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药》2006,10(1):31-31
长期以来.通常衡量农药的标准是高效、低毒、低残留.而农药对天敌的影响至今未被列入衡量标准。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农药学系承担并完成了农业部“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中“替代药剂对水稻天敌风险评估”试验,将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估作为选择药剂的依据之一。根据药剂对天敌室内毒力和田间药剂试验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来综合评估替代药剂对稻田主要天敌的风险是该项目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吡虫啉对稻田蜘蛛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仇广灿  孙广仲 《昆虫天敌》1996,18(3):139-140,108
吡虫啉(Imidacloprid)又名咪蚜胺,是一种新型高效内吸性杀虫剂,对稻田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明确砒虫附对稻田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以及在稻飞虱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于1995年同时进行了吡虫耐防治稻飞虱及其对蜘蛛种群影响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10%毗虫批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吴县农药厂产品),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江都农药厂产品),40%毒死蝉乳油(江苏省南通农药厂产品)。2试验设计和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杂交稻汕优63。试验设10%毗虫批每667m’、10s、159、209;25%扑…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摸清丁草胺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稻田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86~1987年在江浦县进行了两年的小区试验。并经1988~1989年两年全县5万亩大面积应用证实,丁草胺对水稻生育安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60%丁草胺乳油(江苏昆山化工厂产品);25%除草醚(江苏江都农药厂产品)。 (二)处理:1.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亩;2.60%丁草胺乳油125毫升/亩;3.60%丁草胺乳油150毫升/亩;4.25%除草醚500克/亩;5.CK(不用药)。以上处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稻病虫发生严重、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的状况,秀山县植保植检站开展以稻飞虱为重点的减量用药防治技术研究,探讨水稻病虫药剂防治模式,达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节约防治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和保护天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水生生物、天敌、稻飞虱再猖獗以及对施药人员健康的影响 ,并研究菊酯类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 ,从而评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水生生物、天敌、稻飞虱再猖獗以及对施药人员健康的影响,并研究菊酯类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从而评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取包括调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种植显花植物(芝麻)、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调整水稻生长前期的农药使用策略、"三控"施肥技术等内容的生态工程控害技术措施,探讨其提高稻飞虱卵期天敌控害能力的作用。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水稻生长期前的常见禾本科杂草上稻飞虱寄生蜂数量以及水稻生长期稻田稻飞虱及其卵期寄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是寡索赤眼蜂(Ollgosita spp.)的最适越冬寄主,在冬末春初,生态工程控害区的寡索赤眼蜂数量远高于农民自防区。在水稻种植前期稻田边的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和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是缨小蜂(Anagrus spp.)的适宜寄主,对缨小蜂的种群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稻田实施生态工程技术能显著提高稻田附近稻飞虱卵寄生蜂的数量,有效降低稻田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8.
试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高效、广谱、残留较低等特点,但由于其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毒性高,以及可能导致稻飞虱再猖獗等原因,我国禁止其在水稻田使用。本文论述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稻飞虱再猖獗、害虫抗药性和天敌的影响,并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中使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稻飞虱是房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呈加重发生态势,2013年发生面积为0.62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77.5%,严重影响房县粮食生产安全。目前,防治稻飞虱的农药品种很多,但效果不一,为探索稻飞虱防控新药剂,且了解该产品在房县水稻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防治效果和安全性,2013年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65%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时,往往也大量杀死天敌,这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究竟不同农药对各种天敌杀伤的情况如何,我们曾在稻田用5种农药按常规用量对几种主要稻田害虫和几种常见天敌进行了对比试验,以供制定防治策略时参考.供试农药有:40.7%乐斯本乳油(美国陶氏化学公司)、30%乙酰甲胺磷乳油(上海农药厂)、50%甲胺磷乳油(苏州化工厂)、25%杀虫双水剂(江苏农药厂)、2%叶蝉散粉剂(上海联合化工厂).  相似文献   

11.
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的做法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稻田耕沤治螟、选用抗病品种、灯光诱杀害虫,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了产量和品质.示范区病虫防治效果提高了5~10个百分点,水稻产量增加9.33%,每667m2减少农药投入23.90元,减少用工费16元,合计每667m2增收187.32元.稻田天敌比非示范区增加50%.  相似文献   

12.
药剂诱导稻飞虱再猖獗及科学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是典型的再猖獗型重大害虫。害虫再猖獗包括生态再猖獗和生理再猖獗,前者主要由药剂杀伤天敌使天敌功能崩溃引起,后者指药剂刺激害虫生殖导致害虫增殖倍数显著增加。刺激稻飞虱生殖的药剂包括大部分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一些除草剂和杀菌剂(如井冈霉素、多菌灵)等。通过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基因沉默试验证实化学药剂刺激稻飞虱生殖主要涉及与生殖和代谢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但同一药剂对稻飞虱组团物种产生物种间基因功能生态位分离。这就需要在深入理解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中组团物种的正负效应和生殖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用药技术设计。本文综述了一些农药对稻田害虫天敌行为、生殖、捕食功能及稻飞虱生殖影响的机理,并基于同种药剂对稻飞虱组团内不同物种生殖的相反效应,提出稻飞虱多物种共存时的科学用药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天敌对稻纵卷叶螟及稻褐飞虱等的作用和综合防治问题,广东农林学院昆虫学教研组等根据试点进行了分析。为有效地防治水稻害虫,我们结合外地经验,于1979年晚造在孟山大队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并对害虫及其天敌作了较系统的调查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孟山大队位于我县东洋(田)边缘,东面临海,三面平原,水田面积1450多亩,水稻病虫历来严重,过去基本上单纯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就使得瓢虫、步甲、隐翅虫、螯蜂和黑肩绿盲蝽等稻田重要天敌数量较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连年猖獗,每年损失稻谷10万多斤。长期不合理施用农药,除造成天敌严重凋落外,还影响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新农药速扑威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1993年,受省植保站委托,我们在万载县水稻原种场二晚田进行了速扑威防治稻飞虱的药铲试验,现将结果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做试药剂及用量(1)25%速扑威乳油71mL/亩(浙江省杭州东风农药厂生产)(2)扑虱灵30g/亩(江苏省东台县农用药剂厂)2.试验方法试验设三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0.1亩,随机区组排列,在水稻孕穗期(9月17日)用常量喷雾器按每亩喷施40kg药液的比例施药,空白对照喷清水。施药前、后1、3、7天分别调查各小区稻飞虱消长情况,计算防治效果。二、结果…  相似文献   

15.
25%噻仲乳油(原名扑虫威1号)和30%噻混乳油(原名扑虫威2号)是江苏无锡惠山农药厂生产的用于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的农药试产品。为探讨该农药的防治效果,1990年我们进行了其对白背飞虱的速杀能力、残效期以及对稻飞虱的主要天敌——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等试验;并于1991年进行褐稻虱大面积防治示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是中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1984年我们进行了甲胺磷颗粒剂防治三代稻飞虱及对稻田蜘蛛等天敌影响的试验。 试验农药为3%的甲胺磷颗粒剂。对照农药是甲六混合粉(含有效成份1.5%的甲基1605加3%的六六六粉)和用甲磷粉(含有效成份1.5%的甲胺磷加1.5%的甲基1605)。各农药药量均为3斤/亩,拌细黄土50斤撒施,设不施药为空白对照。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0.05亩。  相似文献   

17.
我省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实践表明,三个效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1992年我省综合防治面积560余万亩,经济效益上,产量增加,防治工本下降,综防区亩产比非综防区增产6.80%,亩农药成本比非综防区减少21.29%,亩用工减少近1工;生态效益上,控制高毒农药使用,稻田生态结构起了变化,蜘蛛、青蛙等有明显增加,蜘蛛、稻虱比为1:0.16—6.52;社会效益上,稻谷残毒降低到规定标准以下,杜绝了生产性中毒死亡事故。我省的水稻综防措施,可归纳为自然控制和药剂保护两大方面,在充分发挥自然控制的基础上,有节制地合理施用农药,其主要措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是我省洞庭湖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蜘蛛、黑肩绿盲蝽又是这些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了寻找对害虫杀伤力大而对天敌伤害小的杀虫剂,1987~1990年,我们在益阳县综防基点进行了新农药补虱灵等防治稻飞虱的大面积试验示范,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江苏淮阴电化厂)、20%速灭威乳油(湖南省化工院)。供试稻种:早稻为浙辐802,晚稻为威优35、威优64等。  相似文献   

19.
稻飞虱具有迁飞性、爆发性、毁灭性的特点,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年均发生5.3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8.2%。1996年大发生年,发生面积9.73万亩,造成稻谷损失487.7吨。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最佳药剂和用量、以及最低的成本,我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示范,为今后大面积推广防治稻飞虱提供依据。一、试验示范基本情况1.药剂来源:“铁沙掌”是河南新霸王化工有限公司产品。2.示范地点:德党镇青树寨社大田坝,面积6.5亩。3.示范过程:水稻品种临优1458,分蘖末期,用药量30g/亩,加水50…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是桂林市水稻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历年发生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为筛选防治褐飞虱的高效药剂,作者在临桂县临桂镇秧塘村进行了晚稻田间防治褐飞虱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剂40%万灵将SP,美国杜邦公司提供;20%好年冬EC,美国FMC公司提供;15%金好年EC,美国FMC公司提供;10%蚜虱净WP,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市售);25%扑虱灵WP,上海东风农药厂生产(市售)。1·2试验设计试验设40%万灵将SP 86g/667m2(约700倍),40%万灵将SP 43g/667m2 25%扑虱灵WP8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