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桉树无性系苗期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个桉树人工林高产无性系的苗期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叶桉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光响应的饱和点为1967 7μmol·m-2·s-1。桉树无性系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不同无性系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差异显著,尾×巨桉、尾×细桉等生长量较好的无性系较尾×赤桉和尾叶桉无性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光合能力更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三者日变化进程较为相似,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则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蒸腾作用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可应用于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2.
尾细桉等5种桉树无性系生物量和能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廉江石岭林场尾细桉等5种7.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均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枝、根、皮介于中间;5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的生物量排序为:赤桉、尾细桉、巨尾桉为干根枝皮叶,雷林1号桉为干根皮枝叶,尾叶桉为干枝根皮叶。人工林生物量现存量的排列顺序为尾细桉(161.60 t.hm-2)巨尾桉(127.96 t.hm-2)尾叶桉(112.60 t.hm-2)赤桉(83.81 t.hm-2)雷林1号桉(71.36 t.hm-2)。各组分的灰分含量各不相同,以叶最高(4.08%~6.88%),干最低(0.17%~0.43%)。不同组分的干质量热值介于17.94~21.06 kJ.g-1间,去灰分热值介于18.57~22.12 kJ.g-1间,均以叶的值最高。植株体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为19.02~19.32、19.49~19.85 kJ.g-1,平均干质量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尾叶桉尾细桉赤桉巨尾桉,平均去灰分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赤桉尾叶桉尾细桉巨尾桉。5种桉树无性系林的能量现存量为1 360.73~3 067.47G J.hm-2,大小顺序为尾细桉巨尾桉尾叶桉赤桉雷林1号桉。综合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分析,尾细桉选作能源树种最为理想,巨尾桉和尾叶桉次之,赤桉与雷林1号桉最差。  相似文献   

3.
速生树种尾巨桉和竹柳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华南地区两种速生树种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和竹柳Salix spp.幼苗,通过测定其各自光响应曲线特征、光合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蒸腾速率T 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规律以及根系特征指标(根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对比此两种树种光合生长能力、水分利用和消耗能力以及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0:00和16:00,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不明显,尾巨桉和竹柳白天瞬时WUE变化范围分别介于1.863~3.941μmol/mmol和2.645~3.894μmol/mmol之间。(2)P n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G s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T r与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C i和WUE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3)竹柳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白天不同时间瞬时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尾巨桉,显示出了更优的潜在和实际光合生长能力,而尾巨桉全根系和细根(直径≤2 mm)的长度、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均高于竹柳,表明尾巨桉具有更强的吸水和吸肥能力。(4)综合来看,竹柳光合生长能力强,水分利用效率高,但叶片水分消耗较大,而尾巨桉节水性好,吸水吸肥能力更强,两个速生树种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在相同立地和养分供给条件下,不同桉树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N、P、K)累积量及其分配特征,以1年生9种桉树(尾叶桉、窿缘桉、细叶桉、大叶桉、赤桉、巨桉、粗皮桉、托里桉、大花序桉)为材料,通过测定树根、树干、树皮、叶片、树枝5个器官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含量,了解养分吸收和分配情况,揭示生物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9种桉树总生物量最大的是赤桉,为711.20 g·株-1,其次是托里桉、粗皮桉、巨桉、大叶桉、细叶桉、尾叶桉和大花序桉,窿缘桉的生物量最小,为69.20 g·株-1。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树干或叶片最大,树根、树枝、树皮次之。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为叶片最高,树干最低。9树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由高到低排序为赤桉(29)托里桉(29)巨桉(29)大叶桉(29)粗皮桉(29)细叶桉(29)尾叶桉(29)大花序桉(29)窿缘桉,各树种对3种元素累积量均为N最多,其次是K,P最少;9树种对N、P和K的吸收效率范围为分别为0.80%~7.69%,0.11%~1.32%和0.61%~10.38%;吸收效率最高的为赤桉,最低的为大花序桉,而其他桉树对各元素的吸收效率规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元谋干热河谷相思树种和桉树类抗旱能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引种的8种外来树种进行了抗旱性分析,发现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窿缘桉、赤桉、柠檬桉、绢毛相思、肯氏相思、厚荚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对干热环境的适应性越强。8种外来树种适应干热河谷生境的旱性结构的特点是主根深、侧根多、栅栏组织和贮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或近等面叶。桉树类树种的蒸腾速率较高,但能生存的主要机理根系分布深,主动供水能力强,补充了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而相思类则以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叶片保水能力来适应干热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几种相思和桉树自然条件下的蒸腾速率及其相关因子 ,分析了这些树种水分消耗量的日变化情况。根据水分消耗量公式计算 ,发现马占相思、肯氏相思、赤桉和窿缘桉、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绢毛相思、柠檬桉水分消耗最大、最小值的时间。结果表明 ,各树种全天水分消耗量依次为窿缘桉、肯氏相思、柠檬桉、赤桉、厚荚相思、绢毛相思、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此外 ,还预测了在 1.5m× 2m、2m× 2m、2m× 3m等 3种不同造林密度下 ,各树种每公顷的水分消耗量 ,水分消耗量最大的窿缘桉分别为 1876 . 81kg、14 0 7.75kg、96 8.12kg ;水分消耗量最小的大叶相思分别为 2 6 0 .77kg、195.58kg、130 .33kg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单项选择法和双向选择法对14种速生桉人工林心材的抗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蛀蚀性进行室内测试,比较各种桉树心材被白蚁蛀蚀程度及质量损失率,以评价各种桉树木材对家白蚁的抗蚁蛀性能.单项选择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桉树心材抵抗家白蚁的蛀蚀能力有很大差异,20 a生韦塔桉(Eucalyptus wetarensis)和14 a生细叶桉(E.tereticornis)心材对家白蚁的天然抗蛀性最强,平均质量损失率均小于10%,属于轻微蛀蚀等级;50 a生窿缘桉(E.exserta)和40 a生柠檬桉(E.citriodora)次之,平均质量损失率在10%~20%,属于轻度至中度蚁蛀等级;8 a生巨桉(E.grandis)的抗蚁蛀性能最差,平均质量损失率大于50%,属于严重蛀蚀等级;其余8种桉树心材包括蓝桉(E.globulus)、 赤桉(E.camaldulensis)、 粗皮桉(E.pellita)、 托里桉(E.torelliana)、 刚果12号桉(E.ABL12)、 尾叶桉(E.urophylla)、 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和尾细桉(E.urophylla×E.tereticornis),年龄为6~28 a,平均质量损失率为30%~40%,属于中度至严重蛀蚀等级.双向选择测试结果表明,家白蚁对不同桉树心材有取食偏爱性,14种桉树心材被家白蚁取食喜好优先排序为:巨桉→托里桉→尾细桉→蓝桉→刚果桉12号→粗皮桉→尾叶桉→尾巨桉→柠檬桉(28 a生)→柠檬桉(40 a生)→赤桉→窿缘桉→细叶桉→韦塔按.  相似文献   

8.
广西耐寒桉树育种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广西在耐寒桉树育种方面开展了引种试验、家系试验、优树选择以及杂交育种等工作 ,引进了邓恩桉(Eucalyptusdunnii)、赤桉 (E .camaldulensis)、溪谷桉 (E .badjensis)、蓝桉 (E .globulus )、巨桉 (E .grandis)、圆角桉 (E teleticornis)、史密斯桉 (E .smithii)、多枝桉 (E .viminalis)等一批树种及其种源 ,进行了有 10 4个邓恩桉家系参与的家系试验 ,选择出柳窿桉、邓恩桉等树种优株近 10株 ,成功培育出具明显杂种优势的柳窿桉(E .saligna×E .exserta)、尾赤桉 (E .urophylla×E .camaldulensis)、尾圆桉 (E .urophylla×E .teleticornis)等桉树杂交种 ,另外还开展了促进邓恩桉开花结实与邓恩桉组培繁殖的试验研究。建议加大耐寒桉研究力量 ,借鉴已有的国内外耐寒桉育种经验 ,引进更多耐寒桉优良基因资源以及加强对优良耐寒桉树种邓恩桉的开花结实与组培繁殖的研究攻关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研究,取得比较成熟的桉树枝条扦插繁殖技术—即大棚内套小棚降温保温扦插繁殖技术。已扦插繁殖14个优良树种,42个无性系。14个优良桉树种:①尾叶桉E.urophylla②细叶桉E.tereticornis③刚果12号桉E.12ABL④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⑤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⑥杂交桉TH9117 E.urophylla×Camaldulensis⑦杂交桉TH9224E.urophylla×E.camaldulensis⑧杂交桉TH9211E.urophylla×E.tereticornis⑨杂交桉TH9113E.urophylla×E.tereticornis⑩斑皮桉E.maculata(11)雷林33E.leichow No33(12)柠檬桉E.citriodora(13)窿缘桉E.exserta(14)赤桉E.camaldulensis。刚果12号桉扦插生根率90%—96%,成苗率达88%—94%尾叶桉生根率在83%—90%,成苗率达81%—87%,除了窿缘桉,柠檬桉难于生根外,其他10种桉树生根率在73%—91%。采用舒根型黑色园型塑料管容器,轻型混合扦插基质椰糠+谷壳+黄心土、采穗圃枝条幼化处理后25~28天萌枝,控制小棚内相对湿度95%以上,对提高桉树枝条扦插生根率,形成良好平衡根系、促进根系,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了桉树优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从中初选一批适合海南生长的高产优良无性系刚果12号桉热研B号、尾叶桉9101、9401、细叶桉TH01、TR01、赤桉CP02、斑皮桉、杂交桉TH9113、杂交桉TH9224等。  相似文献   

10.
湖南多年引种桉树的历史表明,赤桉能忍耐-8℃的低温,且生长良好,为湖南最适推广的桉树种之一,赤桉的半致死温度为-10℃,而湖南-10℃的低温周期约为14 a,因此营造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可避开此低温的伤害.不同桉树及赤桉种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渡口赤桉等种源既耐寒,耐瘠薄,又表现早期速生,湘南是其最适推广区.对与抗寒和生长有关的3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9种桉树中,赤桉、多枝桉抗寒力强的种类其SOD酶活性也高,分别为459.7活性单位/mg蛋白质和600活性单位/mg;7种桉树在生长旺盛季节硝酸还原酶活力以渡口赤桉为最高,达4.520 μmol.g-1(30 min)-1;8种桉树中以赤桉的光合速率最高,为15.5 mg.dm-2h-1.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2.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3.
14.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五种处理方法 ,探讨综合保水技术对坡地苹果梨产量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五种保水技术均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叶片含水率和苹果梨产量 ,而以措施A效果最好。试验从1995年开始 ,并于1996年11月通过吉林省科委鉴定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转入多拷贝rolB、rolC基因的三倍体毛白杨进行高生长量、生根率和内源激素(IAA、AB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研究多拷贝rol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转Ri质粒三倍体毛白杨再次分别转入rolB、rolC基因后,部分株系试管苗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但各株系生根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rolB基因转化植株的内源IAA平均含量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其IAA/ABA值亦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试验结果表明rol基因的多拷贝促使转化植株快速大量生成毛状根。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人工湿地的类型及其功能,进而说明人工湿地对蓄水防洪除涝、补充地下水、处理污水、提供食物、美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