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RAPD标记对14份耐盐茄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02条带,多态性条带所占的比例为77.4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份耐盐茄子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16~0.975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47处可将14份耐盐茄子材料分为3大类,大部分种质资源(85.71%)都聚在第3类(栽培种),表明收集到的茄子耐盐种质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苦瓜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3个引物中筛选出13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79条带,其中58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73.4%,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0条,平均6.07条。对ISS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520。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可将30份苦瓜种质划分成6个品种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梅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梅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利用SRAP标记对梅135份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7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2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6个,多态位点比率87.5%。每个引物组合扩增位点数在4 ~ 12个之间,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位点数为7.3;通过NTSYS软件计算得到的样品间SM相似系数介于0.556 ~ 0.958,平均值为0.733,显示梅资源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根据SRAP扩增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聚类分析将135份样品分为7组,聚类分析结果与梅种的形态分类系统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2个油松天然居群中192个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筛选出的20条引物共扩增出28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0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6.12%。用NTSYS-PC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2份油松材料间的SC值变化范围为0.5986~0.9654,平均为0.7379。采用UPGMA法,在SC值为0.76的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表明我国油松天然种群间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在分子水平上呈现出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一个支持芥蓝起源于中国的分子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芥蓝的起源存在地中海沿岸起源说和中国南方起源说,本试验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包括8份芥蓝在内的38份甘蓝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引物筛选,选取61对EST-SSR引物扩增38份材料,共获得174条多态性好、稳定、清晰的条带,应用NTSYSpc2.11软件计算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2处,所有甘蓝类材料分为三大类群:欧洲西北部沿海地区类群、地中海沿岸类群、中国华南地区类群,支持芥蓝起源于中国南方的观点,并且本试验选用的芥蓝按照叶形和叶面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6.
菠萝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ISSR标记方法对76份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24个引物共检测到477条带,其中427条具多态性(占89.52%),平均PIC为0.23,24个引物能把76份种质完全区分开来。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在DNA水平上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26~0.945,平均为0.775。聚类分析表明,76份菠萝蜜材料在遗传距离系数为0.752处可分为4大类,其中热带植物园的种质WJ2和GSYWJ1与其他种质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干胞和湿类型不能独立聚类。另外各地区的种质与雷州半岛种质明显分开聚类,而雷州半岛各地区的种质混杂聚类在一起,不能按地区单独聚类。  相似文献   

7.
以15个产地人参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均能揭示不同地区人参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共筛选出11条RAPD随机引物,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3~17条DNA片段,共扩增出104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10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6.15%,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05 3~0.989 5,平均值为0.760 4。筛选出5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8条DNA片段,共扩增出38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35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2.11%,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00 0~0.960 0,平均值为0.742 1。RAPD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在分类上稍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RAPD、SSR及RAPD+SSR均将样品聚为三大类,均能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人参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平菇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3个平菇菌种为试材,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采自多地的平菇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以期为平菇优良品种选育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结果表明:从27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4个多态性明显的引物;在53份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8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89条,多态性为100%;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4~0.9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0.62水平上53株菌株分为8组,多数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这表明供试菌株在DNA水平上存在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发现供试材料间的聚类与地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东北地区的100份甜菜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4个表型差异显著的甜菜品系对SRAP的88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筛选出有效引物组合33对。SRAP的33对引物组合共产生694条扩增带,其中有42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比率平均为61.0%。按照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20处,将参试材料分为四大类群,分别为高产低糖低抗型、中产高糖高抗型、高产高糖高抗型、高产低糖抗丛根病型。聚类结果与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分类基本吻合.较好地显示了甜菜材料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的差异性。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大小为国外引进品种0.8642〉单胚品系0.7910〉多胚四倍体品系0.7497〉多胚二倍体品系0.7101。从聚类图来看.只有个别材料和外国品种聚类到一起.可能是由外国品种杂交改良而成。遗传基础相近。从SRAP扩增条带来看,外国材料只有8~12条,东北材料有16~28条之多,中外材料之间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东北材料中缺少丰产基因型.可能是基因组成比较复杂所致。  相似文献   

10.
ISSR.PCR技术在桂花品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利用ISSR.PCR方法对桂花的19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74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9o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条带79条,占总扩增片段的87.8%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6.92条。根据ISSR扩增结果,应用RAPDistance软件进行Nei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的结果把供试桂花的l9个品种分为8个大类,并对4个品种群的遗传关系和种下分类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开发的11对EST-SSR引物分析了33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1对EST-SSR引物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均可扩增出清晰条带,其中有8对引物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扩增率为72.7%,对33份种质材料的区分率达100%。8对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6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7,平均为7.6个。利用NTSYS-pc软件,以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谱系图显示,33份种质材料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60~0.97,表明猕猴桃种质之间遗传关系相对来说不是很远。在相似系数0.73的水平上可将供试猕猴桃材料分为7个类群,其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大体一致。从分子角度揭示了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关系。可为猕猴桃种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EST-SSR是非常有效和可靠的分子标记,可为猕猴桃分子育种及遗传连锁图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滇西北地区11个羊肚茵居群56个羊肚菌样品为研究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多态性ISSR引物对全部试验样品进行PCR扩增,共获得88条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务(占79.55%)。应用软件POPGENE32分析得出11个羊肚菌居群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在0.1715~0.4853之间,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在0.6155~0.8424之间。遗传分化分析表明,61.35%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38.65%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对56个羊肚菌样品进行分子系统聚类分析(UPGMA)将资源分为三大组,对11个羊肚菌居群进行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将居群分为两大类群,聚类结果与地理距离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多态性引物,对二代油松种子园的120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201个扩增条带中152个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62%;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5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821。采用UPGMA法,在遗传距离0.15处的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表明该二代种子园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在分子水平上呈现出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芫荽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6份芫荽为试材,采用RAPD分析方法,研究了芫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300条随机引物中筛出23条扩增性强、清晰度高和稳定性好的引物,扩增出53条带,其中34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64.2%。通过聚类分析,生成96份芫荽亲缘关系树状图,在遗传距离0.50处,试材划分为6类。RAPD分析揭示了芫荽的遗传背景并为其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17份枸杞种质为试材,采用SCoT标记法,分析了17份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枸杞种质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42条引物中筛选出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2条条带,其中30条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3.47%;UPGMA聚类分析显示,17份枸杞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0~1.00,平均相似系数为0.8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时,可将17份枸杞资源分成四大类。表明采用SCoT标记法能够揭示枸杞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仁用杏品种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检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鹏飞  苏姗  靳占忠 《园艺学报》2014,41(6):1191-1197
利用SRAP标记对24份仁用杏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对引物共扩增出280条带,其中241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5.34%;每个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在13 ~ 24条之间,平均为18.7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28 ~ 0.65之间,平均为0.51。基于引物Me4-Em4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的指纹检索系统可以区分24个仁用杏品种。根据SRAP扩增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70处可将24个仁用杏品种分为4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瑞昌山药是江西省地方名优山药品种,由于长期进行无性繁殖和种植户自留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极大影响了瑞昌山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从瑞昌市不同产地收集的12份栽培种和2份野生种瑞昌山药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块茎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12对SRAP引物和11对SSR引物在所有材料中共扩增出50条多态性条带。不同产地材料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在0.415~0.964之间。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530时,可将14份瑞昌山药材料分为两类,第Ⅰ类包括12份栽培种,第Ⅱ类包括2份野生种;当遗传系数为0.735时,可将12份栽培种分为3个亚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瑞昌山药材料品质指标间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纤维素的变化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54.28%,还原性糖的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瑞昌夏畈镇产地的山药品质较优,适于进一步系统选优和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18.
龙眼24个品种的SCoT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虎  何新华  罗聪  朱建华  李峰 《园艺学报》2010,37(10):1651-1654
利用SCoT标记对24份龙眼品种资源进行了检测。从80条引物中筛选出24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11条带,其中18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为85.8%。24个龙眼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 ~ 0.86之间,说明SCoT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SCoT标记能将24份龙眼品种完全区分开,并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19.
15份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ISSR标记对15份葡萄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用于葡萄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10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6.7%。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15份葡萄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7~0.7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71。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亲缘关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39处,15份葡萄材料可分为2大类群。第1类包含7份山葡萄资源、2个山欧杂交品种,第2类包含3个欧亚种品种、2个欧美杂种品种和1个美洲杂种品种。由此可见,山葡萄与欧亚种、美洲杂种葡萄的亲缘关系较远,欧亚种与美洲杂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0.
洋葱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41份洋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引物, 共扩增出64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34个(53113% ) 。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94~1.0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26水平上, 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9类, 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特征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