mg·L-1秋水仙素处理3 d诱导效果最佳,同时,离体培养其嵌合体苗茎段及叶片,诱导不定芽生成,获得了四倍体细胞比例达到90%以上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葡萄‘优无核’试管苗的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无核’葡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不同时间处理下,浸泡法、培养基培养法、腋芽吸收法对葡萄试管苗不同芽位染色体加倍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法以M1代染色体加倍率最高,其中,48 h处理染色体加倍株率高达34.98%;培养基培养法处理6 d诱变效果最好,加倍率最高为23.63%;腋芽吸收法处理4 d加倍率最高为22.98%.秋水仙素溶液质量浓度越大,加倍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其中,以质量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处理效果最佳;试管苗处理的芽以3芽、4芽、5芽的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越橘栽培品种"Legacy"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快繁体系后,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Legacy"组培苗的诱变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冷藏茎段24h后,用0.15%HgCl2消毒8min,可获得越橘"Legacy"无菌材料.0.10%秋水仙素浸泡茎尖24h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10%,变异株均为嵌合体.0.05%秋水仙素处理茎尖24h后,继代后代增殖率与对照植株呈极显著差异,继代后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越橘品种并没有表现出此现象.  相似文献   

6.
将预培养不同时间的毛泡桐和白花泡桐茎段、叶片和叶柄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液体、固体和双层培养基上进行四倍体植株诱导,并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进行诱变植株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是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四倍体诱导的最适材料,双层培养基处理叶片后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不经预培养的毛泡桐叶片在质量浓度为2 000 mg·L-1的秋水仙素双层培养基上处理72 h和预培养12 d的白花泡桐叶片在质量浓度为1 000 mg·L-1的秋水仙素双层培养基上处理24 h分别是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四倍体诱导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育种技术对无籽刺梨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无籽刺梨多倍体植株。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二倍体组培苗为材料,比较不同的预培养时间、处理时间及秋水仙素浓度对无籽刺梨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无籽刺梨茎段在分化培养基上预培养1 d后,继而用含300 mg/L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12 h,再进行分化培养的诱导效果最佳,其诱导变异率达25.6%;无籽刺梨多倍性植株同质化培养的最佳次数为6次。对变异植株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后发现,部分变异植株的根尖细胞染色体为2n=4x=28,为四倍体。部分植株同时存在2n=2x=14和2n=4x=28两种倍性细胞,为嵌合体。  相似文献   

8.
秋水仙素诱导观音莲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音莲组培苗茎段外植体为诱导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四倍体诱导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倍体诱导率因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而不同,120 mg/L秋水仙素处理8 d效果最好,此时诱导率最高,平均每瓶四倍体数量最多;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或者处理时间的增加,外植体成活率、每苗有效不定芽株数均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涂抹法、加入培养基法诱导金线莲多倍体,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方式金线莲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并将诱变植株进行繁殖。结果表明:以700 mg/L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处理15 h诱变率最高,达53.00%;以500 mg/L浸泡法处理24 h,诱导效果最佳,诱变率为51.67%;以700 mg/L涂抹法涂抹在金线莲茎节处诱导效果较好,诱变率为35.00%;3种多倍体诱导的效果顺序为加入培养基法浸泡法涂抹法。  相似文献   

10.
对秋水仙素诱导薄荷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诱导薄荷染色体加倍的最适体系,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变异植株。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对带有腋芽的薄荷茎段进行处理,结合流式细胞检测、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法对变异植株的倍性进行鉴定,比较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与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显示,用10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带有腋芽的薄荷茎段1 d,诱变效果最好,诱变率可达33%。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法鉴定获得多倍体植株10个,与亲本植株相比,其植株形态主要表现为叶厚、茎秆粗、锯齿较深,生长速度缓慢;有8个植株挥发油含量提高,其中最高含量达到2.21%,为亲本植株(1.12%)的1.97倍。本研究通过秋水仙素诱导成功获得染色体加倍的薄荷植株,为薄荷的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薯组培苗瓶内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薯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苗瓶内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山薯组培苗茎段瓶内生根较优培养基配方为1/2MS液体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0.1 mg/L 6-BA、30.0 g/L蔗糖和1.5 g/L活性炭;在不同月份移栽对生根苗成活率影响较大,其中以4、10月的移栽生根苗成活率显著高于7月;采用瓶外生根方法,山薯组培苗茎段可不经任何生长素处理,经过21 d的培养,即可获得近90%的生根率;瓶外生根苗培养6周后可在基部形成1~3个微型薯,6个月后可形成1.5~4.0 g大小的微型薯。  相似文献   

12.
以红花钓钟柳无菌苗茎尖(1~2cm)为外植体,通过丛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建立离体繁殖体系.结果表明: 茎尖在MS 1.0mg/L6-BA 0.05mg/LNAA培养基中培养30d,不定芽诱导率达100%,繁殖系数达9.8;不 定芽继代培养30d,1~4代平均繁殖系数达6.0,丛芽长势良好;不定芽在1/2 MS 0.2mg/LIBA 0.2mg/L NAA 培养基中培养20d,生根率达100%,根系发达,试管苗生长健壮;105株试管苗移栽到土壤营养钵中,15d 成活96株,存活率达91.42%.  相似文献   

13.
秋水仙素诱导离体培养越橘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试验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方法、浓度和时间对美登、达柔和埃利奥特3个越橘品种试管苗的诱变效果,并采用根尖压片方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诱变材料倍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药剂培养基法处理效果不如茎段浸渍法。经秋水仙素处理的所有品种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达柔用0.1%秋水仙素浸渍24h的处理效果最好,变异率达到22.6%,诱变株系为嵌合体。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方法与根尖压片方法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连翘多倍体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连翘籽苗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生长点的诱变,茎尖细胞染色体计数检测及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连翘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连翘籽苗生长点72 h变异株率最高,达到583%,诱导效果最佳.经秋水仙素诱导后形成的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宽变大,叶色变深,茎变粗且节距变大,气孔增...  相似文献   

15.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菍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蒸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菍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菍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菍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菍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菍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菍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菍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菍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旨在建立云南榅桲的薄层培养再生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云南榅桲的多倍体诱导。以云南榅桲茎段薄层为外植体,系统研究各种因素对茎段薄层再生不定芽的影响,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对云南榅桲茎段薄层不定芽再生率以及多倍体植株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榅桲薄层再生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组合为MS+TDZ 1.5mg·L-1+IBA 0.4mg·L-1+蔗糖30mg·L-1+琼脂7g·L-1,暗培养7d,再生频率最高为35.41%,平均再生芽数2.15。薄层再生苗在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3 mg·L-1+蔗糖20g·L-1+琼脂7g·L-1上已经生根。利用薄层再生结合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出云南榅桲多倍体,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确定获得的多倍体为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7.
新铁炮百合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铁炮百合的试管苗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的诱变效果,比较了加入2%二甲基亚砜(DMSO)后的秋水仙素后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36h的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了86%。混培法以添加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10d后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了54%。DMSO对新铁炮百合的诱导率有促进作用。显微镜观测气孔特征后发现: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的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及气孔保卫细胞长、宽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麝香百合'雪皇后'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麝香百合(Lilumlongiflorm)杂种系‘雪皇后'的试管苗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附加2%二甲基亚砜(DMSO)对叶片和丛生苗的诱导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叶片以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72 h的诱变效果较好,四倍体率达到了10%.丛生苗以0.02%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48 ...  相似文献   

19.
香石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振雷  魏健  李秀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26-6127
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进行了茎尖分生组织快速繁殖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香石竹比散枝香石竹接种成活率高,且以顶芽为外植体,在MS+6-BA0.5 mg/L+NAA0.4 mg/L上培养的丛芽分化率最高,达到87.5%。将顶芽、带腋芽的茎节、不带腋芽的茎节或茎段分别接种在MS+6-BA0.5 mg/L+NAA0.4 mg/L上培养,顶芽分化的芽数最多。光照12 h/d对香石竹丛芽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盾叶薯蓣试管苗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碱溶液中添加适量二甲基亚砜(DM SO)有利于提高诱变率。最高诱变率的处理为0.1%秋水仙碱 2%DM SO浸泡24 h,得到了20%的变异率。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和直观分析,最佳处理是0.1%秋水仙素 2%DM SO浸泡72 h,其诱变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