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为繁殖障碍性综合症,是以猪群的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农村养猪户饲养的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比较多,而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健康优质的断奶仔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必需减少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本文从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入  相似文献   

2.
母猪繁殖性能是制约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综合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概述了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和有关综合试验站在母猪后备、妊娠和泌乳阶段通过关键营养技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养猪业发展很快,母猪繁殖障碍疾病问题困扰着各个猪场,其病因复杂。本文阐述了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危害,简要分析了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发生的原因,重点提出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很多规模饲养场普遍存在母猪繁殖障碍,该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进而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母猪繁殖周期中各个不同生理阶段使用有机铬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和泌乳期使用有机铬200微克/千克饲粮,繁殖周期可缩短7天,产活仔数平均增加2头,年产胎次平均增加0.13胎,窝死亡数平均减少1头,受胎率和分娩率都达到100%,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母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铬200微克/千克饲粮可以显著地提高母猪的综合繁殖能力。摘自《养猪》有机铬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效应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从出生到性成熟需8~10个月的时间,如果母猪性成熟后不能正常配种,将对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和环境因素等。本文针对雷波县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病情况,总结出简单的综合防治措施。1先天性繁殖障碍及防治猪的繁殖器官畸形比较常见,大多受遗传性控  相似文献   

7.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衡量母猪繁殖胜能高低的指标主要包括母猪的年产南数、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一而要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1抓好母猪的发情配种及疾病防治要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必须重视母猪的发情配种一项防母猪的各种疾病,保持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一使母猪能正常发情和配种。1.1掌握配种时间和次数适宜的配种时间则是配种成功的关键。母猪断奶后一应注意观察母猪的发情.以免错失配种时机一在发惰期内实行重复配种、早晚各1次。1.2预防母猪子宫炎子…  相似文献   

8.
赵改敏 《畜牧与兽医》1989,21(5):207-208
<正> 母猪繁殖障碍,近几年,国内外有所报道,但对其实际情况,还有许多情况值得探讨。目前,养猪业正在发展中,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讲究母猪的繁殖效率。一般来说,母猪应为一年二胎。但通过对某综合生产基地养猪场的调查,有一部分母猪不能达到一年二胎的指标。其原因与繁殖障碍有很大关系。繁殖障碍严重地影响了猪群的增殖和改良,对养猪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现将对某综合生产基地养猪场的调查及在三个多月的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繁殖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加强母猪各饲养阶段的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性疫病等方面,总结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相关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有效增加母猪窝产仔数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配种方式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集约化养猪场母猪的繁殖性能,充分利用优良公猪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大多数集约化养猪场所关心的问题.为了比较母猪不同配种方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我们在某大型集约化猪场对长大、大长生产母猪采用人工授精(AI)、自然交配(NS)、混合交配(NS/AI)三种方式进行生产试验,对其情期受胎率、配种分娩率、窝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实质是在尽可能短的母猪繁殖周期内,高效率的生产最多的健康仔猪。在我国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技术环节处理不当,致使一些种母猪的繁殖效率低下,影响从业者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母猪的各个阶段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以及许多先进的养殖方法进行总结,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规模化养猪场不断增多,如何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母猪是猪场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其繁殖性能的高低体现了猪场的综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1]。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规模猪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可在改善养殖环境、母猪选择、科学配种、科学饲养管理及母猪产后和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一直是养猪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人们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只考虑繁殖母猪的某一阶段 ,受实验期短等因素的影响 ,对母猪整体繁殖性能缺乏全面的概括。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有全面的认识 ,绝非偏重某一个方面就能解决。只有在母猪的饲养管理合适的条件下 ,才能实现母猪良好的繁殖力和使用寿命。这就要求养殖业者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配种时机的把握 ,妊娠期、哺乳期管理以及适时断奶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而兽医人员、营养学家、养殖业者和猪场管理者的任务是正…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是龙岩市的支柱产业,生猪存栏330万头,规模虽大,但生产群体母猪繁殖力较低。2004年笔者调查了8个猪场,1214头生产母猪,繁殖障碍的母猪数占生产群体母猪数的18.4%。分析原因有:卵巢功能失调;玉米赤霉烯酮的影响;营养性繁殖障碍;饲养管理因素;疾病因素。建议对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做好疫苗免疫安排;创造舒适的气候环境;加强母猪的保健;合理对母猪进行饲养;诱导发情;加强运动;激素处理;应激处理。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曙生 《家畜生态》2003,24(1):71-72
本文从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加强母猪各饲养阶段的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阻碍性疫病等方面,总结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相关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有效增加母猪窝产仔数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技术,研究外源性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和催产素)处理和低剂量深部输精法对母猪配种率、平均产仔数、活仔数以及弱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肌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能显著提高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和活仔数(P0.05);精液中添加催产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的配种率、平均产仔数、活仔数(P0.05);深部输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及活仔数(P0.05),且采用低剂量深部输精法可获得与常规剂量深部输精法相近的繁殖效果(P0.05)。利用上述激素处理技术和低剂量深部输精法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繁殖障碍病,在种猪群中普遍存在,每年因为繁殖障碍病造成种猪的淘汰、死亡率相当高,对生猪生产危害较大,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病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引起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国标NY/636-2002母猪输精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输精措施来辅助人工授精,结果显示:采用综合输精措施后,初产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可达85.71%和86.32%(综合86.23%),经产母猪可达86.67%和86.96%(综合86.88%),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也不显著;黑猪产仔数为8.53±1.63,与约克猪产仔数(11.08±0.41)间的差异极显著,但约克猪经产和初产母猪本品种内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说明采用综合输精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尤其是初产母猪的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母猪的高产高效,除了要有好的种群外,还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选留与培育,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控制等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母猪是养猪场生产的核心,猪场养殖效益的80%来自于母猪群的正常生产。近年来,生产母猪产后不发情、累配不孕、产弱仔和死胎等现象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防治生产母猪繁殖障碍,确保母猪正常生产,最大限度发掘母猪生产潜能,成为养猪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