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金优527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稻金优527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与水稻植株抗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或栽插密度的增加,金优527的倒伏指数均增大,抗倒伏能力下降.穗后21d是金优527易倒伏时期.在高肥高密水平下基部节间秆长,壁薄,横切面积小而易倒伏.倒伏指数200可作为金优527的临界倒伏指数.  相似文献   

2.
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为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以3种不同抗倒伏水平的籼型杂交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水平、3种栽插密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形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及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第1节间变细长,第2、3节间长度先增加后下降,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低,从而提高茎秆的倒伏指数和降低抗倒伏能力;在高氮与高密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群体大,个体生长受抑制,使水稻植株茎秆的倾斜角度加大,倒伏指数加大,从而使水稻更容易倒伏;水稻基部茎秆的倒伏指数与株高、基部各伸长节间的长度呈正相关,与茎粗、茎壁厚、秆型指数呈负相关;增施氮肥与增加栽插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茎长与植株茎秆的弯曲力矩,降低了壁厚、机械强度和折断弯矩(M),从而降低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了水稻茎秆的倒伏指数(LI)。施纯氮160 kg·hm-2和栽插密度20.0 cm×16.6 cm时,水稻抗倒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6个抗倒伏性有一定差异的中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了3个氮肥水平、3个栽插密度,分别测定了各处理下的茎秆力学特性,分析了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弯曲应力,株高,基节弯矩,都逐渐增大;而倒伏指数先降低再升高,即中肥区倒伏指数最小,倒伏的可能性最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随着栽插密度的减小,基节弯矩,断面模数和倒伏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弯曲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而折断弯矩却明显增高。即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栽插不宜过稀也不宜过密。高肥水平下稀植,低肥水平下密植,都有可能降低倒伏指数。稀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单靠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来实现;密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是通过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两因素共同实现的。实际生产中,施氮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不同类型的品种,对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改进现有高产品种茎秆的质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水稻抗倒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小麦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小麦抗倒伏能力与种植密度(Z)、施氮量(N)、施磷量(P)、施钾量(K)间的关系,并为完善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提供参考,以倒伏指数作为评价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指标,通过四元二次旋转设计试验,研究了倒伏指数与茎秆机械强度、鲜重、重心高度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了倒伏指数与Z、N、P、K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倒伏指数与茎秆机械强度(-0.826**)相关性最大,其次为茎秆鲜重(-0.489**),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四个因素对倒伏指数的影响程度为施钾量(88.921)种植密度(77.061)施氮量(38.639)施磷量(3.736);倒伏指数与四个因素均成二次曲线关系,表现为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倒伏指数逐渐增大,但增速逐渐变缓;随着施氮量与施钾量增加,倒伏指数先增加后缓慢减小,随着施磷量增加,倒伏指数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当地杂交水稻栽培寻求适合的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3个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3个水平)为副区,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C两优9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栽插密度对C两优9号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的9个处理中,以施用纯N 180 kg/hm~2、栽插30.0万穴/hm~2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低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升高,高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分蘖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减小而增强;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多;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栽插密度对其影响不大。[结论]C两优9号是分蘖力极强的杂交水稻,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可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群体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处理丰优香占群体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条件下,成熟期总干物重高、齐穗至成熟期净光合产物多、增产显著,表明丰优香占具有稻谷高产的物质基础,对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适应范围宽。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试验中,以密度为30万穴.hm-2、施氮量为187.5 kg.hm-22个处理的产量最高,齐穗至成熟期净光合产物、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齐穗后25 d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指标也有相同趋势。合理密植,适宜的施氮量,可以确保丰优香占创造合理的群体,取得较多穗数和较高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生物学产量和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汕优63为对照,进行了丰优香占4种栽插密度处理和4种施氮量处理的生长分析.结果显示:与汕优63相比,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施氮条件下,成熟期总干物重高、齐穗至成熟生产的净光合产物多、增产显著,表明丰优香占具有稻谷高产的物质基础,对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适应范围宽.丰优香占在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试验中,以密度30万穴/hm2、施氮量187.5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齐穗至成熟生产的净光合产物、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齐穗后25 d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剑叶的光合速率等指标也有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贺优50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及栽插密度对贺优50产量有一定影响,以施氮量240 kg/hm2左右、栽培密度30万穴/hm2的处理产量可达最高水平;施氮及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而对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的影响逐渐降低,千粒重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用量缓释氮对超级稻节间长度和抗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稻组合88S/1128和准两优527为试验材料,研究金正大缓释氮对超级稻的节间结构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用量的增加,两品种基部的倒5和倒4节间长度均增加;在0~315 kg/hm2施氮处理下,组合88S/1128比准两优527的基部倒5和倒4节间分别短35%和30%,中部倒3节间短12%,相反,上部的倒2、倒1节间分别长8%和2%,表现出不同的节间结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的各节间的抗折力下降,组合88S/1128在各种氮素水平下抗折力均大于准两优527,表现出强的抗倒伏能力;组合88S/1128的基部节间倒伏指数均在200以下,没有倒伏,而准两优527在270、315 kg/hm2施氮量下大都大于200,成熟期出现倒伏。  相似文献   

10.
密度和施氮量对丘陵区机播夏玉米产量及倒伏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置3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四川丘陵区机播夏玉米生长特征、产量及倒伏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产量和倒伏的主要因素。营养生长阶段玉米株高、抽雄吐丝期叶面积指数、群体生物量和有效穗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达7500株.hm-2提高穗着粒、百粒重、空秆率,降低穗长、结实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当密度为6000株.hm-2,施氮量375 kg.hm-2能获得最佳产量。夏玉米倒伏以茎折为主,茎折多发生在受密度和施氮量显著影响的基部第5节和第6节,密度为6000株.hm-2且施氮量375.hm-2能降低总倒伏率。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D4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成都平原区粳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协同高效的最优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为制定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D46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施氮水平(N 150、225、300 kg·hm-2)和3个栽插密度(2.000×105、2.667×105、4.000×105穴·hm-2),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D46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均显著影响粳稻D4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P<0.05).粳稻D46籽粒产量随施氮量(<225 kg·hm-2)和栽插密度(<2.667×105穴·hm-2)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25 kg· hm-2和栽插密度为2.667×105穴hm-2时,水稻产量最高(7 580 kg·h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提高氮肥施用量,氮肥农学利用率(NAE)、生理利用率(NPE)、偏生产力(NPFP)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NUEG)均显著降低(P<0.05),而氮收获指数(NHI)和氮素表观利用率(NAUR)无明显变化.随着栽插密度提高,NAE、NPE和NPFP均降低,其中NAE和NPE降低程度较大,而NUEG、NHI和NAUR变化不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成都平原稻作区施氮量为225 kg·hm-2、栽插密度为2.667×105穴hm-2时,能够促进粳稻D46高产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父本R364、母本鄱1A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早稻"鄱优364"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鄱优364"的制种产量有显著影响,制种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上部氮积累量均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有利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多;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增加,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施氮量为210 kg/hm2、栽插密度为34.5万穴/hm2、每穴栽插5根苗的组合条件有利于"鄱优364"高产制种。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经济性状及生育期产生的影响和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栽插密度40万丛/hm~2的平均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密度;栽插密度35万丛/hm~2、施氮量321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但与栽插密度40万丛/hm~2、施氮量268.5 kg/hm~2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水稻品种陆育4号的最佳处理是栽插密度40万丛/hm~2、施肥量268.5 kg/hm~2,适当增加栽插密度,适量减少氮肥施用量,仍能取得较高水平的稳定产量。  相似文献   

14.
杂交籼稻丰优香占高产栽培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丰优香占高产栽培生长发育特性,2003和2004年以汕优63为对照,进行了丰优香占4种栽插密度处理和4种施氮量处理的生长试验.结果显示:与汕优63相比,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施氮条件下,成熟期总干物重高,齐穗至成熟期生产的净光合产物多,增产显著,表明丰优香占具有稻谷高产的物质基础,对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适应范围宽.丰优香占以密度为30万穴/hm2、施氮量为187.5 kg/hm2两处理的产量最高,齐穗至成熟期生产的净光合产物、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齐穗后25 d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剑叶的光合速率等指标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5.
以父本R364、母本鄱1A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早稻"鄱优364"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鄱优364"的制种产量有显著影响,制种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上部氮积累量均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有利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多;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增加,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施氮量为210 kg/hm2、栽插密度为34.5万穴/hm2、每穴栽插5根苗的组合条件有利于"鄱优364"高产制种。  相似文献   

16.
以晋稻13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组合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从210 kg/hm2增加到240 kg/hm2时,晋稻13号营养生长期延长,分蘖量加大,产量在2个栽插密度水平下都降低,成穗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下降,表明过多的施氮量不适合晋稻13号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不同的栽插密度下,随着施氮量增加,栽插密度较小的处理各项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好,表明施氮量增加,稀植有利于提高农艺性状及产量;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表明,适合的群体株型,穗大粒多利于提高产量,试验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粒数和成穗率。6个处理中处理3即施氮量210 kg/hm2、栽插密度24.9万穴/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构成因素中穗粒数、成穗率、结实率表现较突出,产量优势明显,适合在晋稻13号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晋稻8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10年试验的基础上,2011年进一步从施氮量、施氮方式、栽插密度方面研究晋稻8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8个处理中,施氮量210 kg/hm2、栽插密度22.8万穴/hm2、施氮方式不同的2个处理产量排前2位。基肥、蘖肥、穗肥按3∶3∶4的施氮比例更适合晋稻8号的生长发育,增产效果明显。在施氮量、施氮方式相同时,产量及穗粒性状都是栽插密度22.8万穴/hm2的处理表现好,表明该密度适合晋稻8号栽培。施氮量21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按3∶3∶4的施氮比例,栽插密度22.8万穴/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其在有效穗、成穗率、结实率、千粒质量上表现较突出,是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适合在晋稻8号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成都平原稻作区粳稻产量和品质与施氮量、栽插密度及其互作的关系,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以粳稻D46为供试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个氮水平(N 150、225、300 kg/hm~2)和3个栽插密度(20×10~4、26.67×10~4、40×10~4穴/hm~2),研究其对粳稻D4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均显著影响粳稻D4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P0.05)。在施氮量为225 kg/hm2和栽插密度为26.67×10~4穴/hm2时,水稻产量最高(7.58×103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氮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施氮量225 kg/hm2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稻米的加工品质提高,垩白率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垩白度和食味品质降低;而当施氮量225 kg/hm2时稻米品质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提高栽插密度不利于稻米品质形成。本试验研究认为,实现成都平原稻作区粳稻D46高产与优质的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栽插密度为26.67×10~4穴/hm~2。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早籼稻温71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籼稻温718进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温71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中低施氮水平及合理密植条件下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杂交晚稻天丰优101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和增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与产量呈极显著差异.以每亩栽插8万~10万基本苗,施纯氮量12.5~14 kg/亩,肥料运筹按基肥:分蘖:穗肥4:3:3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