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茶叶产业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国内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的国内消费需求不平衡等原因外,茶叶在出口过程中因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不符合进口国标准而导致出口量不断下降也是主要原因。该文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为参照,基于中国新颁布的GB 2763—2016(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对比与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进口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探讨相关进口国农残标准的合理性,并在合理的农残标准下积极推进自身检验检疫水平的提高,在不合理的农残标准下,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以提高茶叶出口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降解蔬菜农药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农残降解效果为63.6%~77.1%,且降解菊酯类农药的作用比降解有机磷类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茶叶农残检测标准现状、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时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等方面对目前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据海外媒体报道,2006年5月,日本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药残留限制将有如下变化: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10^-6;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现行食用菌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食用菌由于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导致中国作为食用菌出口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屡屡碰壁。本研究以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国内外现行食用菌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以期为完善中国食用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建言献策。【方法】先分别阐述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及中国主要出口贸易对象(欧盟、美国和日本)现行的食用菌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然后再从食用菌分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及农药种类、残留限量值3个方面系统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中国没有分类考虑栽培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农残,农残限量标准数量、农药种类、限量指标与国际差距大,没有考虑实际生产用药等问题。【结论】为提高中国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公众健康和国际贸易公平协同发展、实现双赢,本研究提出应积极跟踪国际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动态,建立统一、实时的国际农残限量标准查询平台,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国食用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农药残留标准修订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氰戊菊酯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用于茶叶防治害虫,由于其乳油的含量和用药量高,在茶叶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它菊酯类农药.大量茶叶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氰戊菊酯成为我国茶叶中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农药之一.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得非常严格.自2000年7月1日起,欧共体对茶叶中的氰戊菊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将改为0.1毫克/公斤(德国为0.05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辐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及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5种市售茶叶,探讨γ射线辐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雾绿茶、安化红茶、石门碟峰茶和安化茯砖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6.00、4.00~6.00、10.00和2.00 kGy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辐照处理对湘尖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对云雾绿茶氨基酸组分分析发现,赖氨酸(Lys)在0.00 kGy时含量最高,受到辐照后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天门冬氨酸(Asp)在辐照剂量为8.00 kGy时含量最高,在10.00 kGy时减少;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在6.00 kGy时最高。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14,(3):40-40
近期,欧盟对进口茶叶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和检测要求出现了两个新变化,我国出口企业应予以高度关注。首先,2014年1月31日欧盟公布了法规EU87/2014,并计划于8月25日正式生效实施。该法规对欧盟法规EC396/2005动植物源性食品及饲料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的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修改了附录Ⅱ中4个农残限量,其中将茶叶中的啶虫脒、异丙隆、啶氧菌酯和嘧霉胺的残留限量加严了一倍。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猪肉及肉制品辐照保鲜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0℃~4℃的贮存条件下,用吸收剂量2kGy、3kGy、4kGy辐照处理绿色食品猪肉,结果表明:吸收剂量4kGy组的效果最好,贮存时间比对照组提高3倍;用吸收剂量4K匆、6kGy、8kGy辐照处理绿色食品猪熏、酱制品,吸收剂量8kGy组的效果最好,保质期达2个月,比对照组提高3倍,用吸收剂量4kGy、6kGy和8kGy处理低温肉制品。吸收剂量8kGy组的效果最好,保质期达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5种市售茶叶,探讨γ射线辐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雾绿茶、安化红茶、石门碟峰茶和安化茯砖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6.00、4.00~6.00、10.00和2.00 kGy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辐照处理对湘尖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对云雾绿茶氨基酸组分分析发现,赖氨酸(Lys)在0.00 kGy时含量最高,受到辐照后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天门冬氨酸(Asp)在辐照剂量为8.00 kGy时含量最高,在10.00 kGy时减少;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在6.00 kGy时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名茶──信阳毛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信阳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的著名土特产之一。对其生产历史、产地、品质特征、原料要求、炒制工艺、内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2.
陈莉华  李涛  梁亦舟  王婷  熊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92-15094
湖北宜昌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与三峡旅游结合开展三峡茶叶游。宜昌茶叶品质好,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金香品雪为中国驰名商标,邓村绿茶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昌在茶叶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可以更进一步优化,以水电作为能源加工茶叶的方式应取代以煤为能源的加工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宜昌茶叶的内在品质。宜昌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应开发附加值较高的茶产品。  相似文献   

13.
襄阳高香茶是具有"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的绿茶,主要产于襄阳市西南山区的南漳、保康、谷城三个茶叶主产县,具显著的地域性。通过引进国内名优绿茶品种试验对比,筛选出鄂茶1号、龙井长叶两个适制襄阳高香茶无性系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4.
据史料记载,徽州商帮始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茶叶贸易是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地区的茶文化资源伴随着茶叶外销而传播至世界。徽商文化深受儒学影响,其中讲道义、重诚信、行善缘等方面都与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促进徽商精神与茶文化的交融。茶和天下,徽茶千年,徽茶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徽茶文化的传播光大得益于徽商的诚信和拼博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都匀毛尖本地品种茶树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都匀及其相近生态环境中的野生茶树资源,挖掘和培育本地优势茶树品种。[方法]通过资源调查和扦插试验选择出了具有不同物候特性的高产优质原生茶树品系。[结果]在同一立地和相同气候条件下,不同无性系的腋芽萌动期不同,最早的在2月19日开始萌动,最晚的到3月25日才开始萌动。芽叶数与芽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682。芽叶分枝数的方差分析与F检验结果表明,都匀毛尖原生茶树不同无性系(品种)的芽叶分枝数差异极显著。无性系都匀67、都匀12、都匀70、都匀15、都匀63和都匀79的芽叶分枝数显著高于其他66个无性系,分别为57.667、44.667、38.500、37.333、36.500和34.500。[结论]筛选出了6个高产优质原生茶树品系,即都匀79、都匀49、都匀48、都匀21、都匀67和都匀42。  相似文献   

17.
金建华  马金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36-13037
[目的]考察青海黑枸杞茶叶中荼多酚含量的较优提取工艺.[方法]以青海黑枸杞茶为原料,水为浸提溶剂,采用AlCl3为沉淀剂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淀剂用量、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4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以A1C13为沉淀剂,沉淀剂∶茶叶的质量比为0.9∶2.5、茶叶∶水的料水比为1∶32 g/nl、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50 rain时,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为6.42%.[结论]研究可为青海黑枸杞茶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齐世峰 《农业考古》2021,(2):246-249
茶在英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在英国催生了独特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人的生产生活,还对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茶文化产生了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英国茶园的重要类型或案例,如茶花园、果园茶室、本土茶种植园等,从中折射出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茶树催发素对春茶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茶树催发素在浙江杭州,余杭,建德,安吉,湖南祁阳,湖北宜昌等地对46个茶树云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证明茶树催发素对提早春茶开采作用显著。一般能提早春茶采5-7d,发芽密度提高27.5%-52.4%,新梢速度快19.4%-39.4%,1芽1叶梢长增加11.9%-47.1%,明前茶鲜叶增产114.6%,春茶鲜叶增产12%-15%。  相似文献   

20.
绿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茶多糖(TPS)水法优化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茶多糖得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温度85℃,时间90 min,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