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景区概况 "黄河三峡风景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中心地带.系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丹霞地貌组成的炳灵峡风景区(规划面积50km2);刘家峡水电站、吧咪山、龙汇山庄、炳灵湖、古堡游乐城、水上度假村、民俗村构成的刘家峡风景区(规划面积100km2);塞上江南太极岛、鸟岛、罗家洞、枣园、岗沟寺、古生物地质公园、盐锅峡水电站构成的盐锅峡风景区(规划面积55km2),这三个风景区连成一条约107公里的特有山峡风景地带.此外还有许多古长城、城堡、烽火台遗址等,自然风光独特,风土人情各异.境内水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河流有黄河、洮河、湟水河,总库容达59.69亿立方米,广阔的水域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山水风光奇特,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水资源也相对富集,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进步。然而,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水利风景区的作用,文章通过下文对其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琴  陈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33-21134,21148
以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景区植物景观现状,在相关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盛天彪 《甘肃农业》2013,(19):12-13
大湖湾水利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合理开发将水利与休假旅游相结合,水利风景区资源将会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者分析了大湖湾开发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的背景,在对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现状和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水利风景区旅游的思路和产品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5.
张国栋老汉是山西省吉县壶口镇中市村人,15年来,他牵着一头毛驴在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出租,共挣了10万余元,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致富路。今年79岁的张国栋家住举世闻名的黄河风景区附近。从1990年起,张老汉依托这块风水宝地,将自家种田的毛驴披挂一新,牵到风景区供游人租骑照相。风景区平常每天有三五百游人,旅游旺季每天游人成千上万。不少游人出于好奇,纷纷租骑他的毛驴在风景区浏览,以驴代步,悠哉游哉,过一把“毛驴瘾”,每出租一次,张老汉收取3元租金。还有一些游人看到饱经沧桑的张老汉及其牵着在河滩上游走的毛驴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忍不住…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5,(8)
<正>通天峡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30公里虹梯关乡,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与石板岩风景区、林虑山风景区及著名的红旗渠相连,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主峡谷长约26公里。通天峡灵秀壮美。灵在于水,高山平湖、深潭瀑布、溪水潺潺,被称为"北方小九寨";秀在于林,满目苍翠、遍山葱茏、气象  相似文献   

7.
郑州黄河风景区滨水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52-15854
笔者从“人”的角度出发,注重特定地域的人群在滨水环境中的感受,结合风景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理论,针对郑州黄河风景区的滨水景观现状,在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人的亲水性以及游人与滨水景观的互动心理,找寻滨水景观设计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在黄河岸边生活了60多年的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金水岸农家乐老板黄新海说啥也想不到他们种出的水稻竟成了城里人眼中的景物,村子周边的稻田、荷塘也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名胜风景区。"3年前提乡村旅游,村里没一个人愿意。"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刘树海感慨良多。蓑衣樊村是黄河大堤下的一个小村子,因为人多地少,田薄土盐,从解放到现在一直戴着贫穷落后的帽子,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业中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初步调查分析,作者通过对黄河三峡旅游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政策、民众意识、客源市场等方面开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优势分析,针对影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在三峡旅游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也在逐渐的显现,这种地域文化的特征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文章就以郑州市黄河风景区为例,对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和体现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愈发重视农业旅游,对农业旅游的多元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小浪底农业旅游园区隶属小浪底风景区,是黄河黄金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浪底农业旅游园区规划中,通过对其现状环境及文化背景的研究,确定了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理念,描述了规划结构、分区设计和技术与工程创新,从而阐述了本次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以下简称景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以后,每年抽提黄河干流水量至景泰川进行农业灌溉,除少量回归河道外,大部分提水量都经过渠道、田间的渗漏、蒸散发消耗损失,使黄河的径流量减少。为了准确评价黄河干流水资源数量,必须调查灌区引水及灌溉情况,计算耗水量,进而将河川径流量还原为天然径流量。景电工程作为一项跨流域引水灌溉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对黄河的天然径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调查工程及灌溉基本情况,研究灌区内各项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进行水量平衡计算,推求径流还原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是秦岭山脉东段延伸的山脉之一。山脉长400公里,宽40-70公里,山脉主脊高度约1500米,呈西北东南走向,是黄河、淮河、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最高峰鸡角尖2212.5米。伏牛山地下景观迷离神奇,地上景观更令人陶醉。位于南阳市西峡县,被称为“中原张家界”的伏牛山老界岭风景区,林海莽莽,  相似文献   

14.
房黎 《吉林农业》2011,(2):169-169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人们源源不断的涌入风景区内,风景区开始不堪重负。对风景区进行规划与开发是风景区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规划开发的同时,保护资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做好景源规划更是风景区规划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文章以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为例,来正确认识和理解风景资源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田震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138-139
天堂寨风景区位于湖北省罗田县境内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内,本文对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植被分布、风景区内部分物种的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内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存在,正视风景区内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时风景区内农村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发展模式来确立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景观化,来实现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的导向性转变;通过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来完成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区的合理补充与相互促进;通过鼓励社区参与分享风景区发展成果,来促进农村居民与风景区的相互关系,最终实现农村与风景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环境较好的风景区逐渐成为人们娱乐放松的好去处,而标识系统在景区管理及规划中的作用也变得愈发重要。笔者以风景区标识系统的概念、分类与功能开篇,根据目前中国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的现状,指出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中外观形象和使用功能方面的不足;继而以风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为前提,分别从材料、造型、色彩、文字、尺度、布局六个方面阐述风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手法,希望借此提升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的理论水平,从而达到改善风景区整体形象的目的,使标识系统更好的为风景区与游人服务。  相似文献   

18.
做好园艺设计能够提高水利风景区的欣赏价值,对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水利风景区园艺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加强水利风景区园艺设计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景中村作为区别于传统村落的特殊群体,它与风景区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为风景区与景中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资源,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然而,随着旅游资源的增加,风景区与景中村开始出现一系列现实问题,对风景区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风景区与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风景区与景中村的耦合关系及所面临的现状问题,提供适宜的发展策略,为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持续升温,对风景区内的生态环境、文化景观资源保护、城镇风貌造成较强的冲击。该研究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出发,以甘南藏族自治州郎木寺风景区为研究区,分析解读了郎木寺风景区物质类与非物质类文化景观类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景区内文化景观资源价值进行评价研究,定量分析郎木寺风景区文化景观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风景区发展和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认为郎木寺风景区文化景观资源价值高,且居民日常生活场景是郎木寺风景区的的重要景源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文化景观视角下郎木寺风景区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