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栽培大豆(Glycine max)为试验材料,分别模拟中性盐胁迫(S)和碱性盐胁迫(A),测定了两种盐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试图揭示大豆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及其与不同类型盐胁迫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中性盐胁迫及低浓度碱性盐胁迫下,栽培大豆子叶中蔗糖、麦芽糖、果糖和甘露醇均呈现增高的趋势,而高浓度碱性盐胁迫下,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含量呈现显著降低趋势。碱性盐胁迫在大豆萌发中造成更为严重的代谢紊乱,进而形成更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马齿苋幼苗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2种中性盐(NaCl∶Na_2SO_4摩尔比为9∶1)和2种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摩尔比为9∶1)混合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马齿苋进行胁迫处理,研究盐、碱胁迫对马齿苋幼苗叶片水分含量、活性氧代谢、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以及离子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马齿苋幼苗叶片含水量随着2种盐浓度增大呈下降趋势,其中在碱性盐胁迫下叶片含水量明显低于中性盐胁迫。(2)2种盐胁迫下, O~-_2·产生速率及MDA含量一直持续升高,但碱性盐胁迫下O~-_2·产生速率与MDA含量与上升幅度均高于同等浓度的中性盐胁迫。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除了50 mmol/L碱性盐胁迫下叶片中CAT活性下降外,其余处理组中SOD、POD、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高浓度碱性盐胁迫条件下,这3种酶活性的变化幅度都明显高于中性盐胁迫。(3)碱性盐胁迫下,除可溶性蛋白外,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均高于相同浓度的中性盐胁迫。(4)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均造成马齿苋叶片中Na~+含量显著增加,而K~+含量和K~+/Na~+比值则持续降低。与中性盐胁迫相比,碱性盐胁迫下的马齿苋叶片积累了更多的Na~+。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胁迫下,尤其是高浓度胁迫下,碱性盐胁迫对马齿苋造成的伤害比中性盐胁迫大。  相似文献   

3.
对1年生芦笋进行NaCl、Na2CO3和混和盐胁迫处理,检测不同盐碱对芦笋的伤害程度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中性盐对芦笋伤害不明显,且低浓度的中性盐有利于芦笋生长;碱性盐对芦笋伤害严重,且随着浓度增大伤害程度加重;混合盐对芦笋的伤害介于中性盐和碱性盐之间。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趋势表明,中性盐能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碱性盐则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浓度为50~250mmol/L的中性盐(NaCl)和浓度为25~125mmol/L的碱性盐(Na2CO3)对生长7d的高羊茅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了NaCl与Na2CO3对高羊茅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升高,高羊茅幼苗的含水量和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少数浓度时指标也有升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随盐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50mmol/L Na+浓度时,两种盐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POD活性的影响相似;随处理浓度的升高,碱性盐对高羊茅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大多比中性盐的影响要大,表明高羊茅对中性盐的耐受力比碱性盐要强。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和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类型盐胁迫及外源钙离子对大豆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碱性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要强于中性盐,外源钙离子能够有效提高盐胁迫下大豆和玉米种子中α-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缓解盐胁迫下种子有机物质分解过程。进而提高盐胁迫下大豆和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根长或芽长、生物量及含水量等。这种缓解作用在碱性盐胁迫下表现更加显著,对盐敏感性豆科植物的缓解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一年生芦笋幼苗用0、0.1、0.2、0.3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处理,检测芦笋对盐碱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盐胁迫下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及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碱性盐Na2CO3胁迫使MDA含量急剧上升,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显著,表明碱性盐Na2CO3对芦笋破坏较中性盐NaCl严重。两种盐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上表现为碱性盐Na2CO3处理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显著,中性盐NaCl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明显,说明芦笋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对盐碱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7.
用浓度为50~250mmol·L-1的中性盐(NaCl)和浓度为25~125 mmol·L-1的碱性盐(Na2CO3),对生长45 d的中华结缕草进行胁迫处理.处理7 d后测定其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均逐渐降低,少数浓度处理下中华结缕草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有所回升,但也均低于空白对照组;SOD及POD活性有所升高.在相同浓度下,碱性盐的影响绝大多数比中性盐的影响要强,表明中华结缕草对中性盐的耐受力比碱性盐要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指导盐碱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两种基因型玉米德美亚1号(耐盐碱型)和长丰1号(盐碱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4个时期对玉米进行中性盐(NaCl和Na2SO4)与碱性盐(NaHCO3和Na2CO3)胁迫处理,于成熟期采样分别测定子粒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玉米品种拔节期进行NaCl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并且,不同生育期进行的盐碱胁迫处理使得子粒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苗期进行NaHCO3处理的可溶糖含量达到最大值;抽雄期进行Na2CO3处理的总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对不同盐碱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着玉米子粒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1年生杨树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盐碱胁迫对杨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中性盐胁迫、碱性盐胁迫对杨树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加。盐碱胁迫会启动杨树幼苗的防御基质,其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所提升,SOD活性及CAT活性得以提高。综上所述,杨树幼苗对盐碱胁迫具备一定的耐受性,其幼苗对碱胁迫的耐受力略微低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盐爪爪是我国西北盐化荒漠地区的一种盐生植物,以中性盐胁迫试验为基础的研究充分证实了它的强耐盐性,而其对于盐碱混合胁迫的耐受性以及适应性如何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本研究以1a生盐爪爪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以Na_2CO_3和NaHCO_3形成的碱性盐处理条件下盐爪爪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试验观测。[结果]盐碱混合胁迫下,低盐中碱(150mmol·L~(-1),pH8.4)处理较有利于盐爪爪苗期生长,Na+含量高于250mmol·L~(-1)同时pH值达到9.1对盐爪爪生长会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但盐爪爪在Na+含量350mmol·L~(-1)以及pH值9.7的高盐高碱胁迫下仍然可以生长。碱性盐对盐爪爪生长的抑制和伤害显著大于同浓度的中性盐胁迫。盐爪爪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强度加大而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盐爪爪生长发育需要环境中一定浓度的盐离子,且自身具有强耐盐碱性,为选择盐碱地植被恢复种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紫花野百合的蒴果为试验材料,模拟中性盐胁迫和碱性盐胁迫,对紫花野百合种子 在不同Na+浓度下萌发情况进行研究,测定萌发过程中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分析不同 类型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盐胁迫下,Na+浓度为30、50mmol.L-1 时, 促进种子的提前萌发,种子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提高;碱性盐胁迫下,随着Na+浓度的升 高,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当中性盐和碱性盐Na+浓度分别达到170、 130mmol.L-1 时,完全抑制种子的萌发。紫花野百合对中性盐的耐受水平比碱性盐高,盐胁迫下 表现出增效、负效和完全抑制三个方面的萌发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盐碱胁迫对刺槐和绒毛白蜡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Cl、NaHCO3、Na2SO4、Na2CO3)溶液处理1 a生刺槐和绒毛白蜡,研究了两树种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叶绿素和丙二醛、脯氨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中性盐的胁迫下,刺槐和绒毛白蜡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b的变化较小,叶绿素a/b并不呈现单一的变化趋势;在碱性盐的胁迫下,刺槐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绒毛白蜡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叶绿素b的变化较小,叶绿素a/b都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两树种在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中性盐胁迫下,刺槐和绒毛白蜡都与脯氨酸呈正相关,在碱性盐胁迫下则呈负相  相似文献   

13.
以枳椇和皂荚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比较盐胁迫对枳椇和皂荚叶面积生长、盐胁迫症状、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分析其耐盐性。结果表明,0.15%盐胁迫下,枳椇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出现了胁迫症状;在0.30%盐胁迫下,皂荚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在0.45%盐胁迫下,皂荚出现胁迫症状。此外,随Na Cl浓度增加,枳椇和皂荚的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盐胁迫下,枳椇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而皂荚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可溶性糖对皂荚抵抗盐胁迫起到了积极的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0.3%,0.5%,0.7%共4个盐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盐胁迫对转基因苜蓿和保定苜蓿体内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试验表明,转基因苜蓿和保定苜蓿的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受盐胁迫影响比较大,转基因苜蓿的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可溶性糖变化比较明显;在NaCl盐浓度为0.3%时,保定苜蓿的S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低,P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耐盐性海岛棉幼苗根系指标对盐碱胁迫响应的机理,为新疆海岛棉育种和耐盐碱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盐敏感品种新海48号、弱耐盐品种新海31号、中等耐盐品种新海43号和耐盐品种新海35号为材料,采用NaCl、Na2SO4(物质的量1∶1)和NaCl、NaHCO3(物质的量1∶1)模拟不同程度的中性盐混合盐(中性盐)和碱性盐混合盐(碱性盐)胁迫,总盐浓度(Na+)为0、120、180、240 mmol/L,分析中性盐和碱性盐两种胁迫下海岛棉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植株耐盐性的关系。【结果】 海岛棉根系形态对中性盐和碱性盐的响应存在差异,中性盐浓度为180 mmol/L时,不同耐盐品种海岛棉根系总长度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新海31号、新海35号分别比对照高18%和5.97%;在碱性盐120和180 mmol/L处理下,新海35号、新海43号和新海48号的根系总长度较对照分别显著减低38.24%~46.32%、64.25%~75.58%和39.91%~71.47%。当中性盐浓度处于180~240 mmol/L时,不同耐盐品种海岛棉细根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当碱性盐浓度处于120~180 mmol/L时,不同耐盐品种海岛棉细根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降低。 【结论】 低浓度中性盐和碱性盐使不同耐盐品种海岛棉细根根长、表面积及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对中根及粗根无显著抑制作用。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均显著降低海岛棉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其中碱性盐对根系总长度的影响较大,碱性盐主要通过抑制细根的伸长来降低根系总长度。  相似文献   

16.
硝酸钙和水杨酸复配处理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一定浓度的Ca(NO3)2和不同浓度的SA溶液处理盐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然后测定幼苗的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外源钙离子和SA对盐胁迫下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玉米的生长,使玉米幼苗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了25.13%,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分别增加了4.77%、2.18%和20.69%.当用硝酸钙和不同浓度的SA复配处理后,各处理玉米幼苗中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所增加,MDA含量下降,明显缓解了盐胁迫影响.结果表明,当用20 mmol/L的Ca(NO3)2和1.5 mmol/L的SA复配处理盐胁迫下的玉米幼苗时,缓解作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菘蓝种子在不同浓度中性盐(Na Cl)、碱性盐(Na2CO3)和盐碱混合溶液(Na Cl+Na2CO3)条件下的萌发情况及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以探求盐碱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及混合盐碱胁迫对菘蓝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均随盐碱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胚根长、下胚轴长及胚根鲜质量等均随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危害程度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剧。3种盐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碱性盐混合盐碱中性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两种早春植物为实验材料,设置对照组,在早春短命植物苗期对其进行不同浓度梯度的盐胁迫,探究盐胁迫下不同植物幼苗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4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了解耐盐机理。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都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苜蓿同工酶活性和可溶性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试验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0.3;、0.5;和0.7;四个盐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盐胁迫对苜蓿体内SOD、POD、CAT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的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均产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NaCl浓度达到0.7;时.变化最为明显.总体来看,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可溶性糖变化最为明显.试验也表明,盐胁迫下,苜蓿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等一系列的保护机制来减轻伤害,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烯效唑拌种对芸豆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奶花芸豆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拌种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用烯效唑拌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除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等均随拌种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烯效唑拌种浓度较高时,以上各指标均产生与中低浓度相反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烯效唑能够增强奶花芸豆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