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佳莲实验农场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良种繁育基地,水稻种植面积约867hm^2,全部为井水灌溉,2004年农场实施井水种稻节水增温技术示范项目,强化了井灌增温设施与技术增温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使农场水稻品质及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平均增产11.8%。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是水稻可持续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大田模拟试验,研究被动式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对水稻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夜间温度设2个水平,即常温对照(CK)和夜间增温(NW),水分管理设2个水平,即常规淹水灌溉(5 cm水层)和湿润灌溉(节水灌溉,无水层)。结果表明:被动式夜间增温装置可使常规淹水灌溉和湿润灌溉下水稻全生育期冠层的夜间平均温度分别升高0.42℃和1.18℃。相同水分管理下,夜间增温处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荧光耗散升高,光合机构性能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综合比较,夜间增温下湿润灌溉处理能够提高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降低水稻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荧光耗散,使水稻的光适应范围增大,光合机构性能增强,但降低了水稻的穗干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寒地水稻井水增温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改良灌溉设备增温、灌溉技术增温等,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具有提高水稻抗倒伏、抗病害,增加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功效。研究水稻的增产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水稻灌溉用水量,对缓解我省水资源短缺和水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优点、技术原理及推广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发展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井水灌溉温度低导致北方寒地水稻水肥利用效率差和产量低的问题,以"垦稻24"(主茎叶片数11叶)为材料,于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进行井水增温灌溉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提高井水灌溉温度对寒地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井水常温灌溉模式相比,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明显促进了水稻植株的生长与根系的下扎,分别使水稻叶面积指数、单株不定根数、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及总体积提高了14.7%、14.5%、11.6%、33.1%、17.0%;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显著增强了齐穗期的光合作用,分别使水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提高19.5%和22.2%;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纯收入,使穗粒数和理论产量增加11.1%、25.6%,实收产量增加4.8%,平均年纯收入达6 749.6元/hm~2,增收13.98%;同时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水肥利用效率,使水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籽粒吸收氮量、产谷利用效率及氮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8.5%、5.4%、9.2%、4.9%、3.8%。而井水直灌模式造成水稻秧苗发生冷水害问题,导致水稻发育迟缓,显著抑制了水稻形态特征、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井水增温灌溉为本研究的最佳增温灌溉模式,也是适合在我国北方推广的水稻节水节肥丰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与示范推广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水稻节水灌溉的适宜水深及灌溉技术要点,论述了水稻浅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提出了水稻浅灌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示范推广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水稻的高产节水灌溉技术及节水增产机理,推广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节约灌溉用水量、推行节水型稻作和节水型农业以及实现"两高一优"农业等方面,均具有实际意义。现将几种国内已成功应用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桂官  吴悦琴 《农业与技术》2000,20(6):24-26,28
阐述了水稻节水灌溉的机理,介绍了几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操作要点,讲述了水稻节水灌溉的工程措施,比较了几种水稻节水灌溉,可供各地区推广水稻节灌溉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属于"半水生性"植物,具有对水旱的双重适应性。基于水稻这种特有的适应性,黑龙江省主稻区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在寒地气候条件下,实行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水稻产量、节水幅度明显高于水稻浅湿灌溉和常规灌溉,也充分证明了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科学性、可行性。对改善全省水资源紧张的趋势,提高水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关于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田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水稻面积逐年增大,属于寒地稻作区,为了能生产出优质的绿色稻米,我们大力提倡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灌溉工程节水,田间工程节水模式,移栽水稻节水灌溉,水稻生育期节水灌溉等.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优点、技术原理及推广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发展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概念水稻控制灌溉是指水稻移栽后,田面保持5~25毫米薄水层返青活苗,在返青以后的各个生育时期,田面基本不再长时间建立灌溉水层,也不再以灌溉水层做为灌溉与否的控制指标,而是以不同生育期不同的根层土壤水分作为下限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于201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察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处理对水稻生育期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相关指标,揭示了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灌溉水减量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节约无效用水等水稻生产中存的问题,通过水稻节水灌溉控制技术试验,对比分析节水灌溉和传统灌溉下节水效果、产果构成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灌溉种667m2水稻一般需水751m3左右,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比传统灌溉667m2节水255m3;另外,节水灌溉比传统灌溉有效穗数多1334穗,平均穗粒数多18.4粒,增产28.4%,增收480.5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研究,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模式的增产幅度最大,节水量最多。  相似文献   

15.
榆树市现有水田面积100万亩,生产水平亩产600公斤左右,自然灌区分布在一江两河,80%是井水灌溉,由于农民种稻多数为粗放管理,井水灌溉水温低、无霜期短等原因造成了水稻产量低,米质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节约用水、增温促长、改土保肥、促进水稻增产增收,特引进"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节水抗旱,增温早发,保肥除草,增产增效等综合效益。此项技术的引进推广将有效解决我市水稻生产中的低温冷害问题,有效提高榆树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推动绿色农业和生产有机水稻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研究,就是通过水稻节水灌溉,挖掘田间节水潜力,大幅度减少灌溉水量的浪费,减轻种植户负担,寻找出控制灌溉条件下最佳的肥料用量及配比,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按照总局要求,进行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为此、大兴农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青龙山农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水田区,该地区属于第三积温带上限,气候类型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  相似文献   

17.
水稻控制灌溉方式,是一项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是继"浅水勤灌"、"间歇式灌溉"、"干湿灌"以来又一项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本文10年来对水稻封闭区田间节水效果的测定研究和分析,总结出水稻控制灌溉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和较大的节水效益,适合在有水源保证的条件下推广采用此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井水灌溉种稻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井水凉,也是与地上水源种稻的最大区别,特别是寒区湿地种稻,井水凉成水稻缓苗慢,分蘖迟,根系发育不良,出穗晚,延迟成熟等现象。本研究以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为出发点,在满足水稻生理需水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其生态用水,采取节水栽培技术,应用适当的增温措施,并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为三江平原寒区湿寒区湿地井灌种稻推广节水增温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态节水是水稻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稻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现有水稻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节水模式的优化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发展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重要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在深入分析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生理生态基础及其节水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水稻生态节水的技术核心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总结水稻节水灌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秧、节水整地、适当浅插、科学施肥、节水控制灌溉、稻田除草、注重工程节水技术等方面内容,并阐述了水稻应用控制灌溉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实现水稻节水增产增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