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群革 《种子科技》2006,24(5):22-23
构建新型种业体系是新时期种子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迫切需要。现结合我市种业体系发展现状探讨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勇 《种子科技》2008,26(3):30-31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角的吹响,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种子管理工作,推进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种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产业。在新形势下,种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用现代法制观念管理种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种业,用现代产业体系培植种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种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种业,努力提高种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加快我国种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针对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国内许多省区出台了相关建设规划或设想,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我国种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如何做到既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又能较好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种业赶超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见仁见智。笔者根据我国种业的发展历史和对新型种业体系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对建设新型种业体系进行了理性思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角的吹响,“三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时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种子管理工作,推进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建设辽宁新型种子市场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种的“多、乱、杂”,经营的“小、全、散”,管理的“政、事、企”不分,科研的“育、繁、推”脱节等问题,树立种子产业观念,树立企业主体观念,树立改革观念,把种业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满足农业生产对良种的需求,促进农作物种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回良玉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上批示道:“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作为新阶段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推进种子产业化;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回副总理的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种子工作,发展种子产业,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具有兵团特色的新型种业体系,推进“精准种子工程”的实施,是种子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系统阐述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差距,明确了现阶段新型农民教育的思路和重点,并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建立评估体系及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种业又是种植业的基础。如何充分利用青海冷凉的气候特点,大力发展和培育高原特色种业,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新型种业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传 《种子科技》2004,22(6):311-313
种子是生物技术的载体,是特殊的生产资料,种子产业是基础产业.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是新时期种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迫切要求.新型种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新时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地位和市场主体地位;要深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种业,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种业资源优化重组;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依法治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