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鸭鹅常见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使疾病少发生或不发生。鸭鹅发病后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损失。 1 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鸭鹅疾病发生都有一定的外因,如果鸭体鹅体健壮,抵抗力强,外因就不容易起作用,疾病就会少发生。除  相似文献   

2.
《农民致富之友》2005,(10):30-30
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鸭鹅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外因,如果鸭鹅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疾病就会少发生。因此,除了选择优良、健壮的种鸭种鹅作种外,平时还要精心喂养,加强管理,如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做好防寒、防暑工作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法氏囊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免疫系统抑制疾病。鸡常发生此病。鸭和鹅等禽发生本病的比较少。但随着鸭、鹅等饲养规模的扩大,鸭、鹅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也多有出现。鹅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鹅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20多日龄的雏鹅,以腹泻、脱水、肌肉出血和法氏囊肿胀、坏死或萎缩为主要特征。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禽病的总称,雏禽经常感染大肠杆菌病而发病。  相似文献   

4.
法氏囊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免疫系统抑制疾病,鸡常发生此病,鸭和鹅等禽发生本病的比较少。鸭沙门氏菌病俗称雏鸭白痢,畜禽均易感染发生沙门氏菌病。  相似文献   

5.
一、种鹅的饲养管理1.种鹅的选留种鹅的选择在生产上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雏鹅的成活率。种鹅应来自不同的生产群,这样既可避免近亲交配,又可获得杂交优势,提高育雏率。选留时应注意交优良的品质遗传给后代,一般根据体形外貌选择体大、健壮、开产早、抱性强的作种用,通过复选2,3次,确定先留,公鹅除体格健壮之外,还要求阴茎发育良好。生产上每组公母比例1:3—4为宜。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5,(6):26-26
种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品鹅的生产,因此发展养鹅生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把好选择种鹅这一环节,加强对种鹅的饲养管理。一、雏选雏选是对刚出壳的雏鹅根据其外貌特征进行选留,选留体质健壮,绒毛光泽好,腹部柔软无硬脐,卵黄吸收良好的健雏。二、青年鹅的选择在鹅70~80日龄时,将生长速度较快,整齐度均匀,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种标准,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留作后备种鹅,淘汰不合格的个体。三、后备种鹅的选留经挑选留作种用的公母鹅叫后备种鹅,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公母青年鹅留作种鹅用;凡是杂毛、扁头、歪尾、垂翅…  相似文献   

7.
1997年11月~1998年1月和1998年4~5月用蠕虫剖检法解剖50只鸭和30只鹅,发现9种蠕虫,其中在鸭体发现有鸭对体吸虫、官川棘口吸虫、光睾吸虫(未定种)和小系钩绦虫;鹅体发现卷棘口吸虫、棘口吸虫(未定种)、宫川棘口吸虫、矛形剑带绦虫、普氏剑带绦虫和异形同刺线虫.在9种蠕虫中,光睾吸虫为省内首见,异形同刺线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8.
经深加工的鹅、鸭类产品,附加值高,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提高鹅、鸭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可考虑开发的产品主要有以下诸种。1.分割制品可在鹅、鸭屠宰冷却后,依市场需求,按体躯部位分割,制成小包装,供应市场或出口,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2.腌腊制品如板鹅、板鸭、鹅鸭火腿、多味肫肝片等。3.熏烤制品如烤鹅、烤鸭、熏鹅、熏鸭、扒鹅、香酥鸭、熏烟鸭排、鸭肉片、鸭肉串和肉丸等。4.酱囟制品如酱鹅、酱鸭、糟鹅、盐水鸭、盐水  相似文献   

9.
强效禽病溶菌肽,通用名盐酸大观霉素可溶性粉,是一种专门治疗家禽疾病的高效良药,能有效治疗鸡、鸭、鹅的各种常见疾病. 一、主要成分:盐酸大观霉素、溶菌酶. 二、适应症: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和支原体等感染.对鸭、鹅瘟(俗称烂肠瘟),小鸭、鹅病毒性肝炎,鸭、鹅传染性浆膜炎,鸭、鹅大肠杆菌性败血症,鸭霍乱,雏鸭副伤寒,鸭葡萄球菌,鸭丹毒,鸭链球菌,鸭传染性窦炎,鸭肉毒梭菌中毒,鸭坏死性肠炎,鸭曲霉菌病,鸭黄曲霉毒素中毒,大肝病,鸭球虫病;鸡瘟、鸡痘、鸡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霍乱、鸡白痢、鸡曲霉菌病、鸡副伤寒、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顽固性拉稀(适于不明原因和不同原因)等常见鸡、鸭、鹅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饲养种鸭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种蛋,饲养方法与蛋鸭基本相同。但饲养蛋鸭只是为了得到商品蛋以满足食用的需要,而饲养种鸭重点是获取尽量多的受精率高、孵化率高的鸭蛋,以保证雏鸭健壮,所以在种鸭管理中,不仅要管理好母鸭,还要管理好公鸭。一、养好公鸭公鸭对提高蛋的受精率的作用很大。公鸭必须体质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一般公鸭到150天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因此,选留公鸭的月龄要比母鸭早1~2月龄,到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3种不同病毒引起,分别是鸭肝炎病毒(DHV)Ⅰ、Ⅱ、Ⅲ型,最常见的为DHVⅠ型,属肠道病毒;DHVⅡ型属星状病毒;DHVⅢ型属核糖核酸病毒。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急性、高致病传染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5~10日龄雏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采取种鹅、雏鹅疫苗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鸭舍消毒、对症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5~16周龄为鸭、鹅的育成期,通常称为青年鸭(鹅)阶段,此阶段约3个月。大型肉鸭多采用舍饲,兼用和蛋用型宜放牧,鹅应充分利用放牧饲养。1育成鸭、鹅的生理特点1.1生长发育迅速鸭、鹅此阶段主要是长骨骼、羽毛和内脏器官,为进入产蛋期做好准备。一般情况下,鸭、鹅16周龄已接近成年体重。只要饲养管理正常,体重、羽毛生长特征会按时出  相似文献   

13.
<正>文章介绍鸭、鹅的二种代谢病——痛风、脂肪肝综合征。痛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尿酸在血液中大量积聚,造成关节、内脏和皮下结缔组织发生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以行动迟缓、关节肿大、跛行、厌食、腹泻为特征。脂肪肝综合征是指鸭、鹅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大量脂肪沉积于肝脏,造成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个体肥胖、产蛋下降,个别因肝脏破裂并出血为特征。本文从病因、症状、病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月和1997年11~12月用蠕虫学剖检法检查鸭20只、鹅50只,于鸭体发现鸭对体吸虫1种, 于鹅体发现富川棘口吸虫、未定种棘口吸虫、矛形剑带绦虫、鸡蛔虫、异形同刺线虫和鸡异刺线虫等6种,优势种为异形同刺线虫.  相似文献   

15.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为害养鸭业的疾病.本病四季都有发生,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潜伏期3~7天,一旦出现明显症状,通常在3~5天死亡.  相似文献   

16.
禽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因病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带有大量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导致健康鹅发病.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天气突变和阴雨潮湿等因素都能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以青年鹅与新培育母鹅最敏感.  相似文献   

17.
<正>鹅是季节性繁殖动物,一般每年9月至翌年4月为种鹅产蛋和受精期。此时要做好后备种鹅的选育、产蛋期与休产期的饲养管理,这是提高种鹅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的关键措施,关系到全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以下介绍种鹅饲养的相关管理措施,供养殖户参考。一、后备种鹅的选育种鹅要求健壮、高产、品优,因此必须经过3次选育,才能选出生长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鹅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18.
孵化阶段鸭胚发病死亡原因可分为内因:遗传物质改变,营养元素缺乏,鸭蛋自身异常;外因:孵化条件失当,细菌病毒感染。各种诱因都有其自身的发病机理和特点,结合实际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可大大降低鸭胚疾病的发生,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9.
<正>一、水禽球虫病该病是危害幼龄鸭、鹅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寄生在肠道或肾脏上皮。鸭、鹅发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耐过的病鸭、病鹅往往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对养鸭、养鹅业危害极大。1.病原与流行病学。鸭、鹅球虫种类较多,其中国内流行的毁灭泰泽球虫、艾美耳球虫等致病力最强,患病鸭、鹅多呈混合感染。球虫寄生在小肠,可以破坏肠上  相似文献   

20.
《农民致富之友》2006,(10):32-32
种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品鹅的生产,因此发展养鹅生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把好选择种鹅这一环节,加强对种鹅的饲养管理。一、雏选雏选是对刚出壳的雏鹅根据其外貌特征进行选留,选留体质健壮,绒毛光泽好,腹部柔软无硬脐,卵黄吸收良好的健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