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为了完成1983年电视教学录相的计划,到过苏州碧螺春和泾县涌溪火青的名茶产地,顺便调查名茶生产成本。碧螺春产区以果树业为主,劳动工资每工3.2元,还供给伙食。一斤碧螺春要4斤鲜叶,每斤鲜叶采工加拣工1.5工,制茶要半工,茶园管理费不算,合计每斤要24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黄山毛峰、琅源松罗、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涌溪火青、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蒙顶甘露、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十大名茶是我国名茶宝库中的珍品。这些名茶外形精巧别致,内质均为绿茶之冠,其泡饮特点:汤绿清亮,入口香郁鲜醇,饮后回味无穷,色、香、味极佳,十大名茶质量之优,品种各异,制法之巧,风味之佳,为别国所不及。  相似文献   

3.
一、名茶的概念和命名名茶的概念很明确,就是在国内外有名气的茶叶。名茶的命名一般就产地、名山名水、生态环境、节令、茶叶品质特点等结合在一起而成。如“洞庭碧螺春”名茶,传说由乾隆皇帝赐名,其中“洞庭”为太湖的洞庭山,“碧”是茶汤的颜色,“螺”是茶叶的形状,而“春”是该茶生产的节令;再如“君山银针”名茶,其中“君山”为洞庭湖的君山,“银”是嫩毫色泽,“针”是该茶的外形;“秦  相似文献   

4.
苏州是江南茶区中单产较高的地区,也是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名茶区之一。先后有虎丘茶、水月茶、天池茶、碧螺春等名茶;尚有明初从灵岩山传到日本福岗县八女市郊黑木町的“八女茶”等。其中虎丘茶的品质最好,被明·屠隆《茶笼》评为:“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明·文震享《长物志》转用了这一评价;明·张谦德《茶经》则认为“品第之,虎丘最上”;明·许次纾在《茶疏》中更进一步从比较中肯定了虎丘茶的品质;“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  相似文献   

5.
正80年前,当中国东部茶区的宁红、祁红、屯绿、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福建乌龙等名茶誉满天下之时,茶树原产地核心区域的贵州高原茶,还悄然无声地深锁在广袤山谷之中,就像一个闺中少女娇娇羞羞地等在那里,静候人们去发现。那时候知道贵州茅台酒的人很多,而知晓贵州有好茶的  相似文献   

6.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碧螺春茶树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百芽重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百芽重比较,2种种植模式茶园茶树均以450 kg/hm2处理时最高,继续增施氮肥百芽重不再增加,纯茶园不升反降;茶-枇杷间作园在有机:无机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2)茶-枇杷间作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比纯茶园含量高;碧螺春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同施氮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果间作茶园效应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以纯菜籽饼肥处理最高,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比较则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因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7.
清明前夕,太湖之滨的洞庭山上,晨曦朦胧中正是名茶碧螺春采摘的大好时光,上山采制之余,查阅了有关史藉,考证了苏州茶叶生产的演变,希望承继其精粹,有助于今后的发展。一、从“以茶代酒”说起,茶叶工作者大多知道“以茶代酒”的故事,这原是出于<三国志·吴书>韦矅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灌浇取尽,矅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吴国孙皓能“以茶代酒”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武当道茶,又因其主产地有一座武当太和山,也称太和茶。道人饮此茶,心旷神怡,清心明目,心境平和气舒,人生至境,平和至极,谓之太和。中国素有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武当道茶四大特色名茶著称于世,而武当道茶与寺院禅茶并称我国两大宗教名茶,禅茶中有茶机,道茶中有  相似文献   

9.
群体茶树品种在我国茶叶生产上所占栽培面积最大,我省95%以上茶园所栽培的都是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群体茶树品种,而且这些群体品种茶树大部分均巳树势衰老,特别是我省生产的一些名茶优质茶,由于树势衰老,茶树生活力下降,产量和质量均难提高,使市场上产生名优茶紧缺的供求矛盾,急需从当地群体茶树适制名茶类型中选育适制名茶优质茶的茶树品种,对老茶园提纯复壮和换种,以提高名茶优质茶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  相似文献   

10.
地方名茶必须具有名茶独特的风格,形质兼美,色、香、味三者俱臻上乘的品质特征。目前我国生产名茶大约四十余种,其中我省正式生产收购的有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石溪毛峰、齐山毛尖、径县火青、休宁松罗、六安茗片、敬亭绿雪、霍山黄芽、祁门礼茶等。属于绿茶类名茶,基本上都具备“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大特点。因此,挖掘和扩大的地方名茶要达到以上四大品质特征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特种名茶究竟有多少?众说纷云。有“十大名茶”之说,亦有“八大名茶”之论。但“六安瓜片”则是公认的一大名茶。鉴评茶叶品质,虽有各种标准和要求,但统而言之,不外乎是以色、香、味、形四字衡之。“六安瓜片”由单片叶制成,不含芽头和茶梗。只此一端,在我国所有茶类中是绝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名茶研制开发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名茶品质的形成与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采制技术密切相关。优质鲜叶原料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基础 ,精湛的制茶技术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关键。本文以“天山真香”等名茶为例 ,就制茶技术与形成名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1 制茶技术与名茶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美观的外形。如天山真香茶外形挺直略扁 ,旌德魁针茶紧秀似针 ,旌德亳芽茶扁平似雀舌等 ,虽然外形各不相同 ,但都有共同的品质要求 ,即外形要求“三个一致” :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色泽一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1 采摘优质的鲜…  相似文献   

13.
一名茶有好种,好种出名茶,这是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总结。安徽名茶多,品质好,据《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上选登的52种名茶中,就有11个是安徽的传统、历史名茶。这些名茶的形成,显然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密切相关;但决定名茶品质的主导因素则是优良的茶树品种。不同的名茶对其品种的适制性即内在品质,化学成份、芽叶性状及采摘标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的祁门红茶,屯绿“四大名  相似文献   

14.
潘玉珍 《茶业通报》1992,14(4):21-24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盛产名茶历史悠久。据《九华山志》记载,唐代时就有“金地茶”。“闵园茶”的生产,1915年曾获巴拿马方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九华山现有茶园面积600多亩,年产干茶15000多斤,年产值达20余万元。1983年以来,恢复生产“金地茶”、“东崖雀舌”两个历史名茶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名茶生产除良好的适制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外,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土壤是生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依据九华山土壤普查资料,通过对茶园土壤的调查及理化性状分析,将名茶  相似文献   

15.
王镇恒 《茶业通报》2003,25(4):188-189
茶圣陆羽,为了搜集名茶,探寻水源,踪迹几乎遍及当时的唐代各地,他是名山无不登,名茶无不来,名水无不饮,名寺无不游,名人无不交,逢茶叙无不到,遇茶农无不问;无年无月不为茶,无时无刻不为水,有茶必知产地,有水必辨泉源,凡有关茶水的事,不厌其详,必写记录,故能著作千秋不朽的《茶经》。他是茶癖、茶癫、茶怪、茶仙、茶圣,被人称为茶的化身,祀为茶神,后人誉为“一代茶圣,功垂万世”。今岁正逢诞辰1270周年。陆羽有两个名,两个字,十多个号,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他的号有陆子、陆生、陆三、陆三山人、陆处士、陆鸿渐山人、陆文学、陆太祝、竟…  相似文献   

16.
被载入世界科技名人录的著名茶叶专家,安徽农学院茶叶系陈椽教授,年近八十,老当益壮,除了从事大量闻名中外的专业论著和教研工作以外,还不辞辛劳,经常奔走各地,考察研究。为了中国名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延续,去年老专家完成了全国各主要名茶电视教学录像。今年四月上旬又从江苏碧螺春名茶产区,来到革命根据地皖南山区的泾县,涌溪火青名茶产地进行电视教学录像,亲临现场,实地考证生态环境和精细的采、制、管工艺技术。四月中旬,陈老又深入群山环抱、道路崎岖偏僻的深山区宁国县济川乡  相似文献   

17.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的碧螺春茶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茶百芽重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纯茶园和茶果间作茶园的茶叶百芽重均在施氮量为450 kg/hm2时最重,继续增加施氮量,百芽重不再增加,在纯茶园中反而下降,且茶-枇杷间作茶园的茶叶百芽重在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为6:4时达到最高。(2)在相同施氮水平下,茶-枇杷间作茶园的茶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均大于纯茶园;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茶叶的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枇杷间作茶园的作用效果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在纯菜籽饼肥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相比较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的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根据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对三锅扁茶机在扁形名茶制作上的应用,笔者曾作了一定的前期探索,为了更进一步分析三锅扁茶机各锅槽在扁形名茶制作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并试图利用三锅扁茶机与其它名优茶机械组合制出色绿扁形名茶。笔者作了相关的对比试验,对三锅扁茶机在贵州名茶制作中可行的试验方案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9.
神泉珍珠绿名茶是安徽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于九十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在1995年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名茶,获中茶所举办的全国"中茶杯"名茶评比一等奖,并在农业部举办的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它是绿茶类珍珠状的球形茶。其商品茶所具有的特点如下:1外形有特色,生产有批量。目前评选出的名茶,绝大部分是芽型茶,多半都采摘幼嫩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制成,制出的茶多呈两头尖的芽型,或两头尖略扁的芽型。采数万个芽才能制Ikg茶。采摘难度大,难以上规模成批量生产,所以名茶评上以后往往是昙花一现。神泉珍珠绿…  相似文献   

20.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4,26(3):125-126
开展安徽主要名茶生化成分测定与制茶品质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名茶及提高名茶品质,增进广大消费者对名茶的理性认识,宣传饮用名茶的价值,促进名茶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本试验严格按各种名茶采摘标准要求和精湛的加工工艺进行精心制作黄山毛峰等14种名茶样品,密封包装贮存。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将采购的名茶样品及时进行磨细处理,通过40目孔筛,注明标签,存于阴凉干燥处待测。1.2.2测定内容与方法氨基酸含量采用GB8314茶-氨基含量测定法;多酚类含量采用GB8313茶-多酚类含量测定法;水浸出物含量采用GB83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