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来,我省洞庭湖区大力利用和改造一些中小型浅水湖泊及荒废水面,建立了数万亩规格化、标准化的商品鱼基地,为高速度发展湖区渔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商品鱼基地的生产,不同于过去的湖泊养殖,也不同于城郊污水及山塘、水库等养殖类型。一般在没有外来肥料、饵料的前提下,依赖占水面三分之一的饮料地,种草养鱼,以放养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精养。  相似文献   

2.
一、湖泊、水库鱼类定向移植增殖的意义 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包括小水面池塘养殖和大水面湖泊、水库养殖等。 池塘养殖,近30年来,特别是 1978以来,经过体制改革,通过改造老鱼塘,开发沼泽、低洼荒滩、盐碱地,发展城郊养鱼,建设商品鱼基地,进行养鱼池塘的标准化配套建设,提高养鱼技术水平,应用增氧机,配合饲料,推广优良品种等有效措施,所以无论在扩大养殖面积,提高养殖单产,增加养殖总产,提高优质鱼的比重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我国池塘养殖面积为1082.73万亩,养殖产量为49.7万吨…  相似文献   

3.
我省商品鱼基地集中在洞庭湖区。湖区又是我省的重点粮食生产区,土地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肥料(特别是粪肥)已是不敷所需,农作物秸杆均用于建房、燃料、耕牛饲料等,几无废料可弃;加之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外来肥饲资源也匮乏。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基地高度集中的池塘养殖业,饲料和肥料的供应必须主要依靠基地本身,把解决饲料的基点放在每一个池塘及其周围的池埂上,即1亩水面及相配套的3分土地上。这是我省商品鱼基地普遍具备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 我省商品鱼基地集中的洞庭湖平原,是商品粮的集中产区,农业肥料(特别是粪肥)供应紧张,加之基地渔场远离城市集镇,交通不便,要发展商品鱼基地高度集中的池塘养殖业,饲料和肥料的供应必须依靠基地本身来解决。若能利用好一亩水面及与其相配套的三分饲料地,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全国池塘水面占淡水养殖水面的26%,池塘养鱼产量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0%以上。1986年,我省池塘养鱼水面260万亩,产鱼284875吨,分别占全省养殖水面和产量的51.3%和81.7%。但目前生产水平还很不平衡,发展潜力大。1983—1985年,我省组织沅江、华容两县商品鱼基地开展了万亩池塘增产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监利县分洪口渔场因长江分洪而得名,1980年成为国家商品鱼基地。渔场总面积1500亩,其中:精养池水面600亩,湖泊水面400亩,饲料地面积24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50亩,其它占地面积210亩。1985年以来,该场推行鱼—猪—禽—林(果)—沼气为一体的生态渔业,促进了渔场经济的持续发展。1993年,全场水产品产量达到48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55吨,养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实用养殖技术(五)商品鱼的养殖斑点叉尾既可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放养,同时也是流水、网箱及工厂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的重要品种。我国目前斑点叉尾的商品鱼养殖仅限于池塘和网箱两种养殖方式。一、池塘养殖斑点叉尾池塘养殖方法分主...  相似文献   

8.
草鱼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其特点是以草为食,食物链短,饲料来源广泛,生长速度快,肉嫩味鲜,经济价值高,无论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水体,草鱼均能显示其增产性能。商品鱼基地有较充裕的饲料地,种草养鱼,采取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方式是比较恰当的。因而草鱼种是商品鱼基地高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昆山市周市镇陆杨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用一口12亩池塘进行黄颡鱼主养,于2011年6月到2012年11月中旬起捕结束,取得了亩产近2吨的商品黄颡鱼(不含套养的其他鱼类)。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位于昆山市北部农业保护区,是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总面积286亩,主养黄颡鱼12亩,水深2~2.3米,基地交通方便,拥有丰富的水面资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2010年投入  相似文献   

10.
各地信息     
甘肃省副省长路明谈加速发展水产业据《中国水产》1986年第5期报道,甘肃省总水面为231.8万亩,其中河流170万亩,湖泊17万亩,水库40万亩,池塘3.6亩,发展水产生产的潜力很大。现在可养鱼水库32万亩,如果每亩产鱼5公斤,就有160万斤。抓好水产业,既可缓解我省吃鱼难问题,也可加决农村致富的步伐。加速发展水产业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计划地解决城市人民吃鱼问题,继续抓好商品鱼基地建设; 二、抓提高效益; 三、建立健全鱼种繁育、饲料加工、技术推广、渔工商四个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省洞庭湖区是国家商品鱼基地之一。从一九七七年至七九年春,已修建规格化池塘五万余亩。但是,由于基地池塘集中,缺乏肥源和饵料,经两年来的生产实践,产量不高,未能发挥基地水面和土地潜力。为了摸索提高商品鱼基地池塘产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草鱼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其特点是以草为食,食物链短,饲料来源广泛,生长速度快,肉嫩味鲜,经济价值高,无论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水体,草鱼均能显示其增产性能。商品鱼基地有较充裕的饲料地,种草养鱼,采取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方式是比较恰当的。因而草鱼种是商品鱼基地高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草鱼病多,成活率低,草鱼种的生产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商品鱼基地成鱼生产中,一般以三分饵料地所产青饲料作鱼类饵料主要来源,采取的是一种种草养鱼,主养草鱼,搭配其他鱼类的养殖方式。这既不同于城郊污水养鱼和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又与江浙及两广等先进地区的养殖方式和技术措施有较大差异,有其特殊性,且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鱼种放养密度和  相似文献   

14.
津市西湖,是我省第二大内陆湖泊,半枯水面面积8.09-8.44万亩。津市西湖渔场,是津市主要商品鱼基地和重要“菜蓝子工程”,现养殖水面5.7万亩,占全市养殖水面的66.7%,而鱼产量只占全市总产量的16.9%,平均亩产仅4.5公斤,比1986年全国湖泊平均亩产18公斤,水库11公斤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5.
位于江苏西南的高淳县,水面资源丰富。全县拥有水面32.5万亩,可养水面25.5万亩,其中湖泊14.5万亩、河沟6.1万亩、池塘4.5万亩,发展水产养殖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进入九十年代,高淳县水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水产养殖产量逐年增加,水产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水面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发展质量越来越高。1992年进入全国水产品万吨县,之后又相继成为省级商品鱼基地县、省级稻田养殖示范县,在苏南脱颖而出。1998年全县水产品总量突破对皿万公斤,比1992年翻了一番;产值达36亿元(90年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5%,比1992年…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我县池塘养鱼则起步较晚,是一项年轻的事业。在五六十年代,虽然修建了100多亩池塘,开始发展池塘养鱼,但当时仅限于国营水产生产企业。我县大面积的群众性池塘养鱼.还是从“六五”期间建设商品鱼基地开始的。现已遍布全县十多个乡镇,池塘面积5484亩,占全县养殖总水面的13.2%。  相似文献   

17.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山区,全县水域类型多样,拥有池塘650hm^2(9750亩),山塘水库110hm^2,(1650亩),电站库区水域面积2220hm^2(3.3万亩),青饲料来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是当地主要的养殖模式,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渔业总产量的70%。2000年以来,我县在古镛、水南等城郊连片商品鱼基地及山塘水库推广使用全价饲料养殖草鱼,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鲴是鄱阳县重点培植出口创汇主导品种,近年来呈快速发展势头,鲴鱼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商品鱼基地建设、鱼片加工出口等产业链条得到了有效完善。为适应出口创汇产品面临的新形势,把当地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优势,2007年我们选择白沙洲乡芦依塘580亩湖泊型水面开展斑点叉尾鲴健康养殖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主要操作过程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鲴是鄱阳县重点培植出口创汇主导品种,近年来呈快速发展势头,鲴鱼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商品鱼基地建设、鱼片加工出口等产业链条得到了有效完善。为适应出口创汇产品面临的新形势,把当地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优势,2007年我们选择白沙洲乡芦依塘580亩湖泊型水面开展斑点叉尾鲴健康养殖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主要操作过程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渔 《海鲜世界》1991,(4):13-13
京郊大型淡水商品鱼基地——徐辛庄水产养殖场,有养殖水面2000亩.今年开春3月20日,在181.7亩以花白鲢为主体鱼的成鱼塘中,发现二龄白鲢在池申狂游乱窜、打转,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又跳出水面,有的整个池塘的鱼全部浮在水面.病鱼呈波浪形旋转运动。样子似无力游动,尾巴朝天,过两天就大批死亡.通过镜检发现鲢鱼的鳃上。头部都有孢子虫营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