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浙江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加快畜禽优良品种的推广,保障畜禽种质安全,促进该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种畜禽是畜牧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浙江省实施的《办法》从保护地方品种、扶持选育良种、增加特种经济动物3个层面,拓宽了种畜禽的范畴,为丰富畜禽品种,提升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打下了基础。很值得其他省份的相关主管部门借鉴。由于篇幅的限制,《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的原文在本刊网站(www、cahb.net)上刊登,本栏目邀请到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推广研究员戴旭明同志解读该《办法》,欢迎广大读者登陆本社论坛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布局认定的国家重点种畜禽场及畜禽原种(纯系)场、曾祖代场、种公牛站,均按本办法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第三条畜禽原种是指经国家及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公布的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地方良种,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引进的国外优良畜禽原种(纯系)和曾祖代配套系。第二章种畜禽场应具备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发布实施六年多了(1994年4月发布,1994年7月实施),农业部《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也于1998年1月发布并施行。种畜禽管理行政法规和规章的颁布为加强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种畜禽质量,保障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六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虽然种畜禽的管理有法可依了,但在具体执行和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种畜禽管理工作,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畜禽法制体系极不完善。《条例》虽然对种畜禽执法主体、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培育、审定和种畜禽生产经营以及违法责任等有较全面的规定,有的可以操作,但有的条款操作性不强。如第十一条把种畜禽场分为地方种畜禽场和国家级种畜禽场,地方种畜禽场属省畜牧主管部门审批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往往达不到省级办场条件。如四川规定种猪场和二杂母猪繁殖场一级基础母猪要达到50头以上,配套系100头以上(各省的规定也不尽一致)。在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往往是20-30头基础母猪的小型场偏多,对这些不够办证条件的场,一律取缔又影响畜牧业发展。又如《条例》中的罚款太少太轻,仅两条。主管部门一条(第二十三条),工商部门一条(第二十四条)。《条例》实施细则中竟没有违法处罚的具体规定。又如《条例》规定对种畜禽生产经营实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但至今缺乏全国统一制定并颁布的《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行政规章,各省自行其事,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4.
《浙江畜牧兽医》2005,30(4):39-39
新的《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于200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种畜禽是畜牧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实施的《办法》从保护地方品种、扶持选育良种、增加特种经济动物三个层面,拓宽了种畜禽的范畴,为丰富畜禽品种,提升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打下了基础。新办法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业经2006年5月30日农业部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杜青林二○○六年六月五日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工作,促进优良畜禽品种选育与推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畜禽新品种是指通过人工选育,主要遗传性状具备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畜禽群体;配套系是指利用不同品种或种群之间杂种优势,用于生产商品群…  相似文献   

6.
畜禽品种品系鉴定方法是根据动物群体的形态学、细胞学、生化及分子等标记特征来判断其来源、归属及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等内容的一种方法。用于鉴定的不同标记特征各异,鉴定效果也有所差别。形态学标记指畜禽品种品系所具有的标准外貌特征,细胞学标记主要是染色体的核型(染色体数目、结构、随体有无、着丝粒位置等)和带型(C带、N带、  相似文献   

7.
种畜禽监督执法工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农业部《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辽宁省种畜种禽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种畜禽的生产经营逐步纳入正常管理轨道。但是,一些种畜禽监督员在执法工作中还存在执法文书填写不规范,执法程序有时还不准确等现象。下面就执法文书的使用和执法程序等一些问题予以探讨,供从业者参考。一、种畜禽监督执法主体《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辽宁省种畜种禽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种畜禽监督执法主体是各地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8.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第三章有关规定,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拟定了有关畜种的品种(配套系)审定标准,现颁布试行。 申请单位提供畜禽品种(配套系)申报材料,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外,还需提供该申报品种(配套系)的品种标准《格式参照已颁的国家畜禽品种标准》。 附件:1.猪品种审定标准 2.家禽品种审定标准  3.牛品种审定标准 4.羊品种审定标准  5.家兔品种审定标准 6.马(驴)品种审定标准 7.毛皮动物品种审定标准 8.鹿品种…  相似文献   

9.
1.关于种畜禽管理的几个概念1.1种畜禽《山东省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简称《办法》,下同)第二条规定:种畜禽是指作种子用的家畜家禽(包括猪、牛、羊、马、驴、驼、兔、鸡、鸭、鹅、犬、猫、鹿、鸵鸟、鸽、鹌鹑、火鸡、蜂、狐、貂、貉等)及其卵、精液、...  相似文献   

10.
畜禽品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世界上40多个畜禽种类有大约4 500个畜禽品种,它们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丰富多样的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满足着人类的需要,但随着农牧业生产良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品种的单一化及其遗传多样性的趋同化趋势日益明显,已经对农牧业生产以及人类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畜禽品种资源是指畜禽本身及其所有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系,包括畜禽的所有种、品种和品系,尤其是那些对人类的现在或将来的农业生产具有经济、科学和文化意义的所有畜禽种、品种和品系。随着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1.
许尚忠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8):16-16,18
培育和完善了一批种畜禽品种(系)及配套系,种用性能显著提高。“六五”以来,我国种畜禽选育及选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选育出了以“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中国美利奴羊”“中国荷斯坦牛(黑白花)”、“南疆黄牛”、“瘦肉型北京鸭”、“48-50支半细毛羊”,“中国草原红牛”。“黄羽肉鸡新品系”,“节粮型小型蛋鸡”为代表的一批优良种畜禽新品种(系)。这些畜禽新品种(系)及配套系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了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06,(1):17-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世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种畜禽,是指种用的家畜家禽,包括家养的猪、牛、羊、马、驴、驼、兔、犬、鸡、鸭、鹅、鸽、鹌鹑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第三条 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相似文献   

13.
第二十九条销售的种畜禽和家畜配种站(点)使用的种公畜,必须符合种用标准。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销售的种畜还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家畜系谱。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应当有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二年。第三十条销售种畜禽,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二)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三)以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畜禽冒充种畜禽;(四)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畜禽;(五)销售未附具本…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发布第32号令,公布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此《细则》是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第25条制定的。《细则》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种畜禽进出口管理、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种畜禽场管理及种畜禽生产经营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其中第六章对种畜禽的生产经营作出详细规定:1.(第二十四条)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凭许可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2.(第二十五条)原种(纯系)场、曾祖代场、种公牛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加大畜牧业的发展力度。各省、市、县都在加大力度引进种用畜禽.以改良本地品种或扩大本地的畜牧生产规模。省与省之间、县与县之间种用畜禽的调运更加频繁.给动物疫病的防疫、检疫、监督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防止动物疫病在引种时带入发生,引种单位应充分按照《动物防疫法》、部令14号《检疫管理规范》、GB16567-1996、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06,(1):18-19
第一条 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农户(包括农场职工)自繁自用种畜禽除外。第三条 种畜禽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17.
199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随后,《湖北省种畜禽管理实施办法》、农业部《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也相继出台.然而,几年过去了,我省的种畜禽管理工作至今仍然举步维艰.1 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省种畜禽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着的“四无现象”.即无专门的管理机构,无强有力的执法队伍,无操作性较强的配套法规,无统一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8.
据2009年3月2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80号):京海黄鸡、京红1号蛋鸡配套系、京粉1号蛋鸡配套系、良凤花鸡配套系、墟岗黄鸡1号配套系、皖南黄鸡配套系和皖南青脚鸡配套系、滇陆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公示期满无异议。根据《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的规定,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  相似文献   

19.
种畜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1994年颁布<种畜禽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种畜禽的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条例>的实施,按照各畜禽品种标准,依法开展种离鉴定工作,对于规范和净化种畜禽市场,淘汰不合格种用畜禽,推广良种,提高优良种畜禽利用率,全面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种畜禽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种畜禽现状及其展望许尚忠,冯维棋,郑友民(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乔玉峰,陈伟生(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北京100026)前言畜禽品种资源是发展畜禽育种和畜牧业主产的基础。我国畜禽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为:地方型,属地方原有品种占品种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