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科  阎平  黄刚  刘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88-4889,4908
通过测定对照(自然状态)与芨芨草地土壤放线菌、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分析了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与芨芨草地土壤中均以放线菌数量最多,细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从微生物总数及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分别来看,芨芨草地均明显高于对照土壤。芨芨草地土壤中放线菌、细菌和真菌均集中分布在土壤的0~10 cm土层范围内,特别是0~5 cm土层。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于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改善土壤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幂乘方法则模型探讨了鄂尔多斯3种不同类型草地在禁牧情况下的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幂乘方法则在解析鄂尔多斯不同类型草地的空间异质性时具有很好的吻合性;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fens)草地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灌丛草地均比随机分布呈现了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指数表现为油蒿灌丛草地>羊草草地>芨芨草草地;群落整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油蒿灌丛草地>羊草草地>芨芨草草地;L-样方(50cm×50cm)内的平均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羊草草地极显著地高于油蒿灌丛草地,油蒿灌丛草地又极显著地高于芨芨草草地(P<0.001);L-样方内的平均生物量表现为油蒿灌丛草地极显著地高于芨芨草草地(P<0.001),而羊草草地与油蒿灌丛草地以及芨芨草草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这3种类型的草地其L-样方内的平均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都随着群落整体空间异质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总面积86752公顷,芨芨草广泛分布于乌审旗、鄂托克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杭锦旗等地。芨芨草为多年生草本,是一种高大密丛型禾草,它既是优良牧草又是用途很广的经济作物和水土保持植物。合理利用和保护芨芨草,并逐渐将其应用到水土保持措施中是今后的发展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芨芨草间遗传多样性。[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分别对芨芨草进行7个居群间和2个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芨芨草在居群间遗传上的聚类与地理位置直接相关,居群内的遗传分化与生境相关。[结论]PAPD技术可用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云南会泽铅锌矿冶炼矿渣堆周边野外植物,采样分析了土壤和植物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渣堆周边土壤污染以Cd最为严重,平均含量为101mg·kg-1,是云南土壤背景值的462倍;其次是Zn(9065mg·kg-1)和Pb(3244mg·kg-1),分别是云南土壤背景值的101倍和80倍。采集到的7种植物中,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L.)、芨芨草(A 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Nevski)和莎草(Cyperus microiria steud)体内Cd含量较一般植物高出105~112倍。土荆芥的Cd转运系数为2.5,具有较高的Cd转运能力;芨芨草和莎草的Cd富集系数均大于1,具有较强的Cd富集能力。这3种植物对Cd的吸收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芨芨草和莎草体内Pb含量分别为2045、1623mg·kg-1,达到Pb富集植物临界含量标准。野葵(MalvaverticillataL.)的Zn转运系数高达4.1,具有很强的Zn转运能力。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Pers.)的Pb、Zn、Cd转运系数均大于1。这5种植物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可作为Pb、Zn和Cd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富集植物,对铅锌矿废弃地及尾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芨芨草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出适合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包括模板浓度、Mg2+、dNTP、引物和Taq酶浓度,建立了适合芨芨草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即在12.5uL的反应总体积中Mg2+浓度为1.5mmol·L-1,dNTPs 浓度0.2mmol·L-1,Taq酶0.5U,20ng模板DNA,10bp附机引物3.2pmol.反应程序为:前6个循环为95℃变性30s,35℃复性45s,72℃延伸80s,后36个循环为94℃ 45s,36℃ 40s,72℃ 70s,最后72℃延伸10 min.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芨芨草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位置及生境的关系,以期为芨芨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目前我国发展前景广阔、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具有增温、节水、灭草、早熟高产和减轻田间劳动强度等优点,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示范实施方案.通过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的优越性、先进性和经济效益显著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甜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是滴灌灌水技术和覆膜种植栽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传统的灌水方式和栽培技术相比较,具有节水、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优点.在覆膜和滴灌的综合效应下,作物的生长与常规条件不同.本文对膜下滴灌条件下甜瓜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概括出了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史惠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27-14229
[目的]研究青海湖地区4种荒漠植物的抗逆性。[方法]通过比较中麻黄、狼毒、芨芨草、黄缨菊4种植物的抗逆性指标(可溶性蛋白、MDA、游离Pro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分析青海湖地区4种植物的抗逆性,并运用Fuzzy隶属函数法对4种植物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青海湖地区低温、干旱逆境下,4种荒漠植物的SOD活性表现为狼毒〉黄缨菊〉中麻黄〉芨芨草;CAT活性表现为狼毒〉黄缨菊〉芨芨草〉中麻黄,相同的高盐度环境下,狼毒的CAT活性比中麻黄要高出8倍,说明狼毒的抗盐性要强于中麻黄;游离Pro含量表现为黄缨菊〉中麻黄〉狼毒〉芨芨草,相同逆境下中麻黄的Pro含量是狼毒的2.83倍,这是由于狼毒的MDA含量最低,体内膜质过氧化伤害最小,导致胁迫渗透物质Pro含量低,也说明狼毒的抗逆性强于中麻黄。Fuzzy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4种荒漠植物的抗逆性表现为黄缨菊〉狼毒〉中麻黄〉芨芨草。[结论]该研究为青海湖地区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和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水稻栽培技术是目前我国继地膜小麦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之后又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它的优点是增温、节水、灭草、早熟高产和能减轻田间劳动强度.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使农作物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加地温,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保墒、保肥、保温等功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质量的玉米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且应用便利,同时具有绿色农业的特点,所以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本文将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玉米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是一种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它是马达加斯和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水稻栽培专家经20多年潜心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水稻栽培新理念.我县从2004年开始引进,经过几年对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完善,取得了单产增幅达到20%以上的效果,大力推广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对提高我县水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引进并发展起来的单季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项具有省种、省工、节本、节水、高产、高效特点的新型栽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探索不同秧龄和栽培密度对单季稻强化栽培产量的影响,特设立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分异及长期筛选导致植物种子的耐盐性存在差异,基于此,以采自甘肃、新疆、陕西和内蒙等地的芨芨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萌发试验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0.00%(对照)、0.30%、 0.60%、0.90%、1.20%和1.50%]对不同地区芨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升高,所有地区芨芨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胚芽长度在巴彦淖尔、榆林、张掖、天祝、平川地区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其他地区呈下降趋势;胚根长度在兰州、巴彦淖尔、榆林、天祝、内蒙包头、金昌、平川、景泰地区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其他地区呈下降趋势。在同一NaCl浓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的种子出现在酒泉地区,分别为68.33%、62.00%、54.16,最低出现在兰州地区,分别为1.00%、0.00%、0.14;胚芽、胚根最长的种子出现在巴彦淖尔地区,分别为4.47 cm、3.47 cm,最短出现在新疆地区,均为0.00 cm;简化活力指数最大的种子出现在金昌地区(为0.38),最小出现在新疆地区(为0.00)。经综合评价发现,耐盐性最强的为酒泉地区芨芨草种子,最弱的为兰州地区芨芨草种子。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来自所有采样区的芨芨草鲜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对耐盐性响应较强,可以作为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全牛粪无草栽培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的优点,可降低生产成本,栽培利润是常规稻草牛粪栽培模式的2倍.水分控制是全牛粪栽培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醉马芨芨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亚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54-2156
从醉马芨芨草的特征特性、毒性成分以及防治和利用等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自给与粮食安全.科学应用小麦栽培技术是响应"三农"政策、实现科技兴农的积极举措,对提高小麦生产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意义出发,分析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尝试探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途径,以期对小麦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保证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在水稻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背景下,传统水稻栽培技术弊端日益突出,影响了水稻产量和质量,在此情形下,创新推广应用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