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明骨,又名鱼脑,是一种干制水产品,主要是以鲨鱼、鲟科鱼类的头骨、腭骨、鳍基骨及脊椎骨接合部的软骨加工而成。鲨鱼中的钢鲅鲨(噬人鲨)除脊  相似文献   

2.
鲨鱼类系侧孔类的软骨鱼类,经济价值很高,肉可食用,皮可制革,鳍条制成的“鱼翅”是名贵海珍品。鲨鱼类还是药效很高的海洋生物。世界上鲨鱼种类约为250种,其中会吃人的鲨鱼有:猫仔鲨、哈仔鲨、剑鲨、白边真鲨、大青鲨等10多种。我国的鲨鱼约有80种,按群体可分为四个群,第一个群  相似文献   

3.
外刊信息     
<正> FAO 建议开发鲨鱼资源鲨鱼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尽管鲨鱼的世代更新较慢,但在世界上许多海区,它仍然是一种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鲨鱼的肉经过适当加工后可成为高蛋白食品,它的鳍可以做成名贵的鱼翅,鲨鱼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也是某些化妆品的重要原料,鲨鱼皮可加工成皮革制品,它的额骨和牙齿也可用来制作工艺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  相似文献   

4.
鲨鱼号称“海中狼“,它那贪婪凶残的本性给人们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因而往往有“谈鲨色变“.   世界上有300多种鲨鱼,吃人的鲨鱼大约有20多种,其中有噬人鲨、灰鲨、双鬓鲨、虎鲨等,要是在海滨游泳或落水者若遇到这类鲨鱼,是很危险的,可谓凶多吉少.近两年来在香港和深圳海域都有发生鲨鱼伤人的事件,所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5.
鱼翅是由鲨鱼的背鳍、胸鳍、尾鳍下叶前部经加工而成的淡干品,其营养价值丰富,具补血、补气、补肾、补肺和补胃等功效,为了进一步规范鱼翅的加工工艺,现介绍将鱼翅加工成明翅的工艺技术。一、工艺流程急冻鱼鳍→解冻→干燥→去基肉→烫沙→刮沙→洗涤→漂白→漂洗→去骨→晒干或烘干→分级→包装→明翅成品。二、操作方法1.干燥置于太阳下晒干或烘房内烘干。烘房内温度应控制在40℃左右。2.去基肉用刀或电锯将鲨鳍基部的肌肉切除干净。3.烫沙以干鲨鳍重量的1.2倍清水,加热至60℃左右,将鲨鱼鳍浸入水中,经常自下而上翻动,使原料受热均匀。保…  相似文献   

6.
印度继美国、泰国、日本等国之后,积极开展鲨鱼皮制革技术的研究.为了生产鲨鱼皮革,尽量捕捞大鲨鱼以期有较大的鱼皮利用面积.所利用的鲨鱼种类是乌翅真鲨、双髻鲨、印度狗鲨、长尾鲨以及角鲨等.其加工及鞣制工艺如下所述:(以100公斤鱼皮为例)(1)小心地切剥鱼皮,然后用90%的氯化钠、1%的碳酸钠、0.2%的三氯酚钠进行表面涂抹.(2)水洗.(3)浸泡.清洗过的鱼皮,用300升水、0.2升非离子浸泡剂及0.1公升三氯酚盐进行浸泡(过夜)、(4)石灰处理.用300升水及10  相似文献   

7.
依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中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兼捕到鲨鱼16种,分别隶属于5目10科。其中,2012年秋季航次出现鲨鱼6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网纹绒毛鲨(C.fasciatum)为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阴影绒毛鲨和短吻角鲨(Squalus brevirostris)为优势种;2013年春季航次出现鲨鱼13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为绝对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哈氏原鲨(Proseyllium habereri)和阴影绒毛鲨为优势种。鲨鱼的尾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N)范围为1~27 ind·h~(-1),重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W)范围为0.19~5.85 kg·h~(-1),在整个调查海域范围内,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为鲨鱼主要分布。本文调查分析结果可为掌握南海鲨鱼的种类组成和地理分布现状以及估算鲨鱼资源量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为制定鲨鱼养护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太平洋热带海域大青鲨繁殖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小杰 《水产学报》2005,29(4):565-569
人青鲨(Prionace glauca)是一种大型中上层鲨鱼,隶属于真鲨目、真鲨科、人青鲨属.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温带海域,最大全长可达到300cm,在南海和东海亦有记录。该鱼生活在海洋上层和沿岸海域。大青鲨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重要兼捕对象,占兼捕猫鱼总渔获尾数的50%,是大西洋公海金枪鱼延绳钓兼捕渔获物中的优势鱼种,  相似文献   

9.
鱼翅是我国最名贵的四大海珍品—鲍鱼、海参、鱼翅、鱼肚之一,蛋白质含量达83%以上,还含有脂肪、糖及人体需要的各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极为丰富。以鱼翅为主烹调的名菜佳肴,成了高级筵席宴会的最珍品。鱼翅目前市场上分为群翅(即六件翅)、锯鲨翅、白骨翅、杂翅和翅仔等五种。群翅系用犁头鳐的鳍制成。价值最高;锯鲨翅用锯鲨的鳍制成,价值与群翅相仿;白骨翅主要用白眼鲨(俗名)的鳍制成,价值次之;杂翅是多种鲨鱼鳍制品的总称,价值再次之;翅仔则用细条鲨鱼鳍制成,价值最次。根据所取鱼鳍部位的不  相似文献   

10.
<正>淡水鲨鱼属圆腹属,是苏氏圆腹的俗称,因体型似鲨而被称为"淡水鲨鱼",其实和鲨鱼并无亲缘关系。又称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有黑、白、灰三种体色,分河系与海系生长。黑色的称淡水黑鲨,原产于泰国,1978年引进我国;白色的称淡水白鲨,原产于马来西亚,1998年引入我国;灰色的称马来亚河系灰鲨,肉质较好,2000年引进我国。形态特征鱼体呈纺锤型,形长而侧扁背鳍  相似文献   

11.
刘博 《河北渔业》2008,(7):19-22
快速鲨鱼体表覆盖着一层独特的盾鳞。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重点研究了平双髻鲨和短鳍灰鲭鲨这两种典型的快速鲨鱼体表不同部位的盾鳞的肋条表面形态.并深入分析了快速鲨鱼盾鳞形态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正>热带鱼蓝鲨(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又称苏氏圆腹、虎头鲨、淡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种类。淡水鲨鱼营底栖生活,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植物为饵,也摄食人工饲料,成鱼则摄食水生植物和人工饲料。该鱼十分贪食,故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对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池塘均可养殖,养殖8个月可增重1 kg。该鱼性胆小,游动快捷,受惊扰在水中不停地跳跃。淡水鲨鱼抗低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2005,26(5):41-41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位渔业部官员于6月3日表示,为了增加沙锥齿鲨(灰鲨、护士鲨,graynurseshark)的种群数量,澳大利亚科学家将尝试在人造子宫内培育这种濒临灭绝的鲨鱼。  相似文献   

14.
<正>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圆腹、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为近年新引进的淡水优良品种。淡水鲨鱼体色有黑、白、灰、红四种。前三种体色的鲨鱼多作为食用鱼饲养,尤其是灰鲨鱼最受欢迎,其背部青色,体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红鲨鱼即水晶巴丁鱼,多作观赏鱼饲养。灰色的称马来亚河系灰鲨,肉质较好。现将其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放养密度1.池塘单养。池塘面积2亩~10亩均可,水深1.5米~2.0米;每年4月~5月,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产力-易捕率指数对10种热带太平洋鲨鱼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太平洋是全球产量最高的金枪鱼渔场,大洋性鲨鱼种群遭受金枪鱼渔业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缺少渔业统计资料,一般难以运用标准的资源评估方法对这些兼捕的种类进行评估。笔者运用种群生产力-易捕率分析(productivity-susceptibility analysis,PSA)方法,对热带太平洋10种鲨鱼遭受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影响的风险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并计算风险指数(vulnerability)。风险指数从低到高的种类依次为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路氏双髻鲨(S.lewini)、无沟双髻鲨(S.mokarran)、尖吻鲭鲨(Isurus oxyrinchus)、狐形长尾鲨(Alopias vulpinus)、长鳍真鲨(Carcharhinus longimanus)、大青鲨(Prionace glauca)、镰状真鲨(C.falciformis)、浅海长尾鲨(A.pelagicus)、大眼长尾鲨(A.superciliosus),表明大眼长尾鲨种群受延绳钓渔业影响而遭受过度捕捞的潜在风险最高,垂头双髻鲨的风险最低。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热带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条纹斑竹鲨人工繁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plagiosum)俗称狗鲨、犬鲨,属软骨鱼纲、须鲨目、须鲨科、斑竹鲨属,常见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是南海具有代表性的肉食性软骨鱼类之一,也是鲨鱼中个体较小的暖水性种类。条纹斑竹鲨肌肉蛋白含量高,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药用价值,同时是观赏鱼类之一,市场价值高,是值得开发的海水鱼类养殖新品种。广东省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与湛江市东海异达养殖有限公司合作,收购天然条纹斑竹鲨做为亲鱼,开展人工繁殖和养殖试验,成功孵化出种苗并在对虾养殖池塘中养殖,现将其人工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淡水鲨鱼学名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 sutchiFowier),又称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隶属鲶形目,鱼芒鲶科,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区的优良淡水鱼类。淡水鲨鱼体色有黑、白、灰、红4种,前3种体色的鲨鱼多作为食用鱼饲养,尤其是灰鲨鱼最受欢迎,其背部青色,体侧  相似文献   

18.
李云凯  徐敏 《水产学报》2021,45(8):1438-1450
鲨类生活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于脂质代谢。肝脏是鲨类储存脂质的最主要器官,其储存的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要能量来源。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脂质是鲨类脂质积累的外源性途径,而肝脏内合成脂质是脂质积累的内源性途径。鲨类体内脂质的储存和代谢途径与硬骨鱼类相比,具有特异性,鲨类血液中游离脂肪酸与脂蛋白结合运输;将脂质储存在肝脏内;肝外组织脂肪酸氧化有限,更依赖于酮体的代谢产能,这些特征均与硬骨鱼类的脂质代谢途径相异。繁殖过程中,鲨类通过脂质以卵黄的形式为后代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此外,肝脏和肌肉内的脂肪酸组成可用于分析鲨鱼的摄食信息。掌握鲨类的脂质代谢途径,对了解其生活史,揭示鲨类物种进化过程,制定有效的物种资源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岛国帕劳驻联合国大使斯图亚特·贝克近日在联合国召开的“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大会”上呼吁国际社会应暂停鲨鱼捕捞,他在发言中称,帕劳总统去年宣布,将在帕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鲨鱼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太平洋双髻鲨、豹纹鲨和其它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类。由于鲨鱼具有低生育率和生长周期较长的特性,对过度捕捞非常敏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鲨鱼的捕捞量迅猛增长,每年大约有7300万条鲨鱼遭到人类的捕杀。  相似文献   

20.
淡水鲨鱼(Pangasius sutchi)又称苏氏圆腹芒、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为近年我国新引进的淡水优良品种。为本文介绍了池塘混养淡水鲨鱼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