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程长且病死率高,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会给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此外,若养殖人员不重视防疫工作,或猪场环境较差的猪场发病严重。同时,仔猪断奶后,也偶尔发病。对于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一般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好,如果发病后乱用药治疗,则会使猪的死亡率更高,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高热病组方"治疗该病效果显著。文章主要介绍了"高热病组方"治疗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主要是育成期的猪和某些母猪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般在夏季经常发生。由于该病发病急,较难治愈,快速传播,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尽管目前该病总体的流行趋势有所减缓,但依旧对没有发病的养猪地区具有较大危害。现概述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通过笔者大量实践,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介绍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猪的无名高热病在现代养猪业中发生频繁、该病单纯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很低。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发病猪46头,治愈44头,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流行的以高热、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为特征的高热综合征造成了母猪、育肥猪大批死亡和淘汰,造成猪场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大量抗生素和合成药物的滥用,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与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结合中草药在预防和控制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中的应用实践,将该病发病不同时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为猪无名高热病的中医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近年来,猪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总结了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提出了猪高热病的防治措施,希望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最近,海宁市部分地区陆续发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即通常所称的"猪无名高热"症,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致使许多猪场或养猪户猪只大量死亡,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7.
高热综合症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疫病,也叫无名高热病,生猪发病后具有高热、呼吸困难、皮肤潮红等症状,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常常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致病性猪蓝耳变异病毒感染,同时伴有猪圆环病毒病、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胸膜肺炎、链球菌病等混合感染,因此叫做高热综合症。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以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猪无名高热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这对养猪户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9.
2005-2009年,宜昌市某些乡镇出现以高热、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其流行范围广、传播快,各年龄猪和不同品种猪均有发生.该病病因复杂,2007年前广大养殖户和兽医人员将该病称为"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后诊断为变异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于该病对养猪业危害大,很多养殖户和兽医人员都没有很好的办法,甚至"闻高热色变".本人结合临床专家的观点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中的误区提出一些见解,供养殖户及广大基层兽医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无名高热病"又称猪"高热综合征",往往在5月份后开始发生,8月份出现流行高峰.该病是由猪免疫抑制病引发的病毒、细菌及原虫混合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加强防范,发病后治疗不当,往往会给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笔者就“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做一介绍,希望能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养猪生产中时常发生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突然,以高热、皮肤发红或发斑、粪干尿少为特征的发热综合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发,用抗生素磺胺类和解热药治疗只能缓解一下当时的症状,停药后体温又照常升高,迁延不愈。故有人称之为无名高热。其实猪无名高热,并非无名,而是因为几种高热传染病如非典型猪瘟、猪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引起,由于基层兽医临床鉴别诊断能力差,防治措施跟不上,面对具体疫病流行而束手无策时,便陷入无名高热的困惑。因此,猪群一旦发生“无名高热”,要及早鉴别诊断,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疾病,生长发育期的公猪和后备母猪比较容易感染,一旦感染此种疾病之后其发病率还有死亡率都非常的高,由于该疾病发病急、治愈难、传播速度快,所以也给很多的养殖户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重视猪个体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文章也对于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猪无名高热症的鉴别与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养猪生产中时常发生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突然,以高热、皮肤发红或发斑及粪干尿少为特征的发热综合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发,有人称之为无名高热,猪群一旦发生“无名高热”症,要及早鉴别诊断,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是近几年来猪群流行发生的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防治猪“高热病”对保障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户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杜宗亮 《当代畜牧》2006,(12):12-15,插1
2006年5月至10月,我国一些地区陆续暴发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的总体流行趋势虽然有所减缓,但对未发病的养猪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威胁。本文就无名高热症的发生和流行现状以及防控措施,根据已有的相关报道,结合作者的实地观察,进行分析与总结,期望对生产者预防和控制本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传染性疾病,多为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引起,临床上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常常造成猪生长发育迟缓,死亡率升高,饲料利用率下降等问题出现,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一些中小规模饲养场、饲养户生猪发生了以持续高热、皮肤发红、发病急和死亡快为主要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症”,后农业部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该病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生产发展,对畜产品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本文阐述了该病的病因、流行情况、流行原因分析、综合防治措施等,为养殖户和基层兽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无名高热是一种发病急且传播快的流行性疾病,具有地方性流行的特点,任何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但体重20kg以上的猪更容易发病。饲养密度大和管理不当会提高猪无名高热的发病率,发病后期的治愈难度较大,且死亡率高。本文分析了导致猪发生无名高热的致病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郑守辰 《猪业科学》2006,23(12):60-61
2006年我国南方各省市不少中小型猪场(户)相继发生猪无名高热病,该病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淘)率高,冶愈率低的事实震动了全国养猪业,也使养猪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猪无名高热病(综合症)是一种含糊的统称,且不论该病到底是何种病原引起,但发病数月之久,许多大型猪场未发生该病,证明了本病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