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在高温季节,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甚至可达50%。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病因复杂,对患牛的繁殖及产奶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导致患牛不孕,甚至危及生命,给奶牛养殖户造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综合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病因简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 h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属奶牛常见病之一.奶牛胎衣不下是影响奶牛场繁殖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牛属于子叶型胎盘,这种胎盘的结构特点和饲养管理的不当,常常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给乳牛业的生产繁殖带来极大损失.本文针对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病因、综合防治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对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一般母牛于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病,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和产奶量,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牛产后12小时胎衣没有脱落即为胎衣不下。也有人认为,奶牛在产后12小时胎衣尚未能排出,即可认为是病理性的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是临床上常见的繁殖疾病,发病率平均为10%以上,该疾病使奶牛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降低,严重影响养牛业  相似文献   

7.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围产期的常见疾病,常易引起产后子宫内膜炎。自1988年以来,乌鲁木齐市五一农场奶牛场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逐年有增高趋势,影响繁殖率。我们在1990年进行胎衣不下病因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于1991年4—9月,应用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对围产期奶牛进行防治试验,效果明显。同时,自1991年8月开始,在全牛场推广应用,结果奶牛胎衣不下率大幅度降低,防治效  相似文献   

8.
奶牛分娩后12小时,不能排出胎膜就视为胎衣不下.以前人们常采用手术剥离胎衣,对奶牛损伤较大,影响今后的繁殖配种.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药物处理奶牛胎衣不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8~12h胎衣仍然没有完全自然排除。胎衣不下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此病病因复杂,常常引起子宫炎症,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力和产奶量,而且还可以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为了深入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及其治疗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正常母牛分娩后12h之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此病病因复杂,常常引起子宫炎症,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力和产奶量,而且还可以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为了深入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及其治疗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1.
奶牛胎衣不下的中草药防治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据美国 Curtis报道,胎衣不下牛占生产牛的7~8%;我国有关报道介绍,此病发生率高达18.5~40%。胎衣不下患牛的88%以上会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调查统计还发现,胎衣不下牛的乳房炎发病率升高,严重影响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 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 1 病因分析 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相当复杂,与多种生理因素、营养因素和管理有关,主要原因包括奶牛的营养状况、各种应激、个体差异等.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高发性产后疾病,在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分娩过程中,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8%~12%。作者在新疆西部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多次遇到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2例典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病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等,以期为同行们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奶牛胎膜在产后12h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众所周知,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于奶牛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引起母牛全身感染,甚至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奶牛胎衣不下病因方面的文献报道及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病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的综合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RFM)是严重影响奶牛饲养业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降低[1-3].目前对胎盘娩出机理和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很清晰的解释,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变化对胎衣不下的影响,而有关奶牛胎儿胎盘解剖学改变与胎衣不下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却甚少.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达40%~50%.本病的发生,不但对奶牛产奶量带来明显的影响,而且还可造成奶牛产后发情期延长,是直接影响奶牛繁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手术剥离胎衣,讨论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便解决胎衣不下这一难题,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胎衣不能于正常时间内顺利排出.奶牛在产后6小时内胎衣不能排下的,称为胎衣停滞;产后12小时后胎衣仍不能排下的,称为胎衣不下.该病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据报道,在一般奶牛场中,此病的发病率为10%~25%.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场繁殖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近几年来奶牛饲养业的快速发展,各大奶牛场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成为目前奶牛危害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产后常见病主要有胎衣不下、子宫脱垂和子宫内膜炎。临床上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及时有效治疗,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和产奶量。1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奶牛产犊后,在12h内都能自行排出胎衣。如果奶牛产犊后12h内,胎衣不能自行排出而全部或部分滞留于子宫内,就叫胎衣不下,又叫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影响奶牛正常繁殖和生产性能,严重的子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奶牛出现这种疾病,就会对其再孕以及产奶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对奶牛胎衣不下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养殖户必须了解并掌握胎衣不下的病因及具体症状,对其进行明确的诊断,并根据具体不同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本文将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奶牛胎衣不下对奶牛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