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白银市被列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调水工程受水区。规划以2000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近期、2015年为中期、2020年为远期三个阶段,按照现行的节水模式和方法,结合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用水状况分析,确定用水形式、用水规模,进行水资源综合平衡,体现调水规模中农业节水的成果。介绍白银受水区规划中农业节水思路、措施及需水情况,通过建立节水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2.
马怀森 《南方农机》2019,(5):254-25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受水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与此同时,也改变了受水区的供水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等,受水区的整个经济、生态环境都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系统的观点,用水资源配置的手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印象概念股,为外调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效果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较为丰富,南阳市年分配水量为3.994亿m3,目前利用量较少,利用率较低,致使分配给南阳市的用水指标过剩,影响分配指标的合理性.本文根据南阳市受水区水资源状况和目前利用程度分析,进行城镇生活需水量、工业需水量、生态需水量等的预测计算和可供水量分析计算,得出了南阳市南水北调受水区近期、远期用水需求及...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受水区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多种水源供水格局。通过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适当调整受水区综合水价,引导人们调整用水行为,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当地地下水、地表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等多种水源供水格局。将水资源费作为一种变量,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合理调节受水区综合水价,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型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其实施将显著改善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及其配置格局,并为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创造有利条件.以邯郸市受水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MS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识别与验证,进而开展整个研究区的水均衡分析工作.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该区的含水层结构、边界条件,所模拟的地下水位与实测水位较为接近,可用于预测不同水源配置方案下未来该区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此为该区的地下水压采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取涵盖了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环境和水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21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评判模型对六盘水市2000-201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六盘水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六盘水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处于可持续利用的中等水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六盘水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六盘水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出了加大对过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和蓄水工程建设等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调水工程受水区可持续发展,以二元水循环规律为基础,从受水区生态和环境用水水量和水质两方面对调水的规模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与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污水排放率和区域外与区域内用水比例k相关的生态和环境水安全调入水规模计算模型.以郑州市2010年和2020年不同频率年接受南水北调水为例进行计算和综合评价.结果是:①20...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需要定期投入成本进行生态保护,自身也失去了部分发展机会,受水区需要对水源区支付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基于博弈论和前景理论,比较不同时期水源区和受水区的收益支出变化情况,分析各自策略的变化。最后从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构建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展节约用水和水权交易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为此,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河南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开展跨区域取水权交易的可行方案,力图解决沿线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为实际的城区间水权交易工作提供参考。首先,根据计算单元内的各行业当前用水水平并参考国内外先进用水标准,结合供需水关系,核算各计算单元的可交易水权;其次,以受水区经济社会效益值最大为目标函数,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以及交易优先级选择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地区间水权交易模型;最后,通过计算机及Matlab软件实现对模型的优化求解,优选出河南省受水区的水权交易方案。结果显示,通过实施水权交易,河南省受水区在不增加外来供水的前提下可有效缓解当地的缺水问题,受水区11个城市GDP总量新增762.04亿元,增长率达3.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若干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利用地下水库的现状,认为目前我国应从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洪水、城市雨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着手。当前我国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还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对拟建区的可行性论证,现场试验研究,地下水库的维护与运行管理应该受到重视。建议进行两项示范工程,即利用地下水库调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利用含水层调蓄城市雨水,取得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系统经验和理论,在我国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天津干线采用分段低压输水方式后,保水堰作为有压管道中的衔接性水工建筑物,结构独特,流态复杂,在输水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保水堰的水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了保水堰的水力特性,即保水堰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流量系数和水流流态随着水位而变化的规律,其成果对长距离调水水力计算和工程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基于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系统特征,建立了多目标、多水源、多用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与目标逼近技术相结合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同时考虑供水区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建立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合理配置方案,并对推荐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该研究为供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搜集从2003年到2016年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关的1 405篇中文文献,借助LDA主题模型总共识别出13个有效主题,分别为“工程施工”“泵站运行优化”“水泵性能研究”“工程成本研究”“水环境模型”“河流水污染”“信息自动化”“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物”“水泵结构计算”“水泵水力计算”“生态学”和“生态环境治理”,并对各主题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内在的知识结构.然后使用了2个文献计量指标(主题占比和主题演变趋势)来描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学术关注情况,发现“工程施工”为最热门主题,其次是“泵站运行优化”和“水泵性能研究”.而“水环境模型”和“湖泊富营养化”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结果反映了学术界的关注情况,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后评价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具有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该模型采用一种综合赋权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这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疆焉耆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 ,研究焉耆盆地主要水与环境问题 ,以及治理与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引江济汉工程中引水渠道内泥沙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引江济汉工程渠道引水防沙的设计要求,在收集基本水文泥沙和工程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维恒定流非均匀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设沉沙池和设沉沙池后引水渠道内泥沙淤积情况,模型计算结果可以为引江济汉工程中渠道引水防沙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在灌区水资源配置时不仅只追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此原则,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实例计算表明:应用此模型指导井渠结合灌区的水资源配置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河北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冰  孙宏勇  贾金生 《灌溉排水学报》2007,26(4):98-100,F000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交互影响下,河北省山前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水文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从地下水位、地下水量及地下水流场分析了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变化,并从降水、地下水开采、种植结构调整、水利工程修建等因素初步探讨了地下水系统变化的原因,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开展华北地区地下水开采与粮食生产的脱钩关系研究,对于客观反映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辅助华北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超采治理精准施策,继而促进地下水资源修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采用Tapio脱钩模型、LMDI分解模型和GIS莫兰指数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省区和地市层面对华北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脱钩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