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燕  赵永康  周华安  郭泓鋆  杨洪  李兰 《种子》2019,(5):117-119,123
以6个不同来源糯玉米基础材料(人工合成群体、地方品种、单交种)为母本,引进的3个单倍体诱导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对糯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及化学加倍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诱导率受母本基础材料和父本诱导系影响均较大,而散粉株率、结实株率则主要受母本基础材料的影响。从基础材料的来源看,单倍体诱导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人工合成群体、地方品种、单交种,散粉株率和结实株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地方品种、人工合成群体、单交种。从诱导系的单倍体诱导率来看,YD 2的诱导率为5.3%,显著高于YD 1和YD 3,在糯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中可加大对YD 2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京科糯569为母本,以高频孤雌生殖诱导系NY 10为父本对其杂交诱导产生的糯玉米单倍体为供试基础材料,在海南崖州和吉林公主岭2种生态环境下,采用秋水仙素滴心叶法和自然加倍法对单倍体进行加倍处理,对2种生态环境下不同加倍方法的散粉率和结实率进行方差分析。对散粉率的分析表明,在海南崖州糯玉米单倍体散粉率比在吉林公主岭有极显著提高。不同环境与加倍处理方法间的互作有显著差异,在海南崖州环境下,自然加倍法对提高散粉率的效果最好。对结实率的分析表明,结实率在海南崖州与吉林公主岭环境之间有显著差异。选择适宜的糯玉米单倍体生长环境,自然加倍法也能够获得较高的雄穗散粉率,并提高自身结实率,从而提高糯玉米DH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魏忠芬  张太平  王军  李德文 《种子》2007,26(11):123-126
针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进行"农作物父本中心式"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试验示范结果表明:(1)采用"农作物父本中心式"进行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使田间父本授粉植株均匀合理分布,其母本呈辐射状排列在父本周围,与常规行比排列相比,能显著增加母本植株的结实率,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其中处理1间4、1间6杂交种产量增产幅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改进后的"农作物父本中心式"采用宽、窄行移栽方式,父本直接稀植在宽行上。在德江县的大面积制种示范中产量达到99.47kg/667m2。(3)"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模式主要是能保证父本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和丰富的花粉量,同时又能保证单位面积上具有较多的母本株数。  相似文献   

4.
玉米单倍体加倍(DH)系籽粒性状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单倍体育种是快速选育纯合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来自BSSS杂种优势群的两个自交系BX08和BX19的杂交F1进行诱导获得单倍体,又经加倍获得33个加倍纯合系(DH),分析单倍体加倍纯合系与两个亲本及F1杂交种的果穗及籽粒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单倍体加倍系的籽粒容积和质量比亲本籽粒都有所提高,子代的农艺性状获得显著改善,说明发生单倍体不是基因随机分离的结果,单倍体育种存在选择压力,有利于优良基因的累积,淘汰不良基因.  相似文献   

5.
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双单倍体(DH)系配合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频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选系材料M35/F35的F1代进行诱导获得大量单倍体籽粒,经自然加倍获得一批纯合双单倍体(DH)系,用测验系京24组配杂交组合分析DH系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不同DH系之间,配合力差异较大,部分DH系的配合力比亲本增加,说明采用单倍体育种可以选育到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出优良品种,从而加快育种进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0,(9)
为研究不同诱导系对不同基础群体材料的诱导效率,利用3个单倍体诱导系对7个不同基础群体玉米材料进行杂交诱导。结果表明,诱导系Stock 6和N 548-1的平均诱导率较高,分别为3.22%和3.14%,W 1619最低,为2.33%;在3个诱导系诱导下,诱导母本材料W 3的平均诱导率最高,为3.56%;诱导组合R 2×Stock 6的诱导率最高,为4.51%。单倍体加倍率与加倍方式和材料有关,化学加倍要高于自然加倍,温带材料要高于2个热带材料。因此,选择合适的诱导系、诱导材料以及加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单倍体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7.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丹诱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Stock 6×T 68为基础材料,再复合杂交W 23ig和高诱1号,利用单倍体技术选育的优良诱导系,整合优势诱导材料,实现优良基因的累加聚合。丹诱3号标记清晰,对环境反应钝化,在不同生态区域保持较高诱导率,特别是对含有旅大红骨种质资源的材料诱导率较高。截至目前,利用其诱导加倍选系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有5个通过审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对玉米诱导系进行改良,对改良诱导系进行诱导率鉴定,以期在单倍体育种中更好利用。研究引进的2个常规诱导系及用其改良选育的5个诱导系对杂交种‘浚单509’的单倍体诱导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7个诱导系中单倍体诱导率最高的是QYG1,为3.36%;最低的是ZYG1,仅为0.4%;改良后诱导系QYG1、ZYG2诱导率稍有提高。7个诱导系在玉米穗部不同部位(上部、中部、下部)诱导的准单倍体诱导率不同,5个中部居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QYG1田间植株表现植株高大、雄穗花粉量大且散粉期长、抗逆性强,可以考虑作为新的诱导系利用。研究结果为开展玉米诱导系选育及单倍体技术进行种质改良提供了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侯先颖 《种子》2017,(11):97-99
以5份糯玉米杂交种为母本,以RH 20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获得的糯玉米单倍体籽粒为供试材料,比较不同化学加倍方法、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糯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率.结果表明,滴心叶法的加倍效率最高,均值达11.14%;秋水仙素浓度为0.7 mg/mL时,加倍率最高,均值达11.00%;处理时间以10 h最好,加倍率均值达7.70%.  相似文献   

10.
玉米DH系的表现及其同工酶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孤雌生殖诱导系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由单倍体加倍后获得的DH系性状上表现高度一致,其中一些DH系的长势和果穗性状达到了育种上的要求.DH系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电泳表明,部分DH系具有母本谱带,部分具有父本谱带,由此说明,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单倍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1.
玉米双单倍体(DH,Doubled haploid)技术是现代玉米育种的关键核心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为解决目前玉米单倍体育种普遍存在的诱导率低、杂株率高等问题,本研究利用 4 个单倍体诱导系和 12 个基础群体材料进行杂交,探讨不同诱导系及不同基因型材料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 4 个诱导系诱导同一基础材料时 CS3 诱导系的平均诱导率最高,为 5.66%,稳定性也较好;不同基础材料与同一诱导系杂交时 D3 和 D4 的平均诱导率最高,分别达 7.44% 和 7.45%。 (2)用 4 个诱导系诱导同一基础材料时 CS3 诱导系的杂株率最小,为 16.95% ;不同基础材料与同一诱导系杂交时 HB4 的平均杂株率最小,为 10.93%。(3)诱导系 CS3 对 HB4 诱导时诱导率最高(11.9%),杂株率最低(0.81%)。研究结果可充实玉米单倍体育种理论研究,为玉米单倍体育种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玉米高频率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刘志增  宋同明 《作物学报》2000,26(5):570-574
本试验从单倍体诱导系Stock6与高油玉米群体BHO的杂交后代中经过不断的测交和选择, 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农大高诱1号。 在16个测交组合中高诱一号对411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最高(9.2%); 而对H4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最低(1.92%); 其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5.34%。 以黄绿苗自交系Syn695yg为测验种, 高诱1号的  相似文献   

13.
武合讲 《种子世界》2010,(11):14-15
<正>1案例渝单9号是经重庆市审定通过的玉米杂交种,其以自选系268-3为母本,外引系162-3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适于重庆市平坝、浅丘区推广种植。渝单11号是经重庆市和农业部分别审定通过的玉米杂交种,其以自选系549为母本,外引系5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适于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杂交玉米新品种美单99进行农作物父本中心式"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采用"农作物父本中心式"进行杂交玉米制种,使田间父本授粉植株均匀合理分布,与常规行比排列相比,能显著增加母本植株的结实率,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其中处理1间4杂交种产量增产幅度达极显著水平.在遵义县的大面积制种示范中平均产量达到222.1 kg/667 m2."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模式主要是能保证父本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和丰富的花粉量,同时又能保证单位面积上具有较多的母本株数.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20,(9)
以农大高诱1号作父本,进一步从黔西北玉米不同种质资源中筛选单倍体诱导率较高的合适母本,实现配子选择,有利于优良基因型的入选频率,用于选育综合性状好的纯系,组配出更加高产和优质的玉米新品种。研究表明,农大高诱1号对黔西北玉米不同种质均有一定的诱导率。自交系的单倍体平均诱导率为1.86%,其中P群的02 H 58诱导率最高(5.54%),兰卡斯特群的木6次之(2.43%);在不同杂交种质中,兰卡斯特×P群杂优模式下的毕单18诱导率最高(5.85%),苏湾×苏湾杂优模式下的T 32×R 273次之(4.94%)。不同基因型单倍体诱导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40份糯玉米杂交种作为母本(其中母本材料前20份为10对互为正反交的杂交种,其余20份分别为一父十母的10份杂交种以及一母十父的10份杂交种),以2份诱导系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以探求不同遗传背景的糯玉米杂交种的诱导率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份诱导系与不同遗传背景的糯玉米杂交种的诱导率大不相同,本试验认为诱导系的诱导率与糯玉米杂交种的母本有重要遗传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以YD 1为诱导系诱导杂交种时,母本为Y88的BY 19杂交种的诱导率最高,为5.706%,而母本为F46白的BY 28杂交种的诱导率最低,为2.590%.以YD 2为诱导系诱导杂交种时,母本为F45的BY 27杂交种的诱导率最高,为11.875%,而母本为F8的BY 22杂交种的诱导率最低,为6.165%.  相似文献   

17.
玉米单倍体鉴定是玉米单倍体育种三大关键技术(杂交诱导、单倍体鉴定、染色体加倍)之一,准确、高效的单倍体鉴定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玉米单倍体育种的效率,同时对筛选高诱导率的单倍体诱导系也十分重要。综述了国内外玉米单倍体鉴定方法的演变过程,旨在为玉米单倍体育种工作者把握鉴定方法发展的脉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油分的花粉直感效应鉴别玉米单倍体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陈绍江  宋同明 《作物学报》2003,29(4):587-590
通过对农大高诱1号衍生材料的诱导率和含油量的分析,筛选出了一个诱导率与含油量均较高的高诱株系.该系油分具有显著的花粉直感效应,父本效应值为0.38,以其为父本与普通玉米杂交,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显著高于自交籽粒和单倍体籽粒,花粉直感的增油率在30%以上.利用这一区别所发展的单倍体油分筛选法准确率超过90%,明显高于标记  相似文献   

19.
晋糯10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2008年以自选系N2-1作母本、自选系hN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黑糯玉米杂交种。经2012—2013年的品比、生产试验,2014年5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4020。该品种适宜在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Lancster类群的玉米自交系PH 5 AD和PH 4 CV进行杂交组配,连续自交4代,形成S0、S1、S2和S3四个世代,利用诱导系H-4对四个世代进行杂交诱导。结果表明,不同世代诱导率间呈极显著差异,诱导率最高的是S0世代,为10.66%。采用浸芽法,用纯度为0.6%的秋水仙素处理不同世代的单倍体种子,结果显示,不同浸芽时长对单倍体加倍率的影响显著,其中浸芽8 h的加倍效果最佳,加倍率为19.91%;对四个不同世代选育的20个DH系与Reid类群的5个测验种形成的双列杂交组合进行研究,发现DH系产量平均配合力较低的是S0世代;DH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是S2和S3世代,且S2和S3世代产量变化幅度比较接近;诱导产生DH系的最佳世代是S2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