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流和养殖大规格参苗可提高其成活率,而且种苗规格越大,生长起迅速。有些养殖单位采取参苗海上中间有成的办法,但成活享受海上环境条件的影响,难如人意。近几年来我们在室内水泥他用网箱上铺黑色波纹板的办法进行参苗的中间有成,效果较好,成活率达到85%,而且最大个体达五Zcm。一、养殖条件互.水泥他条件:每个中间有成他为5X0.9X0.6m,中间育成总面积为山川m‘,可养殖参苗100万尾以上。自制网箱规格为0.85X0.85x0.3m,网眼为0.scm的双层网衣制成,此网箱中加入两块0.7X0.sin的黑色波纹板供参苗附着。z水质条件:海水比…  相似文献   

2.
刺参室内水泥池中间育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流和养殖大规格参菌可提高其成活率,而且放养规格越大,生长越快,生存能力越强,越能适应环境。为获得大规格参苗,很多地方采取海上中间育成,但参苗的生长情况和成活率易受海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需要大量同笼等设施,成本较高。近几年来,山东省荣成市西雷口海珍品有限公司,在室内水泥地用网箱上铺黑色波纹板的方法进行参苗的中间育成,取得了较好效果,成活率达85%。介绍如下:1条件和方法每个水泥地的规格(长/宽X高)为5mXO·9mXO.6m,总面积400m’。自制网箱为O.85mXO.85mXO.3m,网眼用0.5cm的双层网衣做成。网箱…  相似文献   

3.
<正>经多年的实践表明,放流参苗的规格越大,则成活率越高,而且放养规格越大,生长越快,抗病和适应环境生存能力越强。很多地方采取海上或池塘中间育成,池塘需要大潮时每天换水,保证一定的水质和饵料的质量。参苗的生长和成活率易受环境的影响,有条件的地方,可把当年培育的1cm左右的参苗放在网箱中暂养,此网箱由网眼0.4~0.5mm的双层网衣所构成。在网箱中可加入黑色波纹板供参苗附着用(波纹板上钻有均匀的小孔透气用),把网箱放在水泥池中流水养殖,培育出大规格的参苗,再放入海中养殖。实践  相似文献   

4.
海上网箱培育大规格糙海参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7月,在海上贝架养殖区0.6m×0.6m×1m的小型网箱中,利用天然饵料培育大规格糙海参参苗。经95d培育,参苗平均体长由1.13cm长至3.24cm,日均增长0.02cm/d;平均体质量由0.04g增至0.84g,日均增加质量0.008g/d,体质量增加20倍,成活率为57%。前25d内参苗快速生长,成活率明显下降;此后参苗生长和成活率变化缓慢并趋于稳定。试验结果表明,在天然海区利用小网箱培育糙海参大规格参苗的方法可行,但培育效果尚不理想,需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16个底面积为25m^2的水泥池,中间育成大,中,小三种规格文蛤稚贝共计15718.14万枚;密度分别为12.42万枚/m^2,38.77万枚/m^2和50.36万枚/m^2。从2001年4月7日-7月2日经过86d的室内中间育成,总平均成活率84.11%。其中。大苗平均成活率为99.20%,平均体重增加了5.64倍;中苗平均成活率为88.36%。平均体重增加了3.74倍,小苗平均成活率69.70%。平均体重增加了2.34倍。  相似文献   

6.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子一代的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通过海胆杂交子一代与两亲本的中间育成、海上筏式养殖的生长对比,表明海胆杂交子一代具有杂交优势,养殖成活率比其母本高10%,且生长快、生殖腺指数高、颜色鲜艳。大连长海县獐子岛杂交海胆达5cm时间比大连凌水养殖的母本中间球海胆提前7个月。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4月20日-11月15日,进行了投放大规格越冬海参春苗,当年秋季达到商品参规格养殖试验。经过7个月的养殖,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和经济效益。0.67hm2参池,总共收获海参2 242kg,其中达到商品规格(8.8头/kg以内)1 913.5kg,商品参占总数的85%,商品参售价176元/kg,实现产值33.67万元,销售14~24头/kg大规格参苗328.5kg,售价52.5元/kg,产值6.9万元,共实现产值40.57万元,商品参产量达到2 463.75kg/hm2,投苗密度41 775头/hm2,投苗总数27 850头,回捕22 751头,参苗成活率达到81.7%,获利21.03万元,平均获利31.5万元/hm2,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远  孙显全 《水产科学》1993,12(11):1-4
通过1992,1993年稚贝在不同条件下暂养对比得出:1992年虾池暂养稚贝效果最佳。稚贝自出池至分苗仅用17天,比海上暂养少了8天,成活率达到了25.7%,比海上成活率13.5%提高了12.2%,6月中旬可达商品规格,比海上提前了一个月左右。为养殖单位提供了早苗,大苗。通过两年虾池暂养结果我们认为,稚贝出库规格应在平均800μm以上,网袋网目为40-50目,每亩稚贝投入量在2000万个左右,每袋  相似文献   

9.
二、参苗投放1.参苗的选择和运输(1)参苗:应选择种质资源好,体态伸展,肉刺光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规格整齐的参苗。放苗规格可根据每个养殖场、养殖池的具体情况,选择放养中间培育苗种或不经中间培育的苗种。养成池一般可放养体重400~500头/千克的苗种,条件好的暂养池可放1500~2000头/千克的苗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海参的育苗和养殖在绥中县取得了快速发展,育苗水体达到20万m3,年产商品参苗75万kg,数量达1.41.8亿头,池塘养殖和底播增殖面积为2 670hm2,每年需投放参苗0.71.8亿头,池塘养殖和底播增殖面积为2 670hm2,每年需投放参苗0.70.8亿头,约35万0.8亿头,约35万40万kg,参苗的生产在我县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近几年参苗的价格一路下跌,甚至出现参苗价格低于商品参价格的情况。部分养殖户看到参苗便宜,不顾自己参池的养殖条件,盲目加大投苗密度,结果导致海参疾病频发、参苗成活率低(只有百分之几40万kg,参苗的生产在我县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近几年参苗的价格一路下跌,甚至出现参苗价格低于商品参价格的情况。部分养殖户看到参苗便宜,不顾自己参池的养殖条件,盲目加大投苗密度,结果导致海参疾病频发、参苗成活率低(只有百分之几分之  相似文献   

11.
海湾扇贝虾池中间育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鲁男 《水产科学》1993,12(7):1-3
本实验利用对虾养殖池进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的中间育成工作,在稚贝的中间育成的一级育成中,改变传统的一级育成方式(即装50—70目筛绢网袋中的育成方式),直接将附苗帘裸露地置于虾池中进行一级暂养,可得到38.39%的成活率,比同期装袋育成的成活率高28.45%,并且具有生长快的特点。生产上可节省一级育成使用的50—70目网袋,大大降低中间育成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4月-2012年6月,在葫芦岛市绥中县网户乡2口相邻、条件相同、面积相等的海参养殖池进行了投放相同规格、不同密度参苗养殖试验,探讨参苗的放养密度与增重、成活率之间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条件两口相邻试验池面积各6 710hm2,分别称为A、B池,池子东西走向,长110m、宽61m,水深  相似文献   

13.
参苗是海参养殖成功的基础,科学放养参苗是海参池塘养殖的关键措施之一。由于海参养殖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一些养殖户并不完全懂得如何科学放养,致使参苗放养成活率低,从而严重影响了刺参的养殖效益。现将参苗购买及放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总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人工培育的老年低额Shao作胡子鲶鱼苗初期饵料,技术简单,育成鱼苗规格整齐,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都区鳜鱼养殖发展较快,而鳜鱼苗种主要来自于南方地区,由于受南方气候、水温和长途运输、苗种病害的影响,调回的鳜鱼苗培养成大规格鱼种成活率不高,鱼种在养殖商品鳜鱼过程中病害发生率较高,导致主养鳜鱼池塘效益降低,甚至亏本。为探索鳜鱼在本地自繁自育技术,提高鳜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增强养殖鳜鱼自身抗病力,2014-  相似文献   

16.
鲍鱼养殖技术之二南方筏式网箱混养鲍鱼与刺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鲍鱼与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如刺参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一般需要3年~4年,且其中很长一部分时间消耗在夏眠和冬季低水温期,因此将北方养殖品种在冬天低水温时期转入南方海区养殖,从而缩短其养殖周期,增大规格,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的养殖户将北方的鲍鱼运至湄洲湾、兴化湾养殖,已获得大面积成功,在此基础上又引进北方的刺参在海上筏式养鲍网箱中进行混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以供各方参考。一、海域的选择进行鲍鱼与海参混养的海域为湄洲湾东吴海区和兴…  相似文献   

17.
泥蚶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后,出苗量连年翻番,1997年仅温州地区就达到105亿粒,完全可满足现有养殖生产需要。但由于出厂苗规格很小,壳长仅0.4~1.0mm,不能直接用于养成,须经过中间培育阶段,为此,笔者于1995年开始连续三年进行了泥科苗中间培育技术研究,成活率达到78.6%~80.4%,总结出了一套简便可行的操作方法。一、中间培育苗的质量指标:1、规格大小基本一致,无同规格的死壳;2、壳色呈土黄色或浅褐色为佳,灰白色为次苗;3、活力强,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匍匐速度快、频率高,可留下明显的粘液痕迹。二、环境条件要求:1…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随着刺参增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大规格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通过采取适当的升温方式在室内越冬,可大大提高参苗规格和越冬成活率。现将刺参苗的室内越冬技术介绍如下。 一、越冬准备  相似文献   

19.
在体积为3 m3的2口玻璃钢池中,放养规格为20 mm美洲鲥鱼苗,经134 d的培育,育成鱼种规格平均全长为136.9 mm,平均体重为23.6 g,成活率79.05%.  相似文献   

20.
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热带海参,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海海域。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野生糙刺参资源量不断下滑,对其进行人工繁育与养殖迫在眉睫。目前,糙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而其人工养殖技术尚待完善。为研究热带海参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2010年~2011年通过在西沙群岛3个不同海区[港池内(A区)、港池外(B区)、泻湖(C区)]进行了糙刺参的幼参和成参的网笼养殖试验,定期监测笼内幼参及成参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研究热带海参野外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热带经济海参糙刺参幼参和成参均可以实现野外网箱养殖。成参在低密度下7个月网笼中成活率100%,体质量少量下降,其中在A区网箱养殖成参的效果明显优于C区;低密度下大规格幼参a(3 cm左右)比小规格幼参a(1.5 cm左右)生长率更快和成活率更高;而A和B海区由于营养盐、底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幼参和成参的养殖效果要优于C区。因此,利用网笼在野外养殖糙刺参是可行的,但是必须对海参规格和养殖地点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