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山杏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杏是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型树种.近年来,我国对山杏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现总结我国山杏的分类地位、种质资源分布、山杏资源开发与利用、栽培、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平泉山杏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也是十分优良的生态树种。通过调查平泉山杏发展现状,提出了平泉山杏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建议及对策,为提高山杏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山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山杏(Prunus sibirica L.),又名西伯利亚杏,山杏是河北省北部山区最主要的乡土树种之一,既可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还可用于生态经济林建设。据统计在承德、张家口两市山杏资源(含天然和人工种植)面积已达30万hm2以上[1],这些资源的存在,为改善生态、保障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振兴乡村经济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在山杏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病虫害。经调查,冀北山杏主要病虫害有杏仁蜂、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林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分析了混交优势产生的机理,以期为发展山区人工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山杏沙棘混交林中山杏平均树高比纯林高17.47%,生物量比纯林高127.7%,混交后山杏的树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混交林的林木固碳量是纯林的3.89倍.从生态功能来看,混交林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更高.混交林坡面径流量仅为纯林的25.1%,径流含沙量仅为纯林的59.7%,土壤侵蚀量仅为纯林的17.8%,混交林生态功能优势明显.由于沙棘根系可以与土壤中的弗兰克氏菌形成特殊的根瘤,并在根瘤中有效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因此土壤中氮素增高显然来自沙棘的根瘤固氮所补充的营养.沙棘与山杏混交以后,由于沙棘的根瘤固氮作用,大大增加了林地土壤氮素的供应.充足的氮素供应刺激山杏生长,因此其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林木覆盖度和林地固碳量均显著提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在生态建设中,该类型的混交林可作为固碳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山杏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杏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张立彬,刘玉艳,李志勇(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昌黎066600)山杏广泛分布在我省北部地区,仅承德、张家口就有山杏13万hm2,年产苦杏仁200余万kg。山杏抗寒,抗旱,耐瘠薄,在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苦杏仁也有很高...  相似文献   

6.
张君 《落叶果树》2003,35(4):51
山杏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 ,树姿秀美 ,叶色深绿 ,清明时节杏花盛开。杏仁可做杏仁露饮料、杏仁香酱 ,榨制杏仁油。杏仁还是常用中药材 ,具有祛痰止咳、镇静平喘、润肠通便、消食解毒之功效 ,药用价值极高。发展山杏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山杏树根系发达 ,生长迅速 ,耐寒、耐旱、耐瘠薄 ,是绿化荒山、荒甸和荒原的优良树种。结合退耕还林 ,大力发展山杏 ,对改善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越垦越穷的生态环境 ,具有显著的作用。山杏苗木价格低廉 ,栽植易活好管理 ,造林、管理成本低。栽后第 3年即可结果 ,第 5年…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北坝上山杏的生态习性特征,详尽介绍了山杏的造林意义及经验,阐述了河北坝上山杏抗旱造林的实施要点及主要措施,同时也介绍了山杏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山杏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杏喜光照,根系深,耐干旱、抗瘠薄、耐寒,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对水分和土壤条件要求较低熏无论平地、山地、沙荒地均可栽植,是扁杏(甜仁杏)和鲜食杏的优良砧木。作为生态树种,山杏已成为荒山、荒沟、荒坡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既可以绿化荒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理种源引种山杏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个不同种源地引种的2年生山杏无性系苗木为试材,对引种山杏不同季节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引种山杏在辽西地区的光合、蒸腾作用类型随季节变化呈现单、双峰型变化,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不同生长季节各种源山杏通过叶片气孔对各项光合生理活动进行有效调节,春、秋季水分利用率高,保水能力强,夏季的高温、干旱气候不利于引种山杏的生长。俄罗斯西伯利亚杏生长期短,春季的光合、蒸腾作用高于夏、秋季节,引种驯化后对辽西生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西北黄土丘陵区野杏的遗传变异性大,生态幅宽,不同季节的光合生理活动存在较大差异,进行品种选育的潜力大;内蒙古地区西伯利亚杏的光合生理活动与辽西地区的山杏类似,对引种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预防山杏花果冻害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杏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每年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冻花、冻果现象,是造成杏仁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地预防山杏花期、幼果期冻害,是目前山杏生产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简要阐述了以山杏为基础原料,加工制成的多种绿色食品的种类和加工流程;并对以“秦岭”山脉为主的西部地区开发山杏资源,以及生产山杏绿色加工食品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提高山杏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对退耕还林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平县现有山杏面积2.3万hm2,特别是2002-2005年退耕还林以来,直播山杏1.3万hm2.这些地块立地条件较好,有的地块还具备灌溉条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山杏嫁接鲜用杏,是提高经济林效益的有效途径.从2004年开始,我县在17个乡镇利用山杏嫁接鲜用杏330 hm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杏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点提出山杏花、山杏叶、杏仁蛋白的开发建议,总结山区山杏开发的问题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于涛  孟林  姜涛 《北方园艺》2007,(6):113-114
山杏抗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阜新地处风沙半干旱地区,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地区气候干旱少雨.采用山杏直播建造防风固沙林,根系没有损伤,直根明显,根系分布广,比移栽山杏建造防风固沙林生长速度快,耐旱性强.直播建造防风固沙林方法适用于风沙半干旱区及同类地区.  相似文献   

15.
山杏属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具有抗风沙、抗旱、抗寒、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加速绿化,保持水土.且山杏营养丰富,杏仁可药用、食用,是美容和抗衰老的营养佳品,经济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区山杏高接换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地区有着丰富的山杏资源.山杏多为苦杏仁,与甜杏仁相比经济价值较低.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杏,高接换优后,不但能改善杏仁的品质,而且高接后生长旺盛,早结果,早丰产,可以达到迅速推广优良品种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我县山杏高接换优从2004年开始实施,主要在前几年退耕还林(10.以下丘陵坡地和梯田地上)的山杏林进行.目前,全县6 700 hm2退耕还林山杏林,已完成高接换优的达4 700 hm2,而在坡度较大(15.以上)、土层较薄的老山杏林实施的较少,只占总面积的5%左右.所用的甜杏仁优良品种主要有'一窝蜂'龙王帽'优一'优二'等.由于管理得当,高接换优后,第2年就开花坐果,666.7 m2可产甜杏核30~40 kg,第3年可产甜杏核60~80 kg,第4年进入盛果期.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山杏核3.00元/kg,而甜杏核13.00元,每公斤价格相差10.00元,可见山杏高接换优后,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杏树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在调节气候和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果肉和果仁可以食用和入药,果核可以制作活性炭,是重要的生态经济林树种。杏属植物有3个种(山杏,即西伯利亚杏;辽杏;鲜食杏,即普通杏),一个自然变种(大杏扁)。山杏树冠矮小,嫁接亲和力强,是仁用杏主栽品种,也是抗寒育种的原始材料和发展仁用杏、鲜食杏的主要砧木资源,  相似文献   

18.
山杏是我国重要乡土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同时还可以作为鲜食杏、甜仁大扁杏的优良砧木用于林果生产,具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山地、丘陵区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现将其发展优势、育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义县丘陵山地长有山杏,面积约1 333 hm2,来源是多年来人工造林、直播或天然萌生.由于分布零散,疏于管理,只见每年满山红遍不见金秋硕果.山区村民一直认为山杏只能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为解决山杏经济效益低问题,笔者在义县西部丘陵山地进行了3.33 hm25年生山杏高接换头,嫁接新品种大扁杏,嫁接成活率达95%.义县有山杏林1 333 hm2,如果采用高接换头改造,其创收潜力很大的.为推动这项工作,现将杏高接换头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1年生人工栽培山杏与南疆野生栽培山杏实生苗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生长状况与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耐旱性强的杏优良品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均不会影响人工栽培山杏与南疆野生栽培山杏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和时间的延长,2个山杏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在相同胁迫条件下,南疆野生栽培山杏抗旱性优于人工栽培山杏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