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玉米各农艺性状与其高产稳产性之间的关系,为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平均产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运用DP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稳定性参数及灰色关联度.[结果]玉米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其平均产量的关联顺序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秃尖长;与稳定性的关联顺序为:穗长>株高>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从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来看,穗长与平均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58227,达极显著水平;秃尖长与平均产量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仅为0.04689;穗长与稳定性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44698,达极显著;穗位高与稳定性的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仅为0.04567.[结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秃尖长6个主要农艺性状中,穗长对平均产量、稳定性系数影响最大且为极显著正相关,在育种实践中,加大对穗长性状的选择力度,有可能选育出具丰产性与稳产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安治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31-33,44
[目的]分析豫南地区夏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6年豫南地区3个地点9个玉米新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豫南地区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依次是单穗粒重、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穗长、穗位高,而株高、秃尖长、倒伏率3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则因地区或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豫南地区新品种评价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菜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丽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421-424
[目的]通过对油菜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为油菜育种中对数量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油菜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及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油菜单株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生育期0.6253、株高0.6343、分枝部位0.6421、第一次有效分枝数0.6458、主花序有效长度0.5911、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0.5775、单株有效角果数0.5917、每角粒数0.5983、千粒重0.6762;关联序为: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分枝部位>株高>生育期>每角粒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结论]在油菜育种中,应加强对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油菜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为油菜育种中对数量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油菜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及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油菜单株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生育期0.6253、株高0.6343、分枝部位0.6421、第一次有效分枝数0.6458、主花序有效长度0.5911、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0.5775、单株有效角果数0.5917、每角粒数0.5983、千粒重0.6762;关联序为: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分枝部位>株高>生育期>每角粒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结论]在油菜育种中,应加强对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   

5.
特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伟  李卫东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13-16,25
通过对9个特早熟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及11个产量因素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对供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找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和表现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穗粒质量、穗质量、株高、穗粗4个农艺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考察发现,品系新4-3×农1是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最佳的组合,适于夏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夏玉米品系(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14个夏玉米品系(种)的产量与10个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的主次关系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结果]有76.9%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秃尖长、株高、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穗位高、百粒重、倒伏倒折率、出籽率、穗粗。[结论]在育种实践中应尽可能选择秃尖短、株高中等偏上、穗行数较多和穗长较长的品系。  相似文献   

7.
小黑麦抗旱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准确、全面评价小黑麦品种抗旱性,为选择抗旱小黑麦鉴定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20个小黑麦品种(系)的7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生育期和2个生理性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参试品种(系)H26,H03-7,05草鉴12的抗旱性与参考品种最为接近.[结论]H26,H03-7、05草鉴12抗旱性优于对照品种小黑麦3号,抗旱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马铃薯产量性状与其它性状指标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马铃薯品种(系)的优劣,筛选适合昭苏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从甘肃农业大学引进的17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估,在产量、成熟期、品质、抗病性四者兼顾的情况下,计算不同品种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结果]LK99、同薯20、陇薯6号和中薯10号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较接近"参考品种",可以作为优良品种在昭苏垦区推广种植.[结论]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新引进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对新组配玉米组合进行多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和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单穗粒重与产量关联度最大,轴粗与产量关联度最小。结合各组合性状构建最优品种,利用12个农艺性状权重计算各组合与最优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筛选出10个综合性状好的、接近最优品种的新配组合。  相似文献   

10.
新疆引种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引种花生品种在新疆的农艺性状表现,研究影响新疆花生品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方法]对24个新疆引种花生品种(系)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88; ~39.77;;(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产量因子、果数因子和分枝因子,这3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0.348 1;,27.254 3;和14.881 9;,其累积贡献率达82.484 3;;(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生物学产量(0.833 2)>单株结果数(0.240 3)>百果重(0.174 9)>主茎高(-0.181 0).[结论]花育33号丰产性最优.在新疆花生品种引进和选育中,应将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结果数、百果重、主茎高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疆超早熟大豆品系(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新疆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6个超早熟大豆品系(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结荚高度>主茎节数>百粒重.[结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是影响北疆超早熟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对高产、优质的超早熟大豆选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科学合理地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系).[方法]利用2019—2020年度国家种质资源观测数据,对10个品种(系)的8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加权关联系数最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平麦189、秋乐2122和平麦998,这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最优,与田间表现一致.[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小麦品种(系)的筛选,平麦189、秋乐2122和平麦998适宜在平顶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不同自交世代产生的姊妹系组配改良单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世代分离的7个姊妹系和5个姊妹系间杂交种为母本,与4个自交系配成20个改良单交和28个单交组合,进行了姊妹种与其亲本系之间,以及改良单交与对应单交之间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利用自交系配制单交种相比,以早代(S#-2、S#-3)系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可提高制种产量60%以上;以高代(S#-4、S#-5)系姊妹种作亲本,制种产量约提高5%-25%。不同分离世代产生的姊妹系配制的改良单交,其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整齐性与其对应单交无显著差别。鉴此,采用系谱法选育作为改良单交亲本的姊妹系,应从S#-2或S#-3代分离产生。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甜玉米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甜玉米的鲜穗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生育期>鲜百粒重>空秆率>秃尖>株高>黑粉病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鲜出籽率>倒伏倒折率>双穗率.[结论]为了更好的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应着重对与产量关联度大的生育期、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空秆率等性状的选择,进而选育高产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稻茬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筛选适合早稻茬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为秋芝麻育种中农艺性状的判定与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7个秋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早稻收获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的株高、始蒴高度、空稍长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单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并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7个秋芝麻品种的空稍长度、单株产量和单株蒴果数等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明显,每蒴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等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小.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蒴果数>空稍长度>株高>千粒重>每蒴粒数>始蒴高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在等权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系数的结果排序中均居前3位.[结论]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对早稻茬秋芝麻的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在品种选育时应重点关注单株蒴果数及株高等与生物量积累有关的性状.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综合表现优良,是适宜早稻茬秋芝麻生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各种性状对早熟棉花产量的影响,找出高产育种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来源不同的18个早熟棉花品种(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早熟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价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基本一致的.[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明确资源筛选中的育种目标与方向,为早熟棉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处理下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筛选耐密性鉴定指标,为河西绿洲区密植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份不同基因型玉米为材料,设置6.75、9.75、12.75、15.75和18.75万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株高、节间长度、叶向值和空杆率随...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出优良青贮玉米新品种,在9889的26个姊妹系中,选出6个优良系与9889自交系杂交配制成姊妹种,用其配制改良单交种。经过品比鉴定、14个生态试点的试验,最终选育出D340F(改良大京九26单交种)。该改良种平均干物质产量为24 124.45 kg/hm~2,较原单交种增产4.2%,稳产性参数较优,农艺性状有所改进,抗病性增强。D340姊妹种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都为较大正向效应值,平均制种产量为7 029.2 kg/hm~2,较原自交系平均增产45.9%,证明它是组配青贮玉米单交种的优良姊妹种。  相似文献   

19.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马铃薯品种(系)的产量与相关的6个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大中薯率、分枝数、单株块茎重、生育期、单株块茎数、株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计算玉米(Zea mays L.)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为玉米育种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抽丝期、株高、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长、雄穗1级侧枝数目和穗位比率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秃尖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是雄穗1级侧枝数目,再次是穗粗,穗位比率和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小。[结论]玉米育种工作在保证穗行数较多、穗较长、较粗的基础上,应主攻秃尖小,雄穗1级侧枝数目多,并协调各穗粒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