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昌都地区川西云杉解析木资料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川西云杉林木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用样地调查实测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精度,并绘制胸径、树高、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其生长规律。树龄<25a时,即幼龄林时期川西云杉的生长速率相对较快;25a后胸径、树高及材积的生长相对稳定,但仍维持了较高生长速率。其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30年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量在第45年最高;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最高点一般比胸径相应的推迟20a。从材积生长规律上来看,川西云杉的平均和连年生长量仍有上升的趋势。鉴于其数量成熟龄出现较晚,在生产经营中应适时的采取间伐抚育,以保证林分的最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天然白桦林优势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白桦天然林进行调查,并对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拟合了白桦的树高、材积、胸径和干形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胸高形率的生长曲线呈反“J”形;胸径、材积和胸高形率生长采用Korf方程拟合较好,树高生长采用Gompertz方程拟合程度较好,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作为白桦树木生长的预估模型。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2 a和21 a,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5 a和20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26 a和43 a。  相似文献   

3.
采用树干解析方法对11年香梓楠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年香梓楠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达到了12.4 m、14.80 cm、0.1337 m3/株。树高和胸径快速生长期刚好相反,树高快速增长期为第8~11年,期间连年生长量在1.33~1.67 m/a之间,而胸径快速增长期则为2~6 a,连年生长量在1.60~2.10 cm/a之间。材积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都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到11年时分别为0.0261、0.0122 m3/a,材积生长在11年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采用Richards模型对材积生长进行拟合时决定系数高达0.9997。根据材积生长模型推断香梓楠人工林材积生长在21年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4.
滇杨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省美姑县滇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滇杨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25年生树高为29.56 m,胸径为49.4 cm,材积为2.243 5 m3;滇杨造林初期生长相对较缓慢,在10年生时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到达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年生长量;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呈持续增长趋势,25年生时,仍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Logistic曲线对滇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维都林场32年生阴香人工纯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将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同林分树龄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并确定为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阴香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在32 a时分别为17.6 m、32.55 cm和0.539 m3;树高连年增长量在0~6 a逐年增加,第6年达到峰值,为0.90 m/a,第6年之后树高生长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胸径生长与树高生长规律相似,在第4年达到生长峰值,为2.42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随树龄递增先增长后下降,连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第22年,峰值为0.035 m3/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2年,由此确定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为32 a。生长规律回归方程拟合中,树高、胸径与林龄回归模型以理查德模型最优,材积以苏马克模型为最优,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7以上,残差平方和较小,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桂东南地区31 a柳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为该树种的科学营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柳杉人工林的树高(H)、胸径(D)、材积(V)3个测树因子与树龄(T)间的关系,并拟合其生长回归模型.[结果]柳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曲线和平均生长曲线多次相交,变动幅度较大.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在生长初期和调查期均出现了生长高峰期;胸径连年生长曲线在第10年达到了最高值,之后均处于下降趋势;而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曲线没有交点.所拟合的生长预测模型相关指数R2均在0998以上,其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是二次函数方程.[结论]柳杉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在31a的过程中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连年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大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积生长未达到数量上的成熟.柳杉生长初期旺盛,在31 a后仍有生长趋势,拟合的模型可适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江西吉安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调查及树干解析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等生长特性基本相似.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10 a为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生长的缓慢期;10~20 a为树高生长速生期,此时闽楠林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60 m以上;10~30 a胸径生长急剧上升,期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0.86 cm以上;15~25 a时材积生长逐渐加速;20 a后为树高生长匀速期,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33 m;30 a后胸径生长速度变慢,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44 cm,33 a时达到数量成熟,并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形不断向圆锥体靠近;25 a后材积生长迅速提高,平均生长量达0.013 63 m~3,说明闽楠生长速度并不缓慢,是培育珍贵阔叶树种大径材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伯乐树人工林的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伯乐树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在6、8年时达到最大值,而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第20年;胸径与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分别相交于7-8和8-10年,树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晚于胸径,...  相似文献   

9.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为同龄林,郁闭度较大,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已分解层(Y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林相不整齐,为异龄林,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在25年生时,而天然林则在24年生;10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入速生期比天然林早;福建青冈天然林材积生长27年生后明显增加,48年生时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人工林15年生时增长缓慢,35年生时材积年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可见福建青冈人工林材积生长比天然林生长表现快,营造福建青冈人工林是提高其林分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图3参10  相似文献   

10.
对伊犁地区筛选的4个银×新杨无性系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新杨4个无性系的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差异明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4~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6~7年时相交。从18a生的4个无性系生长过程来看,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第O~6年为幼树期,树高、胸径生长比较快。第7~14年为速生期,树高、胸径生长急速上升。第15~18年为近熟期。银×新杨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第16年左右时相交,达到数量成熟,此时可进行轮伐。  相似文献   

11.
抚育间伐对江南油杉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8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抚育间伐对其林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 a为江南油杉胸径和树高生长缓慢期,4~18 a为其速生期;抚育间伐对江南油杉林分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树高生长影响显著,但其后期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大;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在38 a时未相交,表明其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建议继续加强该江南油杉林分的抚育管理,采取及时合理的间伐措施,以期实现江南油杉人工林优质大径材的高效培育。  相似文献   

12.
鲁东南引种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特性与材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我国鲁东南引种栽培火炬松18年生人工林生长、材性的变化规律.18年生林分树高为8.2m,胸径为15.38 cm,单株材积均值约为0.05577 m3.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分别为2~5 a、1~9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的交叉点估测在20~25 a后,其数量成熟龄有待进一步确定.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由髓心处...  相似文献   

13.
72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72 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72 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53.40 cm(去皮26.3 m和2.5523 m3胸径在第1~9 年生长 缓慢第10~55 年进入快速生长期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第54~55 年之后生长明显降低第9~ 34 年为树高生长的快速期连年生长峰值出现在第19 年,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4~35 年之间。材 积的连年生长在第1~11 年增长十分缓慢,材积累积量仅为0.0215 m3仅占总材积生长量的0.84%,第11 年之后材 积的增长迅速增加,第48 年时达到最大值0.0802 m3/年直到第68~69 年材积生长达到数量成熟经拟合的生长模 型有很高的精度其中胸径树高以及材积分别以威布尔模型、理查德模型和威布尔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林和中林232两个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分析,为2个无性系人工林的集约经营及其木材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模型和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规律.[结果]中林杨2个无性系的高生长与胸径生长同步,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差异明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4~5年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4~6年相交.[结论]从18年生的2个无性 系生长过程来看,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第0~5年为幼树期,树高、胸径生长比较快,第6~9年为速生期,树高、胸径生长急速上升,第10~18年为近熟期,树高、胸径生长趋缓.中林杨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第7~10年相交,达到数量成熟,此时可进行轮伐.  相似文献   

15.
王朗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树干解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王朗自然保护区内一株树龄为293a生岷江冷杉,按照树干解析的步骤,截取圆盘获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内,岷江冷杉的总生长量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平均生长量较平稳,但是连年生长量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胸径连年生长量几乎全部高于树高连年生长量,说明岷江冷杉的胸径的生长快于树高的生长,生长过程中以树干的增粗为主;材积生长量还未出现峰值,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还没有相交,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说明岷江冷杉生长状况良好,其环境适合其生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树干解析方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30 a铁坚油杉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 a铁坚油杉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4.4 m、32.80 cm和0.479 9 m3。树高和胸径快速生长期分别为1~12 a和6~14 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分别相交于12~13 a和14~15 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6 a达到最大值0.030 0 m3·a-1,之后逐渐降低,模型分析得出材积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38~39 a之间。借助系统聚类分析将材积生长期划分为生长缓慢期(1~8 a)、生长加速期(9~19 a)和生长快速期(20~30 a)3个阶段。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回归方程分别以理查德、理查德和威布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用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杉木与峦大杉人工混交林试验样地数据,以及杉木树干解析资料,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树高连年生长量在8年生时达到最大,为1.00m/a;树高平均生长量在幼林时期较大,在2年生和4年生时分别是1.75、1.20 m/a,4年生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逐年平稳降低趋势。胸径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前后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是在4年生、16年生和22年生,其连年生长量分别达到0.74、1.27cm/a和0.70 cm/a;胸径平均生长量变化平缓,2次出现高峰值分别在18年生、22年生,其值均为0.61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20年生,为0.003 16 m3/a,22年生时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为0.001 03 m3/a;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接近24年生时相交,表明此时的树龄为杉木的数量成熟龄。利用Mat Lab软件,拟合了杉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Richards方程,拟合效果好、精度高,拟合的数学模型可作为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法调查林龄为31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解析木资料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绘出华北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曲线图,揭示华北落叶松在六盘山区的生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随着林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呈明显的波浪型增长趋势,胸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6-16年;第7年时,胸径生长量达到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华北落叶松树高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6-14年,第12年时,达到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材积连年生长量快速生长期主要集中于12-29年,材积生长量保持在0.007~0.031 m3;第29年时,达到材积生长量的最高峰.材积连年生长量的快速生长期较胸径连年生长量、树高连年生长量迟.第11年、14年时,林分的高生长、胸径生长均有明显下降,可将第11-14年,定为对华北落叶松开展首次抚育间伐的最佳时间段,之后应当按森林经理期5~8年,定期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开展森林抚育间伐措施,以保证其胸径、树高的正常生长.华北落叶松为早期速生型树种,其材积生长率曲线随着林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坡向对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北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根据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的变化规律。[结果]阴坡和阳坡林分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阴坡立地条件下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阳坡;总体来看阴坡对华北落叶松的胸径和树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影响较大,两者在35、30 a时差异最大,最大差值分别为0.001 4、0.003 2 m3。[结论]处于阴坡的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较阳坡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29年生杉木不同造林密度生长进程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树干解析,全面分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林龄下,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增大而递减;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限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趋势,且密度大的林分速生期较密度小的林分有所缩短;平均单株材积生长进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