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四会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平均气温以及各种气温极值、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6年四会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3℃/a;20世纪60—80年代气温较低,90年代后气温明显上升,近10年气温上升剧烈;各季、各月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显著;高温天气日数在逐年增多,低温天气日数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2.
为都匀市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利用都匀市国家观测站1970—2019年的逐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值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都匀市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都匀市年平均气温为16.0℃,距平值在-1.7~1.1℃,气候倾向率为-0.114℃/10a,整体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为28.4℃,距平值在-2.5~1.2℃,气候倾向率为-0.121℃/10a,整体呈下降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平均为7.5℃,距平值在-1.4~1.1℃,气候倾向率为-0.013℃/10a,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与时间呈中度相关,年极端最高气温与时间呈显著相关,年极端最低气温与时间呈微弱相关。都匀市年均气温下降与极端气温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应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气温监测与灾害预估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灾害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南县1959~2007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近48年全南冬季季平均气温、季平均最低气温、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要素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全南冬季平均气温、季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增温趋势。季平均气温前30年稳定少变,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增温明显;季平均最低气温则呈稳步增高态势,近48年季平均最低气温每10年约增温0.4℃左右;而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基本呈波浪振荡态势,其增温趋势不明显;极端最低气温的年际振幅较大,但总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冬季季平均气温增温的突变点大约出现在1994年;而季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的突变点比季平均气温早,出现在1986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的突变点出现时间最早,大约从1983年开始极端最低气温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石河子莫索湾垦区气象观测站1981~2017年逐年平均气温资料,结果得出:莫索湾垦区近37年平均气温7.3℃,气候倾向率0.359℃/10a,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升高趋势;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以秋季增温最显著;以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近37年均呈明显升高,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57℃/10a、0.631℃/10a及2.859℃/10a、1.74℃/10a,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上升幅度较大。气候变暖对农业等影响较大,应做好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合理利用热量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87—2016年北流市气象站逐年平均气温资料,对近30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北流市平均气温呈波动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5℃/10年;北流市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均呈增加趋势,秋季增温最为显著,冬季略趋于降温;2—7月北流市月平均气温逐月增加,8—12月平均气温逐月减少,7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近30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43、0.418℃/10年,极端最低气温较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大。气温升高对气候、农业等均产生较大影响,应加强变化特征研究,趋利避害,提升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南康196l-2011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康甜柚生长期间高温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了有关防御高温干旱的果园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近51年南康平均每年出现高温日数为32.8d,以7月最多,8月次之;1961-2000年高温日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率为0.46d/年;但进入21世纪以后,高温日呈增多趋势,其增多趋势率为3.07d/年。南康50年一遇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南康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湿润指数最低为相对干旱期;20世纪90年代湿润指数最高为相对丰水期;20世纪70-80年代为干湿交替期。南康高温干旱灾害主要影响甜柚果实膨大和秋梢i隽发,生产中应采取不同的果园管理措施防御高温干旱对甜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铁岭市48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近期异常气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敏  周昕  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83-1685
利用线性倾向率、小波分析、滑动平均等方法,对铁岭市1960~2007年间4个气象观测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铁岭市近48年气候变化特点为温度呈上升、降水略减少的趋势,特别是近17年,气温增暖幅度加大,但各季增温幅度差异较大,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是冬季;降水春夏两季减少明显,降水时段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某时段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屡破纪录,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次渐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额济纳旗气象站1981—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对额济纳旗近35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额济纳旗近35a平均气温9.5℃,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0.546℃/10a;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均趋于逐增加,秋季和春季增温幅度最显著,冬季增温幅度较小;额济纳旗极端最高/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86℃/10a和0.565℃/10a,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陈德英  王兴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41-9645
利用山东78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分析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变化。结果表明,尽管平均全省极端低温日减少0.23 d/a,但是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每年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0℃后,仍可出现1~2 d晚霜冻现象,小麦、果树等每年仍面临冻害风险。尽管全省平均极端高温日增加0.19 d/a,但因夏季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标准差减小,2000年以来山东西部地区多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数,与常年相比减少1~3 d。近50年极端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小雨日数有明显减少趋势,平均减少0.17 d/a,大暴雨的降水频数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代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1901—2012年福州市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等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01—2012年福州市气温变化呈三峰二谷起伏形态,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比1901—1930年年平均气温高1.2℃;(2)年极端最高气温演变趋势总体上与年平均气温相似,小波分析结果表明,≥35℃年高温日数和年平均气温均存在较稳定的准50a和准25a的振荡周期;(3)福州市1901—2012年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年际分布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4)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1990年后福州地区显著升温.  相似文献   

11.
橡胶园生态系统调节系统内温湿度的功能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橡胶园生态系统调节自身温、湿度的功能与机制。进行了近5a的定位观测,对橡胶园生态系统内和系统外的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等气象因子的数据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橡胶园生态系统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极显著高于系统外,5a平均比系统外高2.9个百分点;②系统内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极显著低于系统外,年平均气温低0.5℃,平均最高气温低1.6℃;③系统内的平均最低气温显著高于系统外,5a平均比系统外高0.2℃;④系统内各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系统外无显著差异,但大部分月的最高气温显著降低。与橡胶园生态系统外的气温和湿度相比,橡胶园生态系统内气温较低,气温变幅较小,相对湿度较高。这正是橡胶园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发生作用的结果。这种调节机制在于白天橡胶树冠对太阳光能的截留和反射,从而降低了橡胶林中的气温;而在相同的实际水汽压条件下,相对湿度与气温成反比,因此,橡胶园生态系统内的气温较低,相对湿度就相应地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蚌埠市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7-2011年的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累积距平、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蚌埠市近45a来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蚌埠市年平均气温以约0.4℃/10a的速度不断升高,在1993年左右发生了突变。春秋冬三季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秋季升温最为显著,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气温和极端高温的上升趋势不明显,均为6~8a的周期性变化。高温日数的趋势性变化不明显,为14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及02:00气温的上升趋势明显。≤0℃的天气日数逐年减少趋势也很明显减少。蚌埠市气候变暖过程中冬季、低温和夜间的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近50 a地面0 cm温度及年气温、蒸发、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近50 a地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及极值变化等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了影响地面温度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受天气系统、地形地貌以及海拔高度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低海拔平原区大于高海拔山区。各地年、年代地面温度呈很显著上升趋势,年地面温度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9 a的准周期变化;月地面温度变化比较一致;各地各季节地面温度也呈上升趋势,春、夏季上升率大于秋、冬季;各地年极端最高和最低地面温度也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大于极端最高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因此冬季增温对年地面温度升高贡献大于夏季。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其次是降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弱,蒸发的影响最弱。地面温度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以及平均风速呈负相关,与蒸发无相关性。影响各地地面温度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选取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气象局1980—2018年的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以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观测数据资料,对新绛县近39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绛县近39年来年平均温度主要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95℃/10 a;偏冷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0年代90年代末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年份以偏暖期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2℃/10 a,即每10年新绛县年极端最高温度增加0.22℃。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5℃/10 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这充分表明新绛县近39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比较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新绛县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导致一些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选取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气象局1980-2018年的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以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观测数据资料,对新绛县近39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绛县近39年来年平均温度主要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95℃/10a;偏冷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0年代90年代末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年份以偏暖期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2℃/10a,即每10年新绛县年极端最高温度增加0.22℃。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5℃/10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这充分表明新绛县近39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比较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新绛县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导致一些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民勤气象站1953—2010年逐年气温资料,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近58年民勤气温月、季、年、年代际及近10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平均气温月、季、年及年代际均呈升高趋势,1989年出现突变,近10年是58年中最暖的时期。②平均最低(高)气温的月、季、年及年代际均呈升高趋势,升温趋势略有差异,最低温度比最高温度升温明显大,平均最低气温1987年出现突变,平均最高气温1989年出现突变,近10年平均最低气温最高、平均最高气温略低于20世纪90年代。③极端低温日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呈略微增多的趋势,气温日较差呈显著减小的趋势。历史极端低(高)温均出现在近10年。④气温的升高使民勤热量资源发生变化,活动积温增大,对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有利。  相似文献   

17.
张玉兰  戴小笠  管景德  陈虹  毛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92-12594,12597
[目的]探讨影响灵武长枣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方法]通过对历年灵武长枣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分析,研究灵武长枣不同生长阶段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影响灵武长枣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盛花期出现连续9d以上≥30℃的高温天气、成熟期连续10d以上阴雨天气,盛花期连续7d以上阴雨天气以及越冬期出现4d以上≤-22℃的持续低温天气,同时极端最低气温达到-24℃。[结论]灵武长枣不同生长时段主要气象灾害不同。出现最多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盛花期连续9d以上≥30℃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8.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分别为1983、1980、1994、1988年。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最高气温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娄雪冬  康冰  胡理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09-7613,7648
[目的]研究秦岭西部地区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秦岭西部17个气象站1967~2007年间观测数据,分析了秦岭西部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1年间,秦岭西部的平均气温增幅为0.30℃/10a(P0.000 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增温速率最大(0.42℃/10a)。年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1℃/10a,P0.05),冬季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最快(0.54℃/10a,P0.05);年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6℃/10a,P0.05),夏季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最快(0.45℃/10a,P0.005)。41年间平均年降水量为802 mm,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春季降水量显著下降(-13.68 mm/10a,P0.05);年日照时数和年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 864 h;年蒸发量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从地域差异上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都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则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增的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秦岭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潮州近50年农业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潮州5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潮州的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的升温幅度不同;近20年夏季高温天气明显增加,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天气减少,特别是近10年来更加明显;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降水偏多的年份、季节往往气温较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和降水都呈上升趋势,但气温上升的幅度比降水明显偏大,另外,降水偏多的时段主要出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即夏季高温多雨,秋、冬季暖湿;降水偏少的春季气温明显偏高;虽然近年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高温、暖冬经常出现,但是强度较强的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天气仍会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