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防巢虫     
蔡呈贵 《中国蜂业》2013,(11):23-23,25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养蜂者应根据巢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及时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切断巢虫繁殖的途径等,做到防、治相结合,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巢虫对蜂群造成的危害。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世俊  黄革 《蜜蜂杂志》2003,(11):20-21
巢虫 ,中蜂之天敌。在南方一年繁殖 4~5代 ,虫口增殖快。它们蛀食巢脾 ,在巢脾上打隧道 ,所经之处 ,中蜂幼虫和虫蛹全部为之丧生。巢虫之害往往导致夏衰 ,继而影响秋繁 ,以致造成冬蜜和来年春蜜歉收。难怪有的蜂友说 ,中蜂好养 ,巢虫难治。防治巢虫 ,凡中蜂饲养者无不各穷其技 :振动法、日晒法、硫磺烟熏法、盐渍法、滴喷酒精法、水浸法、喷药法等 ,不下 10种 ,都收效甚微。结果是年年治巢虫 ,年年遭虫害。究其原因 ,皆为治标不治本 ,即有虫活动才治虫之故。有此教训 ,笔者认为 ,治虫之战 ,必须要换一种思路 ,换一套方法。众所周知 ,巢虫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5,(3):28-30
巢虫是蜜蜂的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通常很难防治。根据巢虫的生物学特点,我们研制出巢虫的诱虫器、诱虫饵料,再利用诱虫器、诱虫饵料和相应的配套技术对巢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这种方法能有效诱杀巢虫;防治组由已遭受巢虫为害的中蜂群组成,经30天治愈率为76.7%,经60天治愈率为100%;预防组由未遭受巢虫为害的中蜂群组成,150天内仅有6.7%的蜂群较轻受害,而空白对照组也由未遭受巢虫为害的中蜂群组成,150天内却有36.7%的蜂群受到巢虫较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巢虫是蜜蜂的一种敌害。众所周知,中蜂易患巢虫病,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死亡,巢虫是中蜂的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5.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4,55(5):23-24
巢虫是养蜂业的严重害虫,各种蜜蜂(含海南排蜂)都危害,中蜂受害最重,常引起蜂群不安,弃巢飞逃;意蜂则影响繁殖,采集力减退.近年来许多蜂友反映,蜂群越来越难养,巢虫越来越多,无法可治感到头痛.笔者养蜂多年遭受巢虫肆虐,损失惨重.因此,从教训中找出以下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龚忠学 《蜜蜂杂志》2011,31(5):28-28
巢虫是危害中蜂的最大凶手,养蜂者终年与巢虫作斗争。只有培育抗巢虫的蜂群,才是饲养中蜂的惟一出路。下面我谈一下怎样选择抗巢虫蜂群,如何培育抗巢虫蜂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志忠  王巧红 《蜜蜂杂志》2005,25(10):31-31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螟蛾科,有大小两种,在巢脾上蛀食蜂蜡,穿成隧道,毁了巢脾,伤害虫蛹,还会损坏蜂具。中蜂抗巢虫能力弱,经常普遍受其危害,是饲养上比较头痛的问题。漳州市、县在防治巢虫方面推广了清除巢箱、饲养强群、使用新脾、人工清除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巢虫的危害,但效果不显著。我们从南靖县中蜂场和各村养蜂户的重点抽查中发现,巢虫发生率仍为43%。怎样才能比较彻底地防治巢虫呢?从意蜂断子期治螨效果好的方法中得到启发,选择中蜂断子期和巢虫盛发期,燃烧硫磺熏烟巢脾和蜂箱,对巢虫进行较为彻底地毒杀,连续进行了两年的重复…  相似文献   

8.
任华 《蜜蜂杂志》2009,29(8):30-30
中蜂最怕巢虫,一旦巢虫危害严重,而又无清扫能力,蜂群会整群逃亡.因此治好巢虫则等于成功养好中蜂的一半.我在饲养中摸索了如下防治巢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1,30(2):20-20
巢虫以蜂群巢脾内的茧衣、花粉和蜜汁为食,并在巢脾上面吐丝作茧,毁坏巢脾,危害幼虫和蛹。意蜂抗巢虫能力强,中蜂抗巢虫能力弱。在低温时,巢虫一般很少发生,高温时,巢虫危害严重,在每年芒种至处暑时,巢虫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0.
黄世俊  黄革 《中国蜂业》2005,56(3):24-24
巢虫是中蜂的一大天敌,在南方,从春末到冬初的200多个日子危害蜂群,轻者群势减弱,致使冬蜜欠收,重者整群飞逃.近年来,我们采取来年巢虫今冬治,即利用越冬断子期进行冻脾,消灭其越冬幼虫.但是来年春暖又有蜡蛾潜入蜂群产印,巢虫之害依然如故.于是我们又进一步思考,从巢虫生活周期看,其成虫必须到箱外交尾,交尾成功后又必须于夜间潜入箱内或箱底产卵.如果我们把蜂箱装备成"铜墙铁壁",拒蜡蛾于箱外,将其诱而杀之,那箱内就成了"太平世界"了.今年我用身边的蜂群作了这样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治巢虫的简便方法─—敲击法一般空脾上有巢虫,可用硫磺等药物防治,如果是封盖子脾,用药物防治和镊子捕捉就比较麻烦了。1989年在一次取蜜中发现,有巢虫的封盖子脾,经摇蜜机摇蜜之后,巢虫纷纷爬出来,这一发现,使我得到启发,我想,摇蜜后,巢虫从脾中爬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1,62(9)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造成蜂群逃亡或大量封盖子死亡。在日常蜂群饲养管理中,养蜂者应根据巢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及时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切断巢虫繁殖的途径,从而有效控制巢虫的危害。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中蜂最怕巢虫,一旦巢虫危害严重,而又无清扫能力,蜂群会整群逃亡。因此治好巢虫则等于成功养好中蜂的一半。我在饲养中摸索了如下防治巢虫的方法。1饲养强群  相似文献   

14.
中蜂最易受巢虫危害,严重时蜂群弃巢而逃。经多年观察,我发现有蜡屑的蜂箱底部经常有巢虫和巢虫结茧化蛹。因此,就尝试将方形的矿泉水塑料瓶剪掉一面做成简易饲喂器,放在蜂箱内,有意识地在漂浮物中加入些旧巢脾,吸引蜡螟产卵。效果果然不错,这种饲喂方法蜜蜂采食方便、快捷,还能定时从饲喂器底和更换的漂浮物中消灭大量巢虫及蟑螂等。  相似文献   

15.
邢汉卿 《中国蜂业》2009,60(1):38-38
提出的空巢脾因保管不善会生巢虫,飞逃的中蜂会很快滋生巢虫。巢脾一旦被巢虫蛀食就没有使用价值。不过,已生巢虫的巢脾请不要毁坏或舍弃,不妨让巢虫继续生长。巢虫的确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  相似文献   

16.
减少蜡屑,避免巢虫的危害●龚德春巢虫是蜡螟的幼虫,一年四季可在蜂箱里繁殖,气温越高,繁殖越快。巢虫幼龄时在箱底或箱缝中的蜡屑里生活2~3天,才能上脾危害巢脾,将巢房底穿成“隧道”,并吐丝结茧,毁坏巢脾,严重时可将大部分巢脾变成废渣,箱内吐丝作茧,使箱...  相似文献   

17.
多年养蜂实践证明,中蜂巢框上梁不宜开巢础槽。因为开了巢础槽,巢虫在巢础槽里繁殖,工蜂无法清理,巢虫在巢础槽里穿孔作茧,大量繁殖,巢础槽成了巢虫的温床。  相似文献   

18.
刘文信 《中国蜂业》2002,53(4):11-11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蜡螟繁殖很快 ,卵和幼虫生活力都很强。巢虫在晚春、夏季、初秋都在巢内活动 :穿钻巢脾 ,蛀食蜡质和蜜汁 ,在巢脾上穿蛀隧道 ,吐丝作茧 ,毁坏巢脾和幼虫。意蜂受害较浅 ,中蜂一被侵害 ,常常是整群飞逃 ,或群势日渐衰败。巢虫是蜜蜂的重要敌害之一。防治方法1 蜂场的蜂蜡或巢脾须严密保管 ,不可随处堆放或丢弃。2 经常清扫箱底 ,修补箱缝。3 被害的巢脾可在阳光下透视 ,查出隧道 ,用镊子取出巢虫 ;如虫小不易夹出 ,或不易发现 ,可在阳光下多晒一会儿 ,使巢虫自动爬出再杀死。4 蜂箱内多余的巢脾应抽出妥善保管。蜡蛾和…  相似文献   

19.
敲打巢框清除巢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从事养蜂近 40年 ,现把我治疗巢虫的方法介绍给蜂友们 ,如遇到巢虫危害 ,请按此方法试一下 :此法适用于活框饲养的蜂群 ,做法是 :在一个气温适宜的晴天 ,将被害蜂群的巢脾提出 ,脱蜂 ,用 1支牙签粗细的竹、木或草棍 ,把巢虫走过凸起的蜡盖划破 ,以露出白头为度 ,两面划完后 ,取 1根中指粗的木棒 ,约 2 0cm长 ,一手提框 ,一手拿棒 ,脾面倾斜 ,用木棒敲打巢框的侧面木质部位 ,用力是关键。用快、慢、轻、重的敲法 ,巢虫受到震动后 ,离脾落地 ,翻面再敲 ,直到不落虫为止。最严重的只需 3次就完全除尽 ,每天 2次或 1次均可。巢虫寄生在巢房…  相似文献   

20.
曹蒲成 《中国蜂业》2004,55(2):23-23
巢虫是危害中蜂的一种主要害虫,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种防治巢虫的方法. 一、蜂多于脾,整个巢脾都要爬满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