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桐城市粮食部门参与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的经验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桐城市粮食部门改革过去在粮食收购上的被动状态,调整思路,转换角色,积极参与优质稻的产业化经营,与市农业部门分工协作,建立稳定的优质稻生产基地,签订产销定单合同,整合和创立优质稻米品牌,实现了农民、粮食企业和农业部门三方受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优势,粮油产业化经营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产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竞争实力很低,迫切需要本行业的全面振兴.文章对自治区粮油加工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应本着“立足资源、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的原则,围绕自治区粮油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粮食物流建设目标进行选点和布局,向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市场农业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无序农业,而应该是有章法、有规则、组织程度较高的计划农业。然而在市场农业的初始发育阶段,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难免会出现产销脱节、流通不畅、生产盲目的现象,造成大量的物质浪费,加大农民的增收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最近,不少地方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协会,对探索市场农业发展规律,协调产销关系,加快农业市场化、外向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增强农民抵御灾害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把分散传统的农业以市场为纽带,以产业组织为载体组织起来,促进产销规模的扩大;是以工业思维运作,以市场观念谋划,推进发展的过程。改变现有的传统生产销售方式,促进小农生产经营方式向大农业经营生产方式的转变,由粗放经营转变成集约经营,必须加强农户产销的组织化建设,这有利于解决当前辣椒产销中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粗放式经营与社会化生产,传统种植与现代企业生产需求等诸多矛盾,才能有效解决辣椒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缓解福建省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福建粮食安全,分析了福建省粮食生产供求现状和制约因素,揭示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实质特征及福建省粮食产业化经营现状,根据自主创新的内涵提出依靠自主创新加快福建粮食产业化发展步伐的8项具体措施: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增加粮食总量;机制创新,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逐步推进粮田的适度规模经营;开发创新,发展粮食生产产业链;市场创新,建立科学的粮食购销体系;制度创新,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制度;服务创新,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观念创新,发展外向型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问:我是益阳的一名种粮大户,现有水田面积将近15公顷,现在我周边成立了很多合作社,发展粮食产业化,特来咨询,如何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咨询人:李友林答:粮食产业化经营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粮食生产经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随着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粮食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作者以甘肃省粮食企业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全国粮食企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以及甘肃省粮食企业发展的现状,并对甘肃省粮食产业化经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下旬,笔者一行赴江苏省丹阳市开展粮食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专题调研。调研中,召开有栽培、农机、信息、环能各方面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丹阳市粮食生产发展及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情况介绍;深入延陵镇九里新村,与镇、村干部和农民面对面交流,重点了解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进展:走访新庄村农机合作社,细算规模经营条件下粮食生产经营成本,探讨发展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支持政策:考察镇江丹和醋业、圆通农机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用户深入研讨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产销衔接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先进的水稻生产中的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在北方水田作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农民收入得到增强,促进了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技术和国际接轨,这将成为未来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1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目前,在水稻种植技术研究上,国家倾注了比较多的精力和资金,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相比于其它粮食种类而言,水稻的机械化种植发展迅速,水稻种植技术更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马铃薯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特别是通过开展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大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品质,节本增效。古浪县通过建立多点示范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崇明县城桥镇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来沪务农人员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生活条件现状,进而从侧面了解了城桥镇的土地流转情况和农业产业化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城桥镇外来务农人员集中分布在蔬菜和粮食种植上,今后在林果类从业人员将有大幅度增长;城桥镇蔬菜种植中设施农业较为普遍,但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投入不足,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也尚未建立,存在产销不对路的情况;外来务农人员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支农政策扶持尚未惠及这一群体,他们生活条件较差,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小麦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特别是通过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大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品质,节本增效.咸阳市通过建立多点示范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甘肃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甘肃粮食安全总体形势任务定位国家为保障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将全国分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甘肃为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定位是,满足区域内部粮食供需平衡。按人均年消费粮食410公斤,甘肃2650万常住人口计算,甘肃年消费粮食1086.5万吨,甘肃粮食产量在1100万吨以上,可在产量方面完成任务要求,但甘肃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还不平衡,需要与省外进行品种调剂。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业是一种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现代农业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别人、为市场而开展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就是要改变传统农业的小农经营模式,积极推进能够实现农产品产销衔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着重分析了宣化县蔬菜生产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开展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发展龙头企业和实现产业化经营、做大品牌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促进产销衔接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粮食产业化经营、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本质上是辨证统一的。本文针对目前粮食供求趋紧的现状,在深入湖南常德产粮地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阐释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粮食企业的经营路经及经验进行剖析和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提出了如何做强粮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按照市场要求和资源条件,确立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各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形成市场是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实际上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地、系统地,从总体上组织改造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思想和实际运作.简言之,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使之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新疆粮棉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和国家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粮棉生产发展对国家粮食和棉花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新疆粮棉生产布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粮棉生产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新疆相对单一的粮棉作物种植结构,已影响到区域粮食供给和农户收益.基于国家及区域粮棉安全的角度,从种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产销经营,探讨了新疆粮棉生产发展的途径及方向.  相似文献   

19.
扬麦生产产销联合体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升级版。文章阐述了扬麦系列品种的成就及联合体的由来,分析了扬麦生产产销联合体的特点和优势,并对扬麦生产产销联合体运行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如构建"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农户+粮食加工企业"的创新模式;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引领,整合有效资源,实现联合体成员共赢等。  相似文献   

20.
枣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果品之一,而山西是中国红枣主要产地之一。笔者研究分析了山西省枣果生产现状和发展优势,针对山西省枣果生产盲目发展、管理水平低下、贮藏加工环节落后、政府扶持管理不够和产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领导和组织管理、优化生产布局、强化基地和示范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和组织产业化开发、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和健全配套的产销服务网络等对策,以加速枣果产业化进程,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