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肉用仔鹅是指利用杂交配套系生产的,从出壳到8-10周龄肥育上市的商品仔鹅或4周龄时由后备种鹅选择淘汰的雏鹅经肥育上市的商品仔鹅。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组试验来评比蚕豆作为幼畜日粮和生长肥育日粮中蛋白源的营养价值。试验1:幼猪5到9周龄喂给蚕豆10或20%,生长情况与喂对照料的猪效果相同。喂蚕豆0、10和20%的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36、529、和536克;即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分别为2.10、2.07和2.12公斤。试验2:生长肥育猪9到21周龄,喂给含蚕豆0、12.5或25%  相似文献   

3.
1前言 肥育舍指在仔猪度过断奶后第1个困难周后能满足其生长需求.通常情况下,当仔猪体重达到20~35kg,差不多相当于10~13周龄时,肥育期开始.肥育期的长短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这主要取决于贸易方式和出栏体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浙东白鹅的种质特性和生产性能,笔者曾于2006年5月对浙东白鹅(10周龄未经肥育肉鹅)的屠宰性能、鹅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及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从浙东白鹅原种场随机选择10周龄未经肥育的浙东白鹅12只(公5只,母7只),空腹12h后按常规方法屠  相似文献   

5.
断奶仔猪是指生后4~5周龄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此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保持仔猪的生长,减少和消除疾病的侵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获得最好的日增重,为肥育猪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是指生后4~5周龄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此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保持仔猪的生长,减少和消除疾病的侵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获得最好的日增重,为肥育猪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育肥仔鹅的饲养管理中鹅经过充分放牧饲养以后,己基本完成或完成了第一次换羽,具有一定的膘度,除选留一部分转群作后备种鹅外,其余的则要肥育后上市。用于肥育的仔鹅,叫肥育仔鹅,通常是指60日龄或10周龄以上,75日龄或12周龄以下的商品性仔鹅。  相似文献   

8.
鸡肉和鸡蛋在世界各国人民的蛋白食品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据日本统计,在该国的全部动物蛋白供应量中,鸡肉和鸡蛋蛋白约占四分之一,而且价格远比牛肉等动物蛋白便宜。鸡的育种事业在世界各地取得迅猛发展,成绩也十分显著。例如在美国,1950年时养成一只1.6公斤重的肉用仔鸡,肥育周期长达11周,需耗饲料5.4公斤。到1964年,肥育周期就缩短到7周,饲料消耗也下降到了3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日本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从1966年到1980年的15年间,肉用仔鸡的上市体重全国平均每年递增60~70克;同是8周龄和10周龄的肉用仔鸡,从1966年到1975年,雌雄平均体重每年递增130克;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徐水县某养猪场应用支原净加土霉素治疗猪支原体性肺炎 (气喘病 )及呼吸道混合感染性疾病。现将防治效果报告如下。1 猪群的基本情况该场建场已 10年 ,饲养繁殖母猪 60 0余头 ,存栏猪 5 0 0 0多头。在建厂之初猪群中就有咳嗽、气喘症状的病猪 ,后来情况愈来愈严重 ,尤其到秋末春初更为严重。仔猪发育不均匀 ,每窝都有几只极度瘦弱的僵猪。至 3 5日龄断奶时 ,体重大的达 6 5kg ,平均 6kg左右。 9周龄存活率 82 % ,育成率91 4%。肥猪出栏多在 2 7周龄 ,发育差的要到 2 8周龄以上。肥育猪的料重比为 3 47。症状与病变 :哺乳仔猪从…  相似文献   

10.
一、温度和湿度适宜温度:12—25℃。最适温度:14—16℃。相对湿度:60—75%。二、通风每小时每公斤活重需空气0.5—3立方米,气流速度低于0.2米/秒。每只种兔需要的空间为1.7立方米。每只肥育兔需要的空间为0.23立方米。三、饲养密度种兔:每只带仔母兔(4周龄断奶)最低面积为0.30平方米(不包括巢箱)。肥育兔:每头母兔配9个头位的肥育兔笼,每平方米兔笼养18—20只肥育兔。  相似文献   

11.
役用公牛去势一般在1~2岁进行较为适宜。肥育牛则在出生后3~6个月左右去势。公羊的去势在出生后4~6周龄,也有在成年时去势的。  相似文献   

12.
牛的生长发育,开始第一胃的容积极小,出生时第一、二胃的容积共计占34%,第三胃占10%,第四胃占56%。生后两周龄开始采食固体饲料,第一胃才开始发达起来。第一胃和第四胃容积比,在四周龄时为0.5:1,8周龄为1:1,12周龄为2:1,成牛增加到9:1。因此,纤维素性饲料可促进前胃肌层发育,丙酸和酪酸有促进前胃粘膜生长作用。调节前胃运动功能的主要是迷走神经。反刍在2—3周龄才  相似文献   

13.
北京鸭肥育期精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肉鸭肥育期的饲养密度与饲养环境 在肉鸭肥育期(6~7周龄),肉鸭的体重将迅速增加。肉鸭舍内适宜饲养密度应从5.5只/牛方米减少到4.0只/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适宜密度为3.5只/平方米。肉鸭应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14.
正1猪场背景商品猪场基础母猪2 000头:分为后备隔离舍、种猪区、保育区和生长肥育区,其中后备隔离舍与种猪区间隔约200 m,种猪区与生长肥育区间隔约500 m。2014年该场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转阳,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某进口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种猪群普免4次/年,1头份/头;生长猪出生滴鼻0.5头份/头、8周龄和11周龄再免疫1头份/头。监测显示2015年11月、2016年4月和2016年7月母猪的野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的养猪生产要求肥育猪生长快、饲料消耗少、性能匀称、产品质量好,以便实行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指标。若按传统的方法,对综合性状进行纯种选育,是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因为:1) 长期的纯种选育使选种效益逐代下降。丹麦和西德的养猪业即遇到此问题,在10年中,有些性状(特别是遗传力低的性状)几乎没有什么提高。如在西德,产仔数提高0.1—0.2头,4周龄窝重提高6—8公斤,离乳时仔猪成活率提高0.6头,2) 有些重要性状,如肥育性能和肉脂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种蛋的选留在19周龄时,少数蛋用种母鸡开始产蛋,到21—22周龄产蛋率可达5%左右,此时蛋重较轻,不宜作孵化用;开产2周的种蛋孵出的雏鸡生活力不强。因此,一般在24周龄或蛋重50g 以上时开始留种蛋,留种蛋10—12个月,到64或77周龄时淘汰种鸡。选留种蛋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鸡群健康种蛋应从饲养管理正常、高产、健康无病的种鸡群选留。受精率不得低于80%。2.种蛋新鲜清洁以产后7天内的蛋较为合适,最好5天以内。以春秋季节不超过7天、夏季不超过5天、冬季不超过10天为宜。蛋壳不污染粪  相似文献   

17.
将93只初生雏鹅(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以高、中、低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各组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均以全价配合饲料舍饲,自由采食。结果表明:①各生长阶段各组平均生长速度以Ⅲ组为最优,与其它组间的差异显著,G值分别为育雏期0.317、生长期0.432、肥育期0.415;②总体上各营养水平组间料重比差异不大,约3.8~4.0:1;③屠宰性能测定。屠宰性能组间及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屠宰率:85.9%,半净膛率:82.6%,全净膛率:76.0%;④中型仔鹅营养需要。1~2周龄,ME:11.6MJ/kg,CP:19%为宜;3~4周龄,ME:11MJ/kg,CP:18%为宜;5~8周龄,ME:10.7MJ/kg,CP:15%;9~10周龄,ME:11MJ/kg,CP:14%为宜。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研究结果表明植酸酶可以用在与本研究相类似的3周龄~6周龄的鸭肥育期日粮中,可以改善生长性能和脚骨发育,与添加无机磷的鸭饲料产生的效果相当。摘自:PoultSci1999,78(3),366~377,32Ref.北京白鸭肥育期日粮中的微生物植酸酶对生长性能、血浆磷浓度和脚骨特性的影响@OrbanLI,AdeolaO@StroshineR  相似文献   

19.
<正>役用公牛去势一般在1~2岁进行较为适宜。肥育牛则在出生后3~6个月左右去势。公羊的去势在出生后4~6周龄,也有在成年时去势的。1麻醉与保定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20,(5)
为探究黑龙江省某规模猪场保育猪及肥育猪体内猪瘟抗体情况,并对幼龄猪只体内猪瘟抗体差异进行分析,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场猪瘟疫苗规程为首免4周龄、二免8周龄的保育猪及肥育猪进行样本采集,采集3周龄40份,8周龄40份,12周龄30份,16周龄40份,20周龄30份,共计180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3周龄仔猪抗体阳性率60%,8周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30%,12周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56.67%,16周龄育成猪抗体阳性率65%,20周龄育成猪抗体阳性率80%。综上,8周龄保育猪几乎无保护,猪瘟疫苗二免后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为猪群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