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冀褐土区花生田间施用石膏,对花生经济性状和植株各部位钙,镁含量有明显影响,并显著提高花生产量,石膏经济最佳施用量和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358.9kg/hm^2和386.0kg/hm^2,经济合理施用量为331.58~345.35kg/hm^2,在此范围内,花生增产19.06% ~19.23%。  相似文献   

2.
优质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5个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等目标性状在鄂西北麦区的表现。结果表明,本地区品质表现最好的为优质小麦品种豫麦28,该品种在密度为120万/hm^2基本苗、基肥为105 ̄135kg/hm^2纯氮、拔节期追肥小于37.5kg/hm^2纯氮、开花期追肥为45 ̄75kg/hm^2纯氮的条件下,产量和品质性状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3.
经过9年的油桃引种驯化栽培,通过反复嫁接,3次栽培,筛选出适合宁夏灌区栽培的早熟品种早红二号、中熟品种丽格兰特、晚熟品种NJN78号。3个品种栽种后第2年结果,第4年每株平均单产45~65kg,折合产量27675~39975kg/hm^2(每1hm^2定植615株),产值高达11.07~15.99万元/hm^2。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供试土样,在小麦配方施肥中测定其肥力,结果提示,低肥田施氮肥,砂姜黑土为180.5kg/hm^2、P2O5为82.5kg/hm^2;潮土的N为96.5kg/hm^2、P2O5为90.0kg/hm^2。中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135.0kg/hm^2、P2O5为35.5kg/hm^2;潮土的N为139.3kg/hm^2、P2O5为90.0kg/hm^2。高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78  相似文献   

5.
对垦单2号玉米施肥量与密度进行复因子试验,试验采用4个施肥量与3个种植密度,共1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与密度组合是:密度6.4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其中纯氮126kg/hm^2,纯磷84kg/hm^2,纯磷84kg/hm^2,产量可达到9516kg/hm^2。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号”是通过品种间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主要优点是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3年区试结果,平均产量7896.0kg/hm^2,比对照增产5.7%,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78979.5kg/hm^2,比对照增产7.6%^,为吉林省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南京地区马肝上、红淤土、黄土等土壤的养份含量,根据养分平衡施肥估算法,得出水稻在马肝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99.0kg/hm^2、P2O561.5kg/hm^2、K2O64.5kg/hm^2,N:P2O5:K2O为1:0.62:0.66;小麦在江淤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106.5kg/hm^2、P2O279.5kg/hm^2、K2O43.5kg/hm^2,N:P2O5:K2O为1:0.  相似文献   

8.
广东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水稻的增产潜力,在现有育成品种条件下,通过栽培技术,可以获得产量11260.5kg/hm^2,双季稻年产22521kg/hm^2,优质稻产量8677.5kg/hm^2,提高广东粮食的自给率,在于提高单产,重点抓好占水稻面积2/3的中低产区。  相似文献   

9.
早熟高梁杂交种晋早94—1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晋东高寒区寿阳县,对新育成的早熟高梁晋早94-1杂交种,从插期、密度、施肥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该品种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5日,密度为1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243.15kg/hm^2,纯磷(P2O5)133.35kg/hm^2,在此施一下产量为6595.50kg/hm^2。  相似文献   

10.
谷子新品种大同14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所用“宣农3号”作母本,“晋谷9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经省内外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均表现抗旱、耐瘠、抗病、抗例伏、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在1988 ̄1990年山西省谷子区域试验中的折合平均产量4482.0kg/hm^2,比对照品种晋谷4号增产5%,在1990 ̄1992年的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为3360.0 ̄5490.0kg/hm^2,比当  相似文献   

11.
甜菜新品种陇糖2号在3a16点次的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为60991.0kg/hm^2,较对照品种甘糖1号增产8.9%;平均糖产量为10731.0kg/hm^2,轻对照增产5.3%;平均含糖率为17.7%;黄化病毒病发病程度平均为1.4级,白偻发病程度平均为1.3级,明显低于对照。该品种属标准型二倍体多粒品种,适宜在我省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河西冷凉灌区甘蓝型低芥酸菜产量4000kg/hm^2以上的生长模式的叶面积指数苗期0.5、现蕾期2.0、初花期3.0、终花期1.0以上,各栽培根茎粗分别庆达到3.3、6.3、7.2和9.0mm以上;其栽培模式为施纯氮150 ̄225kg/hm^2,五氧化二磷75.0 ̄112.5kg/hm^2,密度75万株/hm^2左右,品种以陇油1号和丹低为宜。  相似文献   

13.
1994年进行了在矮秆作物大豆垄沟内套种平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产量5000kg/hm^2,比清种大豆产量增加360kg/hm^2;鲜平菇产量2.25kg/m^2。大豆套种平菇二者互惠互利,产量均较高,说明此种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3因素5水平通过旋转组合设计,经3a多点试验研究,综合分析表明,在酒泉地区现有生产条件下,要同时获得甜菜块根产量52500~60000kg/hm^2,糖产量10000~12000kg/hm^2,应施N174.1~188.6kg/hm^2,P2O5126.8~158.8kg/hm^2,K2O97.1~120.0kg/hm^2。  相似文献   

15.
莜麦在河南省的首次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来自蒙古莜麦品种,在河南进行了首次引种栽培。研究表明:该牧草能很适应河南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鲜草产量达65000kg/hm^2,籽粒产量达48000kg/hm^2,秸杆产量30000kg/hm^2,这三项产量均高于产地,而且其营养价值、生笺学特性良好,可望在我省得到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P-Zn二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钙质及中性紫色土肥料优化配方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钙质紫色土上,玉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P2O5150kg/hm^2,ZnSO445kg/hm^2;中性紫色土为P2O588kg/hm^2,ZnSO436kg/hm^2。两种紫色土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P2O568-90kg/hm^2,ZnSO415-30kg/hm^2。  相似文献   

17.
茬口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六年试验结果得出,玉米、小麦、大豆产量均轮作高于连作,其中,豆茬玉米六年平均产量5615.90kg/hm^2,连作玉米为4909.42kg/hm^2,二者之间达到1%极显著差异。麦茬麦六年平均产量1876.35kg/hm^2,豆茬麦在1540.78kg/hm^2,连作麦是1419.37kg/hm^2,三者之间达到1%极显著差异水平。麦茬豆六年平均产量1613.63kg/hm^2,油菜茬大豆1574  相似文献   

18.
温麦10号优化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麦10号播种期,播种量及施氮量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产量影响最大,播种量次之,两者均达极显著水平;每公顷施氮165 ̄255kg对产量无显著作用。认为,温麦10号的优化栽培技术以11月13日播种,播种量112.5kg/hm^2和施纯氮165kg/hm^2的组配为宜。  相似文献   

19.
黔油10号丰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探索黔渍10号的丰产栽培菜取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全设计研究其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明确了黔油10号获得2480kg/hm^2以上的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优化的组合是:密度11.61~12.81万株/hm^2,纯N为172.46~194.55mg/hm^2,P2O5为112.47~126.88kg/hm^2,K2O为74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培敌64S/9311和培敌64S/E32进行了示范,全县15个点共10.1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288kg/hm^2,其中6.8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563kg/hm^2,比Ⅱ优58等当地推广品种增产38.9%~39.4%。对该两组合提出了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