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滩地杨树生长量与高程-淹水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同一滩地按高程差0.5 m设置固定样地,并根据样地高程求得12年轮伐期内各高程汛期年均淹水天数,逐年监测样地胸径、树高生长量。湖区滩地杨树各指标生长量均随滩地高程降低、淹水时间增加、地下水位升高而降低。在洞庭湖东南湖,高程在32.8 m以上、年均淹水34.8 d以下滩地可建杨树大径材工业用材林基地,31.8~31.3 m的滩地采取挖沟抬垄措施可用于杨树造林,30.8 m以下的滩地不宜用作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滩地水文状况与杨树造林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洞庭湖主要水文站点多年观测资料,将汛期水位与时间的相关关系转变为滩地淹水时间与高程的数学模型。洞庭湖滩地根据不同高程汛期年均淹水时间变化规律,分为湖泊型和河道型两类。湖泊型滩地淹水时间与高程遵循指数函数y=a·ebx变化规律,河道型滩地在涨水初期、退水后期,淹水时间与高程为线性函数y=a+bx关系,在中、高高程地段又为指数函数关系。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在滩地上造林,其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均随滩地高程的降低、淹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高程—淹水时间林地的生长差异有所减小,表明其抗水淹能力有所增强。在流动水的情况下,洞庭湖滩地年均淹水时间30d以内的,可建速生丰产林基地;年均淹水30~65d的,可造一般工业用材林、抑螺林、防浪护堤林等;年均淹水65d以上的,如不采取挖沟抬垄等工程措施,不宜用作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践较系统的总结了鄱阳湖区平原滩地营造杨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地海拔高程的选择、立地指数的判断、造林工程技术指标的确定及技术经济的指标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查和生产实践结果,对江洲滩地杨树造林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造林的关键技术,即选择造林地应考虑滩面高程、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限制因素,做好去芦、除杂草、开沟沥水和挖植树穴等基础工程。采用40~45m以上的壮苗,运用林农间作,宽行窄株的栽培模式,造林后作好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5.
滩地杨树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在编制洞庭湖滩地杨树立地指数表的基础上,根据影响杨树树高生长的立地项目的选择和类目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用数量化理论I,编制出滩地杨树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旨在为滩地有林地和无林地的杨树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统一的标准,为滩地杨树造林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经检验其精度较高,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环洞庭湖拥有滩地20多万hm2,近几年来,随着杨木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中、高住滩地成为营造杨树速丰林基地重要区域.滩地杨树人工林的兴起,不仅使滩地的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同时滩地的水分、光照、植被等环境因子也发生了改变,有害生物种类随地面高程提高呈递增态势,成为制约滩地杨树生长量和木材材质的瓶颈.连续6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滩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滩地是特殊的造林地。滩地造林技术 :选择造林地块要注意滩面高程及地下水位等因子 ;造林地整理要加强沥水 ;选择耐水湿且耐旱树种 ,中至大密度冬季造林。可采取多种产业复合经营的模式 ,加强管理 ,能获得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建的“中国东部暖温带杨树丰产林”经验,认为江州滩地杨树造林关键技术是造林时间以11月至翌年2月为宜;缩小植穴口径,深栽80cm后培土至地上50cm,造林选用1、2年生苗,密度可选3m×3m,3m×4m,4m×10m或者4m×4m,造林前需清除芦苇。  相似文献   

9.
外滩湿地淹水时间与高程密切相关。外滩湿地造林的主导因子是水 ,南方型黑杨在洞庭湖外滩湿地上的生长量随滩地年均淹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淹水 87d的滩地如不采取工程措施 ,造林不能成功 ,淹水 110d的滩地造林林木不能成活。杨树抗水淹能力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用样行法对洞庭湖滩地新造速生丰产纸浆林的成活率进行调查,同时了解造林地连续4 a汛期的水文规律和海拔高程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造林成活率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淹水时间为滩地造林的限制性因子,营造速生丰产林、一般用材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造林地年淹水天数依次不能超过19、35和62 d;苗木等级对造林成活率有重大影响,特级苗、Ⅰ级苗、Ⅱ级苗、Ⅲ级苗的平均成活率在海拔低于32 m的造林地上分别为68.8%、49.3%、18.7%、2.4%,在海拔超过32 m的造林地上分别为98.8%、79.6%、36.4%、14.7%;采用开沟抬垄整地可减轻涝渍胁迫,从而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速生杨造林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辽宁中部平原主要的用材林栽培树种,也是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营造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主栽树种,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杨树造林和营林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把速生杨造林主要技术和应用推广情况做一技术性的总结,以供辽宁中部平原杨树主栽区的林农和杨树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拟合的四类回归模型系列中,选定其中相关比(系数)最大,标准差最小的二元二次六项式曲面回归方程式8个,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式1个。用以测算杨树立木小头直径6~30cm的各类材种材积和材种蓄积量,其系统误差不超过5%。用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值直接代入相应方程式,可取得与每木(或分组)代入方法相同精度的材种蓄积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东海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了海岛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认为广东海岛林业的发展应该以防护林为主,大力发展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并在适宜地段适当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文内最后还提出了加强海岛林业建设的措施和介绍了海岛主要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4.
对季节性淹水的洞庭湖滩地进行开沟抬垄造杨树林试验。结果表明:滩地开沟抬垄造林降低了杨树林地的相对淹水时间和高度,提高了杨树造林保存率,促进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蓄积,提高径阶≥12cm的林木的比例和林分木材的价值;开沟抬垄造林能显著提高杨树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开沟抬垄营造的7年生杨树单株生物量、保存林分生物量、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32.32kg/hm^2、32.34t/hm^和4.62t/(hm^2·年),分别是未开沟抬垄的1.43、3.16和3.2倍;滩地开沟抬垄与未开沟抬垄营造的杨树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均遵循干〉根〉皮〉枝〉叶的规律;开沟抬垄造杨树林增加的木材效益比开沟抬垄工程总投入多,经济效益较好,第1个轮伐期年均利润为166.3元/(hm^2·年),投入产出比是0.95。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用 ABT生根粉处理杨大苗根系 ,进行农田林网造林 ,不但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而且对加快幼林高、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效果明显。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从提高针叶树种的木材利用率,提高木材质量以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等几个方面,通过技术、经济的论证,阐述在木材生产中降低伐根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达到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树是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主要造林树种,因大面积营造用材林,树种单一,植被种类少,杨树病虫害发病率较高,文章针对国营新民市林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成功经验,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作一总结,以供从事杨树营林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河滩地环境下,引种杨树8个无性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2年生林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除了102/74无性系生长表现比对照(35/66)差外,其余的杨树无性系表现均好于对照。经评判,在滩地环境下的杨树生长适应性排序依次为A65/31>S371>T120>A65/27>A61/186>S7C3>35/66>102/74。  相似文献   

19.
秃杉是优良用材树种和园林树种,各地多有栽培,目前尚未发现秃杉胸径超过2 m的记录。2013年8月,在全国第二次野生重点保护植物调查中,于维西县发现野生秃杉巨大植株及其群落。在该秃杉巨树附近存在较大面积的天然秃杉林群落。维西县野生秃杉林的发现扩大了秃杉在云南的自然分布区域,为今后秃杉造林和培育提供极为难得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