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原因 1.种子带毒。病原物为花叶病毒,病毒粒体为线状。大豆花叶病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是带毒种子,带毒种子长出的植株,成为田间在侵染的毒源,并且大豆花叶病毒很容易接触传染。绥化市应用的大豆品种均不同程度感染病毒病,种子褐(黑)斑粒多,种子褐(黑)斑利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2.
利用30℃恒温密封贮存条件,采用高低2种初始含水量,获得了2组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材料,进而研究大豆种子活力对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大豆种子生活力(用发芽率代表)在89%以上时,尽管大豆种子活力(用鲜芽重代表)有明显降低,但出苗率,株高,有效英,单株粒重和开花期等指标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2)当大豆种子生活力在86%以下时,随大豆种子活力的降低,出苗率和株高显著降低,开花期显著推迟,有效英和单株粒重有降低的趋势,无效荚有增加的趋势,考虑到繁殖费用和遗传漂移的潜在威胁等因素,建议基因库大豆种质繁殖更新的生活力标准不要太低(以80%为宜)。  相似文献   

3.
王淑芳 《河北农业》2006,(11):35-35
大豆种子含有较高的油分(17%-22%)和非常丰富的蛋白质(35%-40%),在高温、高湿、机械损伤及微生物的综合影响下,很容易变性,影响种子的生活力。因此,在储藏大豆种子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生育期相近、化学成分含量不同的5个品种(品系)共3个类型大豆种子形成发育过程中单粒种子的蛋白质及脂肪的毫克数,新鲜种子与干种子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1)同一品种单粒种子蛋白质和脂肪毫克数的积累形式相同,但类型间存在差异;(2)不同大豆品种新鲜种子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随种子的发育而呈增加的趋势;(3)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烘干种子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高蛋白大豆中呈增加的趋势,而在高脂肪大豆中则保持相对持平趋势;烘干种子的脂肪含量,在高蛋白大豆中无明显增加,而高脂肪大豆则持续增加。兼用型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变化分别与高蛋白大豆和高脂肪大豆相似。  相似文献   

5.
大豆(Glycinemax),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种子因种皮颜色不同,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制品。根据食物营养分析,大豆不失为豆科之冠,因为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363%),且质量堪为上品,还含有脂肪(184%)、糖...  相似文献   

6.
银杏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水分处理对银杏种子萌发产生不同的影响,光和GA3(250-500mg/kg)有利于提高银杏种子的发芽率,黑暗有利于胚根、胚轴的生长。在自然光照下,银杏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恒温和25-15℃变温,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100%。低浓度CaCl2(10-25mmol/L)有利于提高银杏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不同初始水分大豆中黄37号和高丰1号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吸湿解吸规律,以指导大豆种子贮藏。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湿度对不同初始水分的大豆种子吸湿解吸有影响。中黄37号种子在温度20℃、相对湿度≤75%且初始水分≤12%的条件下均能安全贮藏。高丰1号种子在温度20℃、初始水分≤8%、相对湿度≤100%的所有条件下均未超过其安全水分最高上限12%;在初始水分12%、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均未超过其安全水分最高上限12%,均能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8.
辛学 《新农村》2007,(1):26-26
1.五要 (1)要充分降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收获后,含水量较高,必须进行晾晒,使其达到安全含水量。如玉米的安全含水量为13%,水稻的安全含水量为12%,大豆的安全含水量为12%。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春大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芳  王丽群  田鑫  顾卫红  麻浩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637-2647
 中国南方春大豆种子易劣变,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粒用型和菜用型大豆生产的重大障碍。【目的】对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种子劣变抗性的鉴定筛选可获得抗性种质,从而为劣变抗性机理研究、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92份中国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结果】经筛选鉴定获得收获前种子劣变(田间劣变)相对较抗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2.64和简易活力指数≥8.61)3个,收获后种子劣变较抗(耐贮藏)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1.00和简易活力指数≥7.03)3个,双抗种质1个以及双不抗种质1个。【结论】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大于收获后种子劣变抗性,而且资源中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种质更为丰富;与种子活力和劣变性相关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等指标间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宜联合采用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和发芽率作为种质种子劣变评价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顾言荣 《河北农业》2005,(11):35-35
安全贮存蔬菜种子,重要的是环境条件,主要为贮藏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温度。种子生活力的降低,是随着贮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增高而加快,且这两种因素的作用又是相加的。据资料反映,在贮存期间,贮藏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百分数加温度(华氏)数目的和不应大于100,否则就会影响贮存效果。洋葱、花椰菜、胡萝卜、莴笋、番茄、茄子等蔬菜的种子贮藏在20℃(66T)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能够安全贮存。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耐干性及其超干贮藏下的水分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以油菜、芝麻、花生、大豆和榆的种子为材料,用Van't Hoff和D'Acry/watt热力学分析方法对种子水分的热力学吸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对超干处理较敏感的榆和大豆种子的热力学参数K与K'值比油菜、芝麻和花生等耐干种子的小,即在低的相对湿度环境中种子对水分的吸附力量和吸附位点数目都比耐干种子的小。根据Clausius-clapeyron分析发现大豆和榆种子的△H最大负值峰要比其它耐干种子的低,说明不耐干种子对水分的束缚能力低,较易失去吸附等温线上第一吸附区域的强吸附水,继而引起大分子构象的变化。从热力学角度探究了种子对水分敏感的原因。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发现吸湿回干处理可以提高水稻种子的热力学参数K与K'值(即水分强吸附位点数目及力量),增加了种子对吸附等温线上第一吸附区域的水分的束缚能力,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吸湿回干处理提高水稻种子耐干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大豆 1、病害防治技术 (1)大豆根腐病:应用2%菌克毒克水剂按种子重量的1%均匀拌种,堆闷阴干后播种。或应用2.5%适乐时每100公斤种子用适乐时200~400毫升,加0.6~0.9升水稀释后拌种。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李三相  兰小平  贾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57-16759,16798
[目的]阐明Cr6+在植物种子萌发中的毒害作用及其毒害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0、5、10、20、40、60、80、100mg/L)Cr6+处理大豆种子,研究铬对大豆种子的毒害作用。[结果]大豆种子对低浓度(5~40mg/L)Cr6+具有一定耐受性,在高浓度下(60~100mg/L)随Cr6+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受到抑制,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大豆种子含水量和胚轴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增加。[结论]Cr6+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种衣剂处理大豆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皿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云南大豆的三个主推品种的种子进行带菌检测。研究其经三种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的田间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带菌主要是壳球孢属(Macrophomina)、枝孢属(Clad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品种之间带菌情况有一定差异,30%大豆种衣剂具有种子消毒、提高种子出苗率和促进壮苗等多方面效能。  相似文献   

15.
高温吸胀PEG提高菜用大豆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处理菜用大豆种子8h后,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增强幼苗长势,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在田间条件下,表现出苗率提高,苗期株高和苗重均有所增加,经PEG处理的种子其吸水速度减慢,外渗和的量减少,有利于细胞膜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6.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组份11S/7S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组份11S7S研究概况王金龙陈存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目前,世界上人类所得到的蛋白质80%来源于植物蛋白,其中16%来源于大豆〔1〕。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之一,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0%左右,野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植物源环氧化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s,EFAs)是生产高值化工产品的优异可再生原材料。EFAs仅在一些野生植物种子中高水平合成和积累,难以规模化利用。通过在普通油料作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发育种子中组装环氧化脂肪酸合成途径,以期实现这类珍稀脂肪酸(unusual fatty acids,UFAs)的商业化绿色生产。【方法】 通过构建琉璃菊(Stokesia laevis)脂肪酸环氧化酶(epoxygenase,SlEPX)基因种子特异表达载体,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粒子轰击法对大豆(cv. Jack)进行遗传转化,经连续选择和鉴定,获得表型稳定的高代转基因大豆株系。分别运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SlEPX的整合及在大豆发育种子中的表达谱。统计分析SlEPX转基因大豆籽粒形态和大小、百粒重以及种子萌发率等表型,应用气相色谱和凯氏定氮法测试种子油脂和蛋白等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 外源基因SlEPX稳定整合于大豆基因组,且能在高代转基因大豆发育种子中正确有效表达。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新合成积累了2.9%的EFAs,相应的亚油酸(18﹕2Δ9,12)含量减低8%。与对照相比,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变长,表皮多皱褶。种子大小测量显示,转基因大豆小粒种子(粒径<4 mm)占比明显增加。转基因与对照大豆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差异,然而转基因植株生长缓慢。转基因大豆种子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重分别减少5%、6%和8.28%。进一步生化分析发现,转基因大豆新合成的EFAs,绝大部分结合于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占12.6%)分子,仅少量结合于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占2.3%)。这些数据表明在转基因大豆种子中,外源SlEPX酶能正确催化亚油酸(18﹕2Δ9,12)生成环氧化脂肪酸即斑鸠菊酸(vernolic acid,Va)(12-epoxy-18﹕1Δ9)。但是,绝大多数斑鸠菊酸积累于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PC分子中,而没有转移整合进入贮藏的TAG分子。大量新合成的斑鸠菊酸结合于PC分子可能损伤宿主细胞膜稳态和生理反应,导致转基因大豆产生不利表型。【结论】 在大豆发育种子中单独表达外源脂肪酸环氧化酶,能催化合成少量EFAs,但同时产生一些不利表型。在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中共表达DGATPDAT,既可实现环氧化脂肪酸在TAG中富集,同时还能消除环氧化脂肪酸在细胞膜中的积累及其所导致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砂培、水培和宝内培养等方法研究了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连作和轮作大豆根分泌物对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低浓度(C1和R1处理的浓度)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半裸镰孢菌和粉红粘帚菌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轮作大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一茬口,最高浓度(C3和R3处理的浓度)大豆根分泌物对半裸镰孢菌生长的促进作用小于2个低浓度(C1、C2、R1和R2处理的浓度)的,而且在连作大豆中差异达显著水平。与轮作大豆相比,连作大豆根分泌物有抑制种子萌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内生细菌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从而获得环境友好型生物调控剂,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得到优势内生细菌,研究其对大豆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把大豆种子装入无纺布袋内,在土壤中埋藏10 d后取出,种子表面消毒后在灭菌培养皿中培养,在胚根周围分离得到8株内生细菌,通过初步筛选获得2株具有促生作用的优势内生细菌KC-1和MD12-2,经鉴定分别为侧孢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产生长素(IAA)和溶解有机磷的能力。使用2.5×107 cfu·mL-1的KC-1和MD12-2菌液浸种,对种子萌发有着显著促进作用;盆栽试验表明,10×107、5×107 cfu·mL-1的KC-1和MD12-2菌液浸种,大豆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种子精选与处理 1.机播前选种 清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虫食粒、病粒、不完整粒和夹杂物。选种时,可先用螺旋式选种器或者大豆粒选机选一遍.然后人工手选。选后的种子应大小均匀。无病粒,无不完整粒,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达97%.发芽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