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与省林业厅组成生态环境调研组,先后到天水、陇南、张掖、酒泉4地市12县区,对麦草沟、黑河、灵宝峡、香山、疏勒河中下游、西湖腰墩等2个国家级、8个省级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各地退耕还林情况和  相似文献   

2.
聂斌 《甘肃林业》2012,(1):23-25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建立,将张掖生态建设上升和融入了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对张掖生态环境独特、生态区位重要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张掖市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更使张掖成为名副其实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  相似文献   

3.
黑鹳(Ciconia nigra)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每年约有200~300只在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高台段)栖息迁徙繁殖,约50~60只黑鹳在此繁殖;自2010年开始,历时9年,通过样线调查、样带样点监测和定点实地观测研究方法,掌握了黑鹳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栖息、繁殖、迁徙习性,为黑鹳有效保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收集和整理黑河流域中游湿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区域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湿地资源现状,并结合区位特点分析了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以及在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恢复与保护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4月16日,经国务院审定,正式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复命名后,张掖市湿地再次膺取的第3个国家级殊荣。  相似文献   

6.
各地动态     
姜雪 《甘肃林业》2012,(4):45-46
程有清考察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7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程有清,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马少敏,率全国人大、省人大代表祁连山生态环境调研组来天祝调研。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刘洪泽、省林业厅副厅长樊辉、省农牧厅副厅长刘志民、中科院寒区旱区研究所及省上有关厅局负责人一同调研。调研组一行人来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城保护站经营管辖的四台沟封山育林区,程有清一边听取古城保护站生态环境变迁情况介绍,一边不时停下脚步,询问黄河支流大通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等方面的情况。对古城保护站在保护生  相似文献   

7.
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是国家I级保护鸟类黑鹳的重要栖息繁殖地和迁徙中转站。通过样带样点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历年平均种群数量为431只,每年种群数量从3月到11月呈低—高—低变化趋势;共计发现黑鹳繁殖巢穴28处,巢穴距觅食区最远距离为29.1 km,2018年有6处亲鸟繁殖,成功孵化雏鹳16只;观察到5个干扰因素影响黑鹳栖息繁殖。说明湿地高台段在黑鹳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建议意见,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的保护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为加强贺兰山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力量,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肃林业》2006,(4):5-7
2006年6月1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加强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  相似文献   

10.
三晋林讯     
<正>田喜荣调研国有林场改革8月5日至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喜荣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组成调研组,先后赴吕梁市、忻州市,就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中阳县韩尾沟林场、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平市国有林场、五台山林局棚户区改造等地,详细了解森林资源保护、林场管理体制及经济运行、职工工作生活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田喜荣指出,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在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植树造林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祁连山(张掖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张掖段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核心区和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主要径流形成区。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也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面临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物种减少,病虫害蔓延;投入不足,建设能力弱;生态治理缺乏重大项目支撑等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的发展对策:保护森林植被,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湿地资源,修复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狠抓节约用水,减轻祁连山生态环境压力;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建议国家尽快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建议国家增加张掖生态用水、建立黑河调水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中国农林水利工会与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吉林、江西、河南、广西、新疆等省(自治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较全面地调查。报告认为,自然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从而使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充分发挥其在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掖黑河湿地资源现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简介了甘肃张掖黑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现状,提出了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对策,以期对张掖黑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4.
《吉林林业科技》2007,36(6):F0003-F000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局成立于2006年,下设综合处、环境保护处、资源保护处、农林处4个处室。主要的工作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保护辖区资源,制定资源保护总体规划方案和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国家战略。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和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特征,明确了划定原则和技术路线,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对划定结果进行了成效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启动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对黑河干流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的61.5万亩湿地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保护;利用市区北郊近3万亩湿地资源,建设规划占地6.2万亩的国家湿地公园及城市湿地公园,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以湿地保护引领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壮大起来的。从 1980年省政府首次批准建立庞泉沟、芦芽山两个保护区以来的 2 0年期间 ,在国家林业局、省政府、省计委、省财政厅的重视和支持下 ,全省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在划建自然保护区、成立管理机构、加强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使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对改善生态环境 ,拯救珍稀濒危动植物种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省共建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湿地类型自然保…  相似文献   

18.
正黑鹳分布范围广泛,数量却非常少,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甘肃张掖黑河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中亚通道的中转站和停歇地,良好的湿地环境吸引中国近半数的黑鹳来栖息和繁殖,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色彩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它们数量稀少,全球不足3000只,在中国只有1000多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栖息地、繁殖地,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肃南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占祁连山北麓总面积的75%,县域面积的58.4%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肃南县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推动形成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治理修复、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仍然存在。结合肃南县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实际情况,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整治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工程是国家六大林业工程之一。建设和管理好广西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是加强广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之一。现状花坪自然保护区是广西1961年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55个,其中国家级7个,自治区级30个,地(市)级2个,县级16个,保护区面积141.3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自治区人大和政府陆续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野生动物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等法规。40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林业自然保护区网络,对维护自然资源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