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针对遂昌县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从工业原料林、种苗花卉业、精深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探讨了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扶持与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机制及提高林产品含量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中国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政策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提升林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孙蕊 《林业建设》2014,(3):34-36
分析了云南省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现状,探讨了云南省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存在良种化程度不够、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基地建设布局较分散、相关政策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应从科技化培育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生物质能源林重点基地、完善相关政策等方面发展生物质能源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林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阶段及政策评价 林业产业是保护、培育、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林产品和森林服务的物质生产兼生态建设事业,包括木质、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及森林服务业三大产业系列以及木竹生产业等十一个亚产业,公益林建设和维护属于林业第三产业中的生态服务业。关于林业产业的新概念,我们在“论新时期林业产业的概念与范围”一文有详细阐述(蒋敏元、刘家顺,2005)。根据林业经济体制和主导发展目标可以把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效益为主的发展阶段(1949--1980年)、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两大效益并举阶段(1981—1997年)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效益优先阶段(1998年至今)。对这三个阶段的林业产业政策进行回顾和评价对未来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林板一体化组织经营模式的内涵、利益分配机制,总结出林板一体化建设中还存在着林板一体化程度不高,林、板联系不紧密,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林农科技水平低,行业管理滞后,发展环境政策不畅通等问题.提出了组建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林板一体化协会,建立协会+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完善政策环境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高 《林业调查规划》2019,(3):143-147,151
核桃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和脱贫攻坚的支撑产业。分析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较快,但存在粗放式经营管理,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市场销售、质量标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深加工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向集约化经营管理转变,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完善云南省核桃地方标准体系,加强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建设,加大核桃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潜力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云南省具有的竹资源丰富,种苗培育、竹浆造纸、深加工等技术成熟,竹产品有市场需求,市场初具规模,政策支持等竹产业发展潜力.分析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发展规划、政策和资金保障,培植龙头企业、建立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加快市场建设等竹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镇雄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孟应刚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103-106,111
分析镇雄县特色经济林、非木材产品、工业原料林以及木材和林产品加工业等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当前产业主体以种植业为主,资源配置方式多为政府主导,行业集中度不高,经营粗放.在论述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人力资源充裕等发展林产业优势条件及山高坡陡,商品林发展受到制约,民众对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大等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森林资源消耗,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荐理由: 林产品的出口退税问题一直是林业经济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林业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形势,并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及其对整个林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京山县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分析了京山县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目前经济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政策与体制不健全;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差等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产业政策与体制;加大扶持力度、作好市场需求预测;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科学规划产业合理布局;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规...  相似文献   

11.
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埔县是我国南方典型林业县之一,具有林业产业丰富,但林业经营较为粗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范围狭窄等特点。本研究以2014年~2018年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业产业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结构关联,探索我国南方典型县域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大埔县林业产业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但由于其体量小其内部产业涉及的范围较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第三产业在全部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其发展单一,仅有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一类,有待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理论的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2000-200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并提出继续扩大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强势,积极引导挖掘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加速发展林业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是林业工作的两大目标。长期以来,尤其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搞林业确有单纯追求直接经济效益的倾向,而对于林业(森林)的生态效益(间接效益)则往往有所忽视;当林业的生态作用被强化时,又出现了另一种苗头,以所谓"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将林业列为社会公益性为主的产业,强调国家投资、社会供养,对林业自身如何发展经济则有所忽视。之所以产生这样两种倾向就在于对林业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发展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了不同时段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长期发展林业第一产业,适度挖掘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永胜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永胜县为全省发展核桃产业的重点县,2007年核桃产量近6480t,产值3260万元.分析了核桃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良种化程度低,无优势品牌;管理粗放,效益欠佳;铁核桃资源占优势,产值极低;企业发展步履艰难等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完善引导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基地建设;实施集约化经营;抓好良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培植龙头企业,推动精深加工;开发饮食文化、打造名优品牌等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蓝莓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蓝莓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发展蓝莓产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建始林业产业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总结介绍了建始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主要措施,对建始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森林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但林业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分析了迪庆州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林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与森林三大效益结合十分完善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资源非木材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设想和建议,以及破解制约林业产业发展因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集体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集体林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当前的管理存在着:采伐限额制度限制了效益的发挥,集体林承包期限短、农村集体组织对集体管理不规范、林业部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能力低等问题,对社区居民参与管理还存在的问题也作了论述,提出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益民  张智光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81-185,222
在对南平市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和系统分析,提出要实现南平林业"十一五"规划目标,促进林业第二产业健康发展,实现集约型增长,应该全盘统筹,侧重从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推行清洁生产,提供绿色林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产品价值;培育产业集群,提高林业竞争优势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