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开发区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建议。1研究意义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过多,并且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利用模式粗放,浪费较为严重。而开发区是国家和地方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用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2.
吕枫  刘杨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85-38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当前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与增长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源的丰富程度及资源结构的优化度直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长期增长。立足我国县域社会和人文资源稀缺、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的现状,突破路径依赖寻求最佳经济增长模式、积极培育和整合社会人文资源以及实施竞争优势战略,是优化县域资源结构、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开发区是我国当前城市经济重要增长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经济能否快速、稳定增长。本文以吉林前郭经济开发区为例,评价了该开发区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途径,结合实际案例,将中国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结合模式归纳为直接投资模式、“企企”联结模式、“资本-合作组织”联结模式、“资本-金融机构”模式、“资本-政府”合作模式以及综合模式。通过研究不同模式的基本特征、具体条件和优越性,将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归纳为不同的模式,有利于针对不同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性提出改善工商资本和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对策,有利于政府实施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政府对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的管理方式的改变,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村就业。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湖南林业经济增长,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土地和集体林权制度等要素在1980—2010年间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土地要素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呈正向影响且显著,资本要素呈负向影响且显著,制度要素不显著。同时还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顾顺业 《乡村科技》2023,(17):114-117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气象数据、生态指标、社会经济和其他多源监测数据,全方位地剖析江西省南昌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呈现出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且主要来源是耕地;影响耕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夜间灯光;影响林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人口密度;影响草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人口密度;影响建设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夜间灯光;影响水域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夜间灯光;影响未利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高程、年降水、夜间灯光、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8.
魏菁华  许皞  邓红蒂  左玉强  苏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48-11851
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引入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SR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及主成份分析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需要;江苏省国家级开发区主要受土地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及经济效益影响,开发区所在母城经济状况及区位条件也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不仅要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还要特别重视土地使用面临的压力和反馈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异同,研判未来农业经济增长潜力,本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生产要素视角出发测度本世纪以来不同生产要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就不同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6%,是农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近年来贡献水平有所上升;土地、化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和4.4%。2)国际比较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本驱动为主。3)通过不同发展阶段比较发现,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投资驱动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资本依赖性,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成为决定中长期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的开发区土地困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一些国家级开发区实现了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城市化趋势已不容回避。城市化的开发区用地结构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给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带来了新的问题与矛盾:城市化趋势使开发区的公共物品提供负担加重;现代工业化的需求,对开发区的土地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开发区严格的土地审批政策使开发区城市化边界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包括:建立公共用地增值收益管理机制;改革公共用地使用制度;集约利用开发区土地,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归纳总结广西土地整治的实施规律,分析确定其主要驱动类型,运用时间序列法,对广西2005年至2015年土地整治规模变化进行了演绎归纳。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2016年至2020年土地整治规模进行了预测。运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从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共选择15个因子,对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广西土地整治存在不同增长极现象,"十一五"期间土地整理是增长核心,"十二五"期间土地开发是增长核心。经预测分析,"十三五"期间土地复垦将会是增长核心。受政策和时机影响,土地整治的增长极将会在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之间呈依次循环、周期叠进的发展规律。受优质耕地资源数量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广西土地整理主要为"资源+社会"驱动型。受"不稳定耕地"资源数量大、农业保险赔款支出率高等因素影响,广西土地开发主要为资源驱动型。受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速度快、土地利用集聚效应显著、不合理开发所致破损土地数量增大等因素影响,广西土地复垦主要为经济驱动型。研究表明,区域土地整治存在增长极现象,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作为土地整治发展的核心,其实施规模与驱动类型各有差异,三者间的优化协调发展,应是新时期土地整治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12.
艾丹祥  左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10-13212,13214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含不可再生能源研发的经济增长模型,借助动态优化的方法,分析不可再生能源研发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不可再生能源研发活动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对不可再生能源供应源的扩张具有特殊贡献,不可再生能源研发改变了劳动力要素的分配,突破了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对经济增长的限制,有助于经济摆脱不可再生能源的约束,实现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水源保护区作为城市中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在承担着重要的供水任务的同时,为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其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与周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分析了深圳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及其成因,指出了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水源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关键所在,并对生态补偿的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类型和补偿方式等展开论述,最终提出了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建议,以促进水源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市场,一直未得到充分开发。了解农村居民消 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刺激消费,是我国目前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本文通 过中部六省份2013-2017 年间的数据,实证得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观点,认为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以广东梅州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长有显著影响,提出梅州应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注重从投资、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招远、新泰、陵县共3个典型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主要对象,结合2010年山东省开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更新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研究山东省东部半岛、中部山区、西部平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地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沿海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中部山区开发区其次,西部平原的开发区得分则略低。主要原因是地质特点不同,土地供应利用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导致用地效益出现差距。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索如何构建一种生态与经济发展兼顾的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工作体系。以扬州市为例,选择防洪、水土保持、生物保护、乡土文化保护和游憩安全5个要素构建区域多层次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神经网络CA模型模拟无生态约束下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格局,将二者耦合得到优先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调整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并为每类管制区编制相应的管制规则。结果表明:①利用景观安全格局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格局耦合来进行建设用地管制区划分,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再进行建设用地的安排,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②通过调整建设区的划定,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新增建设用地适宜调整的区域,在建设用地管制的基础上,给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武汉市1997~2006年的统计数据,从耕地资源变化的时间特征和空间差异入手,分析了武汉市耕地资源变化的规律与趋势,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该市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武汉市耕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征明显,耕地资源呈现出减少的总体趋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武汉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3类因素。研究结论对武汉市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抗逆力开启了新型风险管理和评价工具。基于经济抗逆力的理论分析,构建包括经济稳定、市场效率、治理能力、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在内的经济抗逆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省域的面板数据,引入信息熵权法修正权重,从省际结构、地理区域和聚类分组等多维度测算中国经济抗逆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抗逆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而且,经济抗逆力具有较为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各类分指数中,市场效率指数、社会发展指数与信息化发展指数是不同区域经济抗逆力水平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而治理能力指数偏低和经济稳定指数下降是经济抗逆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变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洋经济蓬勃发展,而海洋环境却持续恶化,海洋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其所遭受的污染与破坏必然造成海洋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排污收费制度的有效执行对海洋环境治理效果至关重要,排污收费制度的执行效果受到来自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多种影响因素制约,本文基于海洋环境排污收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的研究视角,建立博弈理论模型,通过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行为方式的博弈分析,得出排污收费执行效果与经济增长关系复杂,与多方利益相关,提出了改善现行考评机制、从正反两面设计激励机制以及加大稽查力度等对策来促进利益主体利益均衡、优化海洋环境排污收费的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