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海带配子体保存技术面临的问题,采用多重方法处理海水,并制成相应的培养基来保存和扩大培养海带配子体。结果发现,经过微孔滤膜抽滤过的海水制成的培养基是保存和培养海带配子体克隆最佳的,既能有效保存海带配子体,又能避免污染物的影响,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利尻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育苗、暂养及海区栽培的研究结果.在2000 lx照度下,利尻海带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配子体成熟的最适温度为10℃.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0℃.采用配子体采苗方式培育出利尻海带幼苗,经过30 d海区暂养幼苗长度达15 cm以上.分苗后经6个月的浮筏栽培,培育成藻体长度6.8 m、宽度32 cm的利尻海带成藻.  相似文献   

3.
利第带的室内培养与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利尻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育苗、暂养及海区栽培的研究结果。在2000lx照度下,利尻海带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配子体成熟的最适温度为10℃。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0℃。采用配子体采苗方式培育出利尻海带幼苗,经过30d海区暂养幼苗长度达15cm以上。分苗后经6个月的浮筏栽培,培育成藻体长度6.8m、宽度32cm的利尻海带成藻。  相似文献   

4.
杨培岭 《中国农村科技》2007,(3):F0003-F0003
东方2号杂交海带是利用长海带的雄配子体克隆与日本真海带的雌配子体克隆杂交获得的杂种优势,并利用RAPD、AFLP、SSR三种分子标记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鉴定。其形态特征为:孢子体形态一致,叶片宽大,色泽深褐,基部近圆形,纵沟明显,根系发达,抗强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海带的高温适应机制,用不同的温度(15,20,25,28,30℃)处理海带配子体,观察记录配子体的生长状态,并测定其叶绿素a、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以及POD活性随培养时间(1,3,5,7 d)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和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组15℃相比无明显变化;在25℃条...  相似文献   

6.
海带属种间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由日本引进的6种海带的雌雄配子体进行了种间正反杂交,测定了30个杂交组合的受精率,有选择地培育出18个组合的F1杂交海带继苗并栽培为杂交海带成体。测定了各杂交组合F1孢子体的长度、宽度。报道了13个组合的孢子体在藻体长度、9个组合在藻体宽度生长方面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其中6个组合在藻体长度和宽度方面杂种优势明显,是杂交育种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大型海藻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修复环境的能力,通过系统测定4个区系的大型海藻——海带的主要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水平,发现海带中氮、磷、碘、铁等元素含量有很大差异,且含碘量随纬度递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由8 165μg/g降低至2 896μg/g。利用海带制作海藻碘肥,在此基础上培育含碘蔬菜。结果表明,蔬菜中含碘量有明显的提升,最高可达103 mg/kg,同时土壤中碘的溶出率控制保持在6.5%以下,这论证了海藻碘肥培育含碘蔬菜及提高土壤碘背景值的可行性。以海带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包括规模化海带养殖、海带发酵提取生物质能源、海藻有机碘肥生产、含碘植物性食品培育在内的潜在模式和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8.
许洋  苗钧魁  冷凯良  孙伟红  邢丽红  翟毓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20-13821,13927
[目的]延长化工用鲜海带使用周期,实现海带的规模化存贮。[方法]将不同尺寸的海带样品保存在浓度2%的甲醛溶液中,考察海带碎块大小以及化学物质的添加对海带中褐藻胶含量和黏度的影响。[结果]在浓度2%的甲醛溶液中,大块海带样品的褐藻胶得率和黏度要明显高于小块海带;化学物质的加入会加速海带中褐藻糖胶、褐藻淀粉等可溶性物质的溶出,化学试剂CaCl2的添加有助于提高保存海带中褐藻胶得率。[结论]建议在规模化海带保存过程中采用大块海带浸醛法(浓度2%甲醛溶液),以保证海带中褐藻胶的黏度和收率,达到理想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Costaria costata配子体、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幼苗培育、幼苗暂养及浮筏栽培的试验结果。温度、照度的相互作用对配子体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10~20℃的温度和1000~4000L_x的照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配子体生长的最适照度越低。反之,温度越低,配子体生长的最适照度越高。温度是影响配子体成熟的主要因子。在1000~4000Lx照度范围内,配子体的成熟率在15℃时最高,10℃次之,20℃最低。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照度条件是20℃、2000Lx。用配子体采苗的方法可以在室内培育出C.costata幼苗。经过幼苗暂养,分苗后,栽培成藻体长2m,宽25cm的C.costata成藻。  相似文献   

10.
首次报道了姬蕨科(Hypolepidaceae)姬蕨(Hypolepis punctata(Thunb.) Mett.)配子体发育阶段的结构特征.介绍了姬蕨配子体的培育方法,包括最初的孢子水培法和后期的配子体土培法.配子体发育过程包括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叶绿体发育、假根分化、片状体形成、毛状体特征、幼原叶以及性器的出现,并初步讨论了姬蕨配子体发育的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译 《世界农业》2003,(6):58-58
美国德克萨斯农牧业育种研究中心遗传研究所,利用在体外长期培育以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批量克隆出16头牛犊。这表明,大量成批克隆牛的技术可引性已完全成熟。这项成果在克隆系列操作技术上有两项重大的突破:一是被克隆的体细胞可以长期在体外培养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解决;二是利用体外长期多代培养细胞可以方便地改变供体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以上两项系列技术为克隆方法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基础。体外培育耳皮细胞大量成批克隆牛犊@平译  相似文献   

12.
以浮筏栽培的Costaria costata成熟种藻为材料,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大量孢子并采集在维尼纶绳苗帘上,研究了孢子萌发、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胚孢子在水温16℃下24 h后开始萌发形成配子体;16~22℃是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经过近1个月培育,雌雄配子体藻团直径分别可达50μm和45μm;雌雄配子体在水温达到22℃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超过23℃后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当水温降至23℃以下时配子体恢复生长,22℃时雌雄配子体开始发育,形成卵囊和精子囊,21.5~20.5℃是雌雄配子体成熟高峰期,其间雌雄配子体大量排出卵和放出精子,其卵囊和精子囊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2%;卵受精后形成的幼孢子体在21.5~20℃间生长很快,受精20 d时测定藻体长度达到200μm以上,经过1个月海区暂养培育成藻体长度为0.3 cm的幼苗,经海区栽培后生长成为长为3 m、宽为35 cm的C.costata成体。  相似文献   

13.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幼苗低温度夏技术,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至今仍然是我国海带育苗企业普遍采用的育苗方法。尽管该技术在保障幼苗稳定供给,延长海带生长时间(从而提高产量)方面有突出优点,但与其配套的制冷海水循环系统却存在不同海带品种精子相互污染从而导致品种混杂的问题。简要回顾了我国海带幼苗低温度夏技术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精子污染问题的成因及其对品种维持的负面影响,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今后海带的苗种培育和良种品种维护工作提供多元化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个重现性好、稳定性高,适用于海带属ISSR遗传分析的PCR反应体系,从海带属配子体材料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应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反应体系中各因子的不同浓度进行组合优化。结果显示:适用于海带ISSR 扩增反应的最佳体系(20 μL)为:1×PCR buffer,1.2 mmol/L Mg2 +,0.2 mmol/L dNTPs,1.0 μmol/L ISSR 引物,40 ng 模板DNA,0.25 U Taq DNA 聚合酶;扩增PCR 程序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45 s,52℃退火45 s,72℃延伸2 min,共38 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在优化的海带ISSR 反应条件下,扩增条带稳定,重现性好,为应用ISSR 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海带属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鉴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苗圃园地选择、母本园建设、基砧苗木培育、中间砧苗木培育、多分枝大苗培育及苗木出圃、分级与检疫、包装与贮运等方面,对寒地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繁育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承德及周边地区寒地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繁育的标准化、规模化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用Trizol试剂提取海带配子体总RNA,用SMART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cDNA文库。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达到1.1×108Pfu/ml,文库有500μl体积,库容量为5.5×107Pfu,通过PCR检测,文库的重组率达100%,扩增出的片段主要集中在0.8~1.8 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34 kb。这些数据表明,已获得高质量的海带cDNA文库,为海带基因资源保存及新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金钱斑种苗产量偏少,限制了其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开展金钱斑亲鱼培育,对海南省石斑鱼养殖产业增加养殖品种,改变养殖结构,扩大养殖规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养殖设施、养殖用水、亲鱼驯养、强化培育及催产等方面阐述了金钱斑亲鱼的培育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人工代料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栽培房建设、培养基配方、菌种选育和制备、栽培工艺流程及管理等方面详细叙述了蛹虫草人工代料培育技术 ,为蛹虫草的人工代料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克隆工厂是植物克隆苗规模化生产的基地,是由主体建筑、环境控制系统、植物克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构成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在农业、制药业、加工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结合门个工程实践对植物克隆工厂的设计与建造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海带,属于褐藻门海带科二年生水生植物,是人们喜爱的食品,素有“海上蔬菜”、“碱性食物之王”的美称。五十多年前从日本移植到大连。解放后,海带经过我国劳动人民人工培育,不仅在我国北部沿海茂盛地繁殖起来,而且也在我国南部沿海培植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