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虾、鱼类的人工育苗生产中,常需要大量的轮虫作为幼苗饵料。但在大面积培养轮虫的过程中,又经常遇到轮虫饵料——藻类供应不上的问题,我们试验采用发酵面粉作为轮虫饵料,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一、试验条件培养池为室外水泥池,面积为10米×10米,池  相似文献   

2.
魏彦生 《齐鲁渔业》2006,23(12):9-10
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尤其近几年,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总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轮虫产量不够稳定且增加了成本。笔者通过几年的轮虫(格皱壁尾轮虫)培养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轮虫培养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金弟 《水产养殖》2003,24(2):17-17
1日本的轮虫生产现状轮虫(rotifer)因其大小、形状适口,容易被仔鱼、虾、蟹幼体消化吸收,具有营养丰富,增殖快速,易大量培养,不易恶化育苗水质等诸多优点,是目前鱼、虾、蟹类苗种生产前期的最佳基础生物饵料。日本栽培渔协对轮虫培养技术十分重视,做了人量的工作。在下属各事业所的鱼、虾、蟹育苗负责人,在育苗前必须订出轮虫总需求量及月需求量的大体计划,以及育苗10天(或一周)内每天需要量的具体计划。目前日本栽培渔协每年轮虫培养的总量近6兆,而实际用于育苗的轮虫量仅2兆左右,以保证育苗时能有充足的饵料保证。2…  相似文献   

4.
在水产鱼、虾种苗生产中,为进一步提高生物饵料——轮虫的培养效果以增加产量,进行培养技术改革也成为关键所在之一。本实验旨在轮虫培养过程中,采用加入不同声压强度和频率的次声信号,来探讨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Muller)增殖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特别是日本,非常重视轮虫的生产性培养及应用,日本水产界从1960年就开始从事轮虫的培养研究工作。目前在日本,真鲷和日本对虾的苗种生产都离不开轮虫的培养应用。我国从开展鱼、虾、蟹类人工育苗工作以来,一直都在探讨幼体适口饵料问题。  相似文献   

6.
轮虫土池培养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尤其近几年,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总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轮虫培养产量不够稳定且增加了成本。笔者通过几年的轮虫(褶皱壁尾轮虫)培养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一、前期准备工作1.池塘条件培养池应选建在靠近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淡水,海水)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位置较高些,便于施工和排水…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轮虫是各类鱼苗的适口饵料,又是鳙鱼的终身食物,白鲢也取食它们,并且消化良好。轮虫的培养和利用在提高水域生产力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日本等国在室内工厂化培养轮虫已获成功,国内一些教学单位也曾做过室内培养轮虫的试验,但多半用于教学实验取材,至于用于生产的室外大面积培养,特别是在养鱼池塘的直接培养和利用方面的资料,所见尚少。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饵料浮游动物(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的培养中,单细胞藻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优质而又不可或缺的;同时,单细胞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大量培养和生产不仅为鱼、虾、贝类等各种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提供饵料,  相似文献   

9.
日本轮虫培养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日本是水产种苗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国家,而作为重要支持的是饲养的36种鱼种初期饵料———轮虫的研究和应用。从1960年日本伊藤将L型轮虫海水驯化成功起,日本关于轮虫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先后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有400多篇,在基础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应用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多项成果,特别是添加了维生素B12的小球藻作为轮虫饵料的普及应用,实现了高密度、长期稳定、高增殖率的轮虫培养工业化,最近轮虫超高密度培养的系统装置也已研究成功。工厂化养鱼将成为我国21世纪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鱼种饵料研究肯定会成为今后水产科…  相似文献   

10.
轮虫的室内高密度培养与营养强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海水育苗(特别是海水鱼育苗)的发展,轮虫的培养日益受到水产工作者的重视,轮虫培养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物“包裹”技术,利用轮虫这个活载体,可以将海水鱼幼苗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如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二十碳五稀酸(EPA)、各种维生素等传递给幼苗。这一技术已在欧、美、日等国家的海水育苗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轮虫,是育苗工作中重要一环。笔者根据近两年来在大黄鱼育苗中的一些体会,将轮虫的培养及营养强化技术作一简单总结,供同行参考。1种源一是利用冬卵(也称休眠卵…  相似文献   

11.
褶皱臂尾轮虫增殖实验的若干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工种苗生产事业的发展,作为仔、稚鱼初期饵料的浮游动物的大量培养技术,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其中的轮虫类,是个体最小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史具有特异性,已成为生物学方面引起关注的研究对象。虽然有许多学者从事于轮虫的研究,但日本微生物研究所的望月敏之等,则是在各种性质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在大规模生产种苗时,过去常以铁臂轮虫,丰年虫幼体和天然浮游生物等为饵料,这些饵料虽具备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等多种优点,但确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轮虫在自然条件下,因水温和水质等变化,使生产难以稳定,若要控制水温就需增加经费,另外,在培养中使用的酵母,轮虫易受细菌污染,进而使摄食轮虫的仔鱼患病死亡;再则,采用活性饵料饲喂,难以拌入药物来防治鱼病。为了使种苗养殖达到稳、高产,低成本的目的,目前日本已研制了一种新型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3.
轮虫强化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轮虫是海水鱼虾类苗种生产中的重要开口饵料。目前使用的轮虫主要有Brachionusplicatilis(L型 )和B .rotundcformis (S型 )两种。由于海产小球藻等单细胞藻类的繁殖速度小于轮虫的摄食量 ,在大规模轮虫培养中单胞藻不能满足需要 ,制约了轮虫的生产。用酵母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HUFA)的人工饵料是替代单胞藻最常用的办法〔1、2〕,但其必需脂肪酸 (EFA)缺乏或不足 ,用作轮虫的饵料前需进行EFA的强化〔3〕。目前 ,轮虫培养在EFA强化、替代饵料、高密度培养、冷冻藻保存利用和休眠卵利用等…  相似文献   

14.
轮虫在水温19℃-24℃条件下进行室内低温培养。再经二次营养强化后用于牙鲆的育苗生产。结果表明:这种培养方式除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外。同样能获得较高的轮虫培养密度,满足牙鲆育苗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轮虫作为许多水产动物的优质开口饵料在其育苗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培养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培养和室外敞池培养两大类。其工厂化培养的特点是轮虫可达密度大,环境的可控性强,但成本高;而其室外土池培养的特点是轮虫可达密度相对较小,环境的可控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海产动物幼体的优质生物饵料,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可以进行高密度培养等特点,尤其在海产鱼类苗种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活饵料。如何稳定地大规模培养轮虫,是海产鱼类苗种工厂化生产中首要的问题。在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时,仅以一般的海产单胞藻投喂远不能满足轮虫的日摄食需求,在日本、韩国现多采用浓缩小球藻代替面包干酵母进行生产性高密度轮虫培养,效果良好。现国内多以面包干酵母作为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可行,缺点是易污染水质且容易导致培养失败。目前国内已有关于小球藻浓缩方法及保存效果的相关报道,但尚未见有浓缩小球藻产品出售,也未见浓缩小球藻培养轮虫的相关报道。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在清江基地育苗室玻璃钢水槽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配合面包酵母与藻粉培养轮虫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面包酵母与一定量螺旋藻粉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过程中,添加光合细菌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作为辅助性饵料,对轮虫的生长具有明显特殊的促进作用。4组实验显示:投喂适宜量光合细菌轮虫增殖明显加快,但与光合细菌添加量的增加不完全呈正比关系;投喂光合细菌新鲜培养液与老培养液轮虫增殖效果相近;投喂光合细菌只能作为辅助性饵料。当配合酵母、藻粉培育轮虫时,3者在饵料上起到了良好的互补作用,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鱼类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对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轮虫作为仔稚鱼前期的主要饵料。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仿效的。日本海水鱼养殖的品种很多,但其中真鲷(Pagrosomus maior)和蛳鱼(Seriola quinqueradiata)是鱼类养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轮虫营养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水产动物的优良开口饵料,轮虫具有个体小、游泳速度慢、营养丰富等特点,因而在水产育苗中具有重要地位。轮虫以微藻为饵料,而微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轮虫的规模化培养。酵母培养技术的长足发展,大大地促进了轮虫的规模化培养,进而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但是,酵母培养的轮虫在用于真鲷、条石鲷、牙鲆等海水鱼类的人工育苗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轮虫是鱼、虾类幼体的优良饵料.褶皱臂尾轮虫适应力强,繁殖迅速,在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生产中被广泛培养为鱼、虾类幼体的饵料.海产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方法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海水鱼人工育苗中轮虫培养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