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考古资料,日本从绳文时代晚期出现稻作农业,到了弥生时代稻作农业已是日本弥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至中世,稻作农耕是日本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2.
浅谈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是稻作农业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故农业(包括稻作农业、麦作农业、粟作农业、高梁种植业)被视为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时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稻作农耕的发明或传播,在世界各地虽有早有晚,但自稻作农耕发明以降,遂与稻作农耕区的居民结下不解之缘,迄至今天。随着稻作农耕的不断发展,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并可大致分为稻作农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拙文拟就稻作农耕文化内涵中的稻作农具、作物遗存、稻田遗迹、水利工程、仓储遗迹与遗物及稻作农耕民俗和反映稻作农耕的雕塑、绘画作品、诗词、谚语等作一初浅的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学界大多主张日本的水稻是从中国江南地区经舟山传入的,并有论者认为最先传入日本的是红糯陆稻.本文就舟山出土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的炭化稻米,结合舟山陆稻(岱山翻稻)的稻米属性、种植方式、传播扩散,以及稻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与日本史前稻作主要是福冈弥生时期(分前、中、后三期,约当公元前3世纪到3世纪)的炭化米粒和日本《稻作图》所表现的传统农耕稻作方式、民俗习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有亲缘关系.从而推论,公元前2、3世纪,舟山移民日本推进了弥生时代水稻种植的快速发展是不可否认的,古代舟山和日本应该同属一个“红糯栽培圈”.  相似文献   

4.
罗二虎 《农业考古》2001,44(3):50-77
六、耕作技术(一)中国古代的耕作技术1.水田模型与稻作农耕类型目前汉代出土的这些水田陂池模型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以南的西南地区和岭南的部分地区。 在这些水田陂池模型中,我们见到的是有发达灌溉系统和开始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的稻作农 耕,可以说这是一种已经有一定集约化程度的稻作农业了。这与史书记载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汉六朝时期的那种较粗放的“火耕水耨”稻作农耕有较大的差别。我们知道,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至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汉武帝征伐南越国和西南夷,秦汉 帝国都不断地向南方大规模移民,而水田模型出土的这些…  相似文献   

5.
目次 一、前言二、栽培稻种属 三、水田类型四、水田灌溉 五、耕作农具六、耕作技术 七、播种与收获八、谷物加工 九、谷物贮藏十、结语 一、前言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以中国的汉代和日本的弥生时代为中心,对中日两国古代稻作文化中的一些要素(如栽培稻的种属、水田的类型、主要的耕作农具、耕作的技术、谷物收获具、谷物加工具、贮藏谷仓等)进行对比,然后再对中日两国古代稻作文化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初步概括。 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一直就是以稻作为主要的农耕对象。大约在进入青铜时代以后,中国的稻作农耕逐渐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6.
"丰田"、"早稻田"是日本稻作农耕文化的地名,又是世界著名的品牌或知名大学的名称.日本稻作农耕文化的地名有不少来自汉语,是出共中国古籍的汉语原创诃.本文从汉字的"形"(字形)与"神"(释义)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的稻作农耕文化的地名进行比较.汉语原创词成为日本的地名,见证了地名文化发展的沧桑.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对我们进一步重视传统文化并挖掘地名资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越争霸”与稻作东传(摘要)南京博物院谷建祥中国稻作农耕文化的东传,使日本迅速地由绳文文化步入弥生文化,社会生活类型从渔猎型向农耕型过渡;它不仅使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急剧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在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农耕礼仪等各方面始终保持着与中...  相似文献   

8.
由日本佐贺大学农学部和佐野喜久生教授负责的日本文部省科研“中国江南·华南学术调查团”于1990年10月份访问中国。该调查团经日本文部省批准负责对日本古代有明海农耕文化区进行专题研究,是日本的国家重点课题之一。这一课题为期三年,并和中国有关学者合作,共同进行研究。第一年(1990)考察中国江南地区的稻作文化。第二年(1991)考察中国华南和云贵地区的稻作文化。第三年(1992)考察日本有  相似文献   

9.
吴悠 《农业考古》2012,(4):82-85
中国古代玉器的出现和成长与农耕文明的滋养和影响紧密相连,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手工业技术进步和集市贸易的形成与发展,带动了玉器和玉文化的传承与繁荣。梳理中国古代玉器的成长脉络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时期。  相似文献   

10.
日本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岛  忠平 《农业考古》1991,(1):181-186,204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日本各地相继发现了一批水稻农耕遗址及相关遗物,其中福冈市板付遗址、佐贺县唐津市菜畑遗址、福冈县二丈町曲田遗址等处发现的属绳纹时代后半期至弥生时代前期的稻作水田遗迹、居址和中国大陆文化特色的磨制石器以及其它农具、碳化稻米痕迹等等,对研究探索日本列岛稻作农业的起源,持有十分直接而显明的意义。据现知材料,日本列岛的稻作农业,首先是从最邻近中国大陆的北九州地区开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陈冬生 《农业考古》2003,(3):100-105
在我国区域农业发展史上 ,明代运河南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期间 ,无论是在运河北部的直隶、山东及苏北沿运地区 ,还是在运河南部的苏南、浙西江南一带的农耕生产技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分别可为我国北方旱作和南方稻作农耕生产技术的发展代表。对此 ,本文特作简要考察 ,从中一窥我国传统农耕生产技术之精华。一、南北多熟耕作制的发展明代 ,无论是在运河北部的直隶、山东及苏北旱作农业区 ,还是南部江南一带的稻作区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需要 ,在农业耕作制方面 ,多熟制已成为占主导形式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日本根据目前国内稻作所面临的问题,在降低稻作成本、实行优质优价和保证环保安全等3个方面,提出了技术开发的方向与内容,明确了研究探讨的课题,以促进日本稻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原始宗教深深地影响到了哈尼人的稻作农耕.出于保护寨子的需要,哈尼人在村头建造寨神林并予以维护,客观上为稻作农耕提供了水源;依农耕律令进行的祭祀活动,为哈尼人农耕生产提供了精神保证;而稻作农耕的困境,也使得原始宗教呈现式微态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经过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古代劳动能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我国有着悠久农耕文化,古代劳动人民在新石器时期就以开始使用了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种植农作物。在生产劳过和中不断地创造新农具,革新农具,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古代农机器的改进、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采用种植水稻的方法来改良盐碱地。古代的一些稻作技术如施肥、旱育秧、稀植、晒田等于今天仍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时节令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于季节、气候、物候变化在农事活动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的概括和总结,这些谚语满足千家万户在农耕、渔猎、外出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天象占验、节令占验、月令占验、其他杂占四个方面;这些农时节令谚不仅是中国久远的农耕文化和文明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气象科学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这些广泛流传于南方稻作区的农时节令谚,仍具有科学实践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阪湾沿岸稻作农耕的传播——弥生文化传播的系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世界的稻作农耕据说分为二类,80%属印度种(籼稻),日本种(粳稻)大约占20%。但其中也有别的种类,在日本就有爪哇种及特殊的栽培种类。众所周知,日本人、韩国、朝鲜人主要的食物是日本种,这与当地风土、烹调方法有关系吧。世界各地印度种与带粘性的日本种,则以各自的品质和特色,引起人们的种种爱好。东  相似文献   

18.
日本弥生时代的祭祀和稻作农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关恕  郑若葵等 《农业考古》1991,(1):187-192,167
据现见的民俗材料所示,不伴行着任何农耕礼仪或祭祀活动的水稻农耕作业似乎是绝无仅有的。故从水稻播种到收获的各个农耕作业阶段中,履行各种礼仪和祭祀活动是十分寻常之事。在现代社会中,尽管天地阻隔,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马来西亚的各地,印度东部的蒙达族地区,以及日本的农村中,他们在稻作农耕过程所进行的祭祀活动,却有着许多惊人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稻作起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前言从一九六五年始,笔者在西日本,从稻开始对谷类的栽培进行定向研究后,根据绳文时代晚期遗迹和遗物,发表了《绳文晚期农耕论》。对此,很多前辈提出了不同意见和批评。因为过去认为日本稻作农业的起源始于绳文时代之后的弥生时代初期。《绳文晚期农耕论》大致由三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20.
汉字文化与日本筷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都使用筷子,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稻作农耕为中心,以使用筷子和碗用餐为表征,关注人生与现实生活的筷子文化.本文通过挖掘史料和对汉语原创词"著"为中心的词语释义与读音的解读,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