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12月底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2.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3.
高粱新品种种锦饲1号是锦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k02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k02是从辽西农家甜高粱品种筛选、提纯改良而成.该组合2006年在院内进行产量观察试验,2007-2008年在院内进行产比试验,2009-2010年参加国家高粱青贮组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4.
辽杂30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选不育系373A和自选恢复系600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07年和2008年连续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倒伏、耐密植,农艺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良,是优良的食用高粱杂交种,在辽宁省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吉杂121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不育系314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105为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其中R105是A1和A2型胞质的恢复系。该杂交种2002年在吉林省农科院育种圃进行品种观察,2003—2005年进行产量比较,2006—2007年参加国家高粱早熟组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同时进行两年的抗病鉴定和一年的品质分析,于2008年1月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泸糯8号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糯不育系45A与自育糯恢复系07221于2000年配组育成的三系糯质高粱杂交种,表现产量高,抗叶斑病,淀粉含量高,出酒率高。是酿造浓香型、酱香型和小曲酒的优质原料。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3—2004年参加多点试验;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和进行酿酒试验;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南方高粱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承单1171是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杂交种。于2005年参加测交种鉴定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年参加内蒙古中早熟组预备试验;2008年参加内蒙古中早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该杂交种200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玉2009017号)。  相似文献   

8.
新单2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杂交种。2003年冬在海南鉴定,2004年进行鉴定、产比试验,同时参加河南省预试,2005~200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新玉45号是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以自育的KD-3081为母本,KD-3071为父本组配的早熟玉米杂交种,原代号为康地5011。2003~2005年参加公司内鉴定品比试验,表现早熟、高产。2005~2007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复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玉2008年22号。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在1994年(赤峰种子联营公司)时,与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签定协议书,从1995~2008年引进油用向日葵品种590多个,从1999~2008年引进食葵杂交种36个,在公司试验地进行筛选试验。我公司有固定的试验地14.7hm^2,其中向日葵试验占地3.3hm^2。2002年开始承担国家东北组油葵杂交种、食葵杂交种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还承担内蒙古自治区油葵杂交种早熟组、中熟组、晚熟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食葵杂交种的普通组、长粒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食葵常规种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田间管理的好与坏,是决定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九糯1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1年以自选不育系1401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九糯1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支链淀粉含量100%的糯高粱杂交种,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比同熟期粳高粱略高,是酿造优质白酒的糯高粱杂交种,于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2.
庆单11号是2004年由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武威金苹果有限责任公司以自选系庆系54为母本,庆系27为父本杂交育成。2005—2006年在公司内试验地进行品种观察产量鉴定试验;2007年在全省各适应区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2008—2011年在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技术指定的单位进行杂交种抗病鉴定、商品玉米品质测试分析及DNA指纹检测。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2024。  相似文献   

13.
孙平 《中国种业》2020,(2):61-62
熊杂8号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以外引不育系7050A与自选恢复系XR06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15-2016年连续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GPD高粱(2018)210227)。该品种为A2型细胞质,具有产量高、抗倒伏、籽粒整齐不早衰、品质优良等特点,是优良的粒用型饲用高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正>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柳单6号是2000年以自交系F884-3为母本,以自交系F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预备试验;2003~2004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性好、品质优、增产潜力大。200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05025)。  相似文献   

15.
早熟高粱晋杂15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杂 1 5(原名 94-1 )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外引不育系黑龙 1 1A为母本 ,本所自选抗旱坚秆恢复系七抗七为父本 ,于1 992年育成的早熟、酿酒、高产、多抗高粱杂交种。适宜于我国山西、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北、辽宁、宁夏、甘肃、新疆等无霜期 1 3 0d左右的地区种植 ,1 99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晋杂 1 5。1 产量表现1 994~ 1 995年在寿阳县东部高寒区宗艾镇宗艾村示范区进行的品种 (系 )比较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为 582 6kg/hm2 ,比对照品种赤育 8号增产 3 3 .7% ,1 996~ 1 997年直接参加山…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酿酒高粱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伊犁地区酿酒产业的迅猛发展,酿酒高粱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也逐年提高。但是新疆长期以来对高粱的育种和栽培技术不够重视,耕作管理较粗放,严重影响了高粱产量的提高。农四师农科所于2008年成功选育出酿酒高粱新品种伊杂1号,为进一步探讨该品种在伊犁地区的高产栽培措施,笔者对该品种进行了播期试验,以确定该品种在伊犁地区的适宜播期,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选育过程吉杂98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4190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吉R123为父本,于1999年组配而成。4190A是从(1105B×麦辽B)×TAM428B的后代选系转育成的不育系;吉R123是1991年用复交品系319-4与稳定恢复系吉R132杂交,从后代中精心选择出的大穗、中秆、株型好、配合力高的恢复系。该杂交种2000-2001年在吉林省农科院高粱育种圃进行产量比较和杂种观察,2002-2003年参加吉林省高粱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3-2004年参加全省高粱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同年进行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200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属中晚熟、高…  相似文献   

18.
晋中405高粱     
1987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高粱杂交种——晋中405(7501A×晋粱5号),系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中熟杂交种,生育期130天左右。自1983年以来,连续参加了全省区域试验和全国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大面  相似文献   

19.
新型饲草高梁晋草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草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以自选的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14A为母本,以苏丹草SCR2-1为父本,于2002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2003年进行新品种比较试验,在15个饲草高粱中表现优异.2006~2007年参加全国高粱区域试验,2008年2月通过全国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20.
玉米品种白早9号是白城市农科院玉米所于1997年用自选系白61-393为母本、G30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单交种.1998-1999年参加本院品种产量比较试验;2000-2001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并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虫性人工接种鉴定.200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