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枇杷的种植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种植期间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枇杷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枇杷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首先介绍了枇杷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包括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和虫害三部分;其次分析了枇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希望对枇杷的种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枇杷的种植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种植期间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枇杷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枇杷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首先介绍了枇杷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包括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和虫害三部分;其次分析了枇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希望对枇杷的种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枇杷的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的病虫害,有效地开展枇杷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枇杷生产而言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从枇杷侵染性病害防治、虫害防治、生理性病害防治三个方面探讨了枇杷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枇杷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枇杷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枇杷是一种口感极好的水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等多种营养成分,且果仁、叶子和花都可以入药,所以枇杷在市场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枇杷在市场的需求,就需要加大种植量,提高枇杷的产量和质量。枇杷跟大多数水果种植方式基本相同,但在种植期间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树木和果肉的侵害,以提高枇杷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枇杷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枇杷是原产我国的一种兼具营养和保健功能的名优特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枇杷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农业、安全食品,2003年仙游县泰禾果业有限公司游洋枇杷基地严格按照鲜枇杷果国家标准(GB/T13867-92)、绿色食品标准(NY/T391-394-2000)和国家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枇杷,2004年经福建省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获得有机基地转换证书(证书号:FJOF-04-ZH01);2006年经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证书(证书号:OF-3105-935-567)。在枇杷有机生产技术中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枇杷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福建省枇杷11种真菌性病害,其中叶部病害7种,果实病害4种,发现国内未报道的枇杷新病害2种(果实心腐病和青果白粉病)。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叶灰斑病和果实炭疽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均普遍发生且严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枇杷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逐渐下降,枇杷产业受到影响。本文从枇杷的施肥、修剪、疏花穗、疏果套袋、铺盖反光膜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枇杷种植管理技术,供广大果农在枇杷生产中参考应用,以期促进枇杷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枇杷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枇杷终年常绿,秋冬开花,当年着果,来年采收。从9月开始开花,花期长达2~3个月,保护花、果安全过冬(10%以上的花、果),就能获得丰收。但是当年枇杷采收(5~6月)后至来年采收果实,其间因各种病虫发生和为害,就会影响枇杷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四川省枇杷病虫发生情况,现将枇杷从开花  相似文献   

10.
刘良斌 《农技服务》2014,(11):50+48-50
本文针对开阳县枇杷生产实践中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等问题,从果园建立、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综合阐述了枇杷种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为枇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广东枇杷的栽培水平,规范果农的行为,推行枇杷栽培标准化,在枇杷早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枇杷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广东枇杷栽培所要求的适栽品种、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调节、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分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苦瓜是福建省主要的瓜菜种植种类之一,苦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为害福建省苦瓜生产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瓜实蝇、瓜绢螟、瓜蚜等,总结苦瓜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枇杷为蔷薇科枇杷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介绍了雷州半岛枇杷适栽品种早钟6号、解放钟、大五星的主要特征特性,同时还介绍了枇杷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植地准备、定植方法、幼龄树管理、成年树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枇杷6种蛀果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研究,记述了福建省枇杷6种蛀果害虫--枇杷燕灰蝶、枇杷长卷蛾、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双线资毒蛾和咖啡豹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提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特产常绿果树,枇杷秋冬开花、春季成熟,是一年中上市最早的水果,是水果淡季中的珍品。云霄县是福建省枇杷传统主产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霄县立足县情,发挥自然、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云霄县的农业结构,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特色果树,培育以早熟优质枇杷为主的特色产业。近年云霄县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授以‘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枇杷)”、“中国枇杷之乡”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云霄县在枇杷生产上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枇杷无公害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枇杷栽后第5年开始结果,产量达3 750kg/hm2,第8年进入盛产期,产量达13.5~15.0t/hm2;且在不施农药的情况下未见病虫害成灾,因此低山缓坡山地适宜枇杷无公害栽培。  相似文献   

17.
1982年在福建省云霄县调查枇杷害虫过程中,发现一种枇杷重要的新害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子清先生鉴定为新种,并命名为枇杷蚁粉蚧 Formico-coccus eriobotryae Wang.本文记述这种害虫的各虫态特征、发现经过和发生为害情况。蚁粉蚧栖居为害枇杷根部,并与隔担子菌 Septobasidium sp.共生。根部受害结果导致村势衰弱、减产,若无适当防治措施,植株经3~4年后死亡。文末就此虫的防治和检疫问题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科技》2009,(3):79-79
福清市上迳镇达昌果林场引进国家专利技术,商品化生产无核枇杷果实,获得成功。目前大多数枇杷品种,都存在着果实种子大且多的缺点,果肉薄,可食率低,食用不方便,影响了枇杷的商品价值和销售价格,大大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无核枇杷栽培技术的成功彻底解决了生产上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业种植越来越重视各个地方的特色,发展特色的农业种植为种植户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收入。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早钟6号枇杷的具体种植技术,其中包括枇杷的种植环境、具体的田间的水肥管理,还有种植过程的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枇杷是当年抽梢、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的南方特有珍稀常绿果树。秋萌早花,春实夏熟,果实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喜爱。枇杷主要以夏梢结果为主,采果后及时对枇杷的肥水管理、修枝调冠、病虫害预防等能有效地恢复树势,促壮枝梢,促进夏梢的抽生,及时有效地培养优良结果母枝为枇杷丰产稳产打下重要基础。但是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枇杷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果习性也不一致。攀西地区枇杷的生长因受气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