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城东所认真总结,完善手段,通过抓好安全、服务、创新等方面工作,运用特色管理模式,从"细微"工作入手,深入推进了供电所管理提升。国网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供电公司城东供电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实施乡镇供电所管理提升工程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行动,通过抓好安全、服务、创新三方面的"细微"工作,运用特色管理模式,深入推进供电所管理提升。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环境下智能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力源于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保证企业创新的机制是管理创新.电子商务在食业经营管理领域获得广泛运用,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智能化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从商务智能分析、新型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建立等方面研究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容,并提出一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立足实际,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制定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各专业实施方案,以标准化供电所建设为载体,创新工作手段,推广实施了供电所"安全管理系统化、日常工作标准化、培训教育常态化、队伍建设人性化、流程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供电所管理的新跨越。1安全管理系统化,实现"大安全"格局该公司加强对供电所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通过系统化管理实现"大安全"格局。一是坚持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后,电力企业依托集约化管理来提高效率和效益。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在摸索中不断深化且日趋成熟,然而新的创新管理模式下依然存在诸多弊病,致使二级属地供电公司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物资招标、合同签订、仓储配送、物资结算、退运物资报废及剩余物资周转等环节均存在流程不畅,执行矛盾等现象。物资集约化管理的优势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物  相似文献   

5.
探讨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别从特高压电网工程特征、管理模式内容与完善建议等方面做出论述,从确认管理责任主体、开展“五维”专业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健全建设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特高压电网工程管理水平与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实施及信息化的广泛应用,电网大修技改工程管理较以往发生深刻变革。国网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在电网大修技改工程管理方面主动适应、主动对接、主动改变,凭借PMS、ERP、经法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从储备项目立项批复、资金、合同、施工、竣工验收等方面实施全过程闭环控制。电网大修技改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电网大修技改工程技术管理在项目前期、信息化应用平台、项  相似文献   

7.
<正>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从管理本质出发,实践"六制"管理举措,突出供电所基础管理和常态管控,一手抓指标,一手抓管理,实现了常态管理更扎实、指标管控更精益的目标。1 "六制"管理的内涵"六制"管理,即对供电所实施考勤制、坐班制、晨会制、派工制、卫生制和请假制等6种管理制度的简称。提炼"六制"的管理要点:一是管人员。确保出勤、  相似文献   

8.
王珍 《农电管理》2020,(4):45-46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的方式。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关企业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转变人力源管理理念、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打造人力资源信息化队伍几方面阐述如何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企业园地"栏目近期将重点宣传电网企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加快推动"新电气化"进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及典型经验。同时,该栏目还刊登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电网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优质服务等企业管理方面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欢迎广大电力工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国网河南鹿邑县供电公司始终坚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安全不牢、地动山摇""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等理念,采用"1+1"管理模式(人员素质的提升+管理方法的创新)强化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各级人员安全素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堵住安全管理漏洞,让安全管理不留死角,提升了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实现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1创新管理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