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构建了吉林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30个指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从2000年以来,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高,发展形势较为喜人,特别是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高,对农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存在着事实上的雨养农业。本文以镇赉县为例,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旱田作物的雨养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旱田作物的雨养状况不佳,水分供应不足,大地限制了农田生产潜力的发挥。为保证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应大力发展补水农业。  相似文献   

3.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它在作物育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应用专家系统的理论方法,进行“玉米良种综合评价专家系统的研制”,以增强玉米育种工作的预见性,提高玉米育种工作效率,为智能技术在吉林省农业上的应用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玉米种植业和加工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省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亩,玉米良种覆盖率达100%,玉米人均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本文根据吉林省生产实际,总结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粮食生产水平,保证玉米生产的稳定增长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第一生产要素。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九五”后三年,要把良种产业化作为农业服务产业化的突破口来抓,提高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和优质农产品比重以及市场占有率。那么,上饶地区作为江西的农业大区,良种...  相似文献   

6.
九五以来,吉林省的耕地质量降低和灾害防范能力不强,但在耕地面积有保障和科技服务的支撑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省的粮食总产量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由于吉林省的中低产田多、耕地质量不高,科技增产难度大和农业基础设施差限制了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在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狠抓科技兴粮和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将于近日全面展开。通过全面落实税费改革各项 政策,清理各项不合理负担,理顺国家、农场与农工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工负 担,促进国有农场的改革和发展。 吉林省国有农场包括国有农垦企业,国有农业原种场、良种繁育繁殖场,国有 牧场、林场、渔场,劳改农场等,凡是经营耕地、从事种植业生产,并由场内职工  相似文献   

8.
种子产业是农业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良种是农业增产增收中最关键的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20年来,世界粮食产量翻一番,其中75%的产量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而良种的增产作用占30%~35%。因此,品种改良、良种繁育、推广及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三农资讯     
正汪洋在吉林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0月6日~7日在吉林省调研农业农村工作。他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0.
为突出解决农业良种产业化问题,山东省自1995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该工程以育种为重点,坚持“选、繁、推”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良种产业化开发为龙头,带动整个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工程实施十年来成效显著,加快了山东省农业优良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提高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推动了植物新品种权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搞好名牌农产品的交流,提高名牌农产品在全国和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将是加入WTO后吉林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规避入世风险。吉林省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这是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吉林省实际,主要简述吉林省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作为实施“种子工程”的主要措施之一,自2000年起在西藏开始实施,到目前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多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了“125”良繁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良种统繁统供体系不断健全,供种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良种逐级供种制度常态化,良种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这些成效的取得为提高西藏良种质量、良种覆盖率、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农业增产增效及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13-1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多方位决策服务以及技术支撑,多种农业技术并行,技术专家走进乡村进行指导,高标准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吉林省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逐年增加。对吉林省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情况以及制约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促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正1460万亩吉林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吉林省2018年农机深松整地实施方案》,今年吉林将落实农业农村部深松整地任务1460万亩,其中,安排中央财政农业发展资金18138万元,对秋季单一深松、深度在30厘米以上的作业实施补助。57.5%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畜禽水产供种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探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对研究吉林省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确定吉林省机械化发展目标,进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论述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吉林省农业科研院所、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有效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等三大突出问题,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江苏黄海农场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大小麦高产创建思路,稳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一是明确大小麦高产创建目标思路,落实创建任务。农场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典型示范,普及良种和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国家对农业机化生产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使得全国农机化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吉林省也在农业和农机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研究和推广了许多适用于农业生产并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农机化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发展吉林省的高产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农业,使科学技术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通讯》2007,(11):138-138
为使2007年度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提出。要在稳步扩大棉花优势区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国家将继续实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强棉种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通过转化,是实现生产力的具体体现。种子是科技的载体,推进优良种子工程有利于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率在30%~40%,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良种在农业增产种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为此,不断提高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