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大白菜育种研究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1人,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2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博士2人,硕士5人。团队获得农业部"大白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百万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明星集体"、多次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花椰菜育种研究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天津市杰出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人选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高级职称6人,具有博士3人、硕士学位3人。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工人先锋队"称号、天津市"工人先锋队"称号、两次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获得"八五"立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3.
<正>生猪养殖创新团队主要从事猪遗传育种、高效繁殖、营养饲料、饲养管理标准化技术、优质猪肉生产等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工作。团队现有成员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全国农业农村先进个人1人、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科学家1人,天津市优秀科技工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农学院葡萄科研团队现有教师5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级特聘教授1人,均为博士学位,教授1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生8人。团队成员现承担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研任务1项,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科研项目3项,承担青海省"三区人才"和"智慧三江人才"项目2项。积极开展科企对接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5.
<正>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西瓜育种团队由5人组成,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人、中级2人,硕士2人、学士3人。西瓜育种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星火计划、天津市重大科技专项、自然基金、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项目10余项,研究水平居同行业先进水平。建立了少籽西瓜育种技术体系,育成国内外第一个早熟、少籽西瓜'津花四号。通过染色体易位技术攻克无籽西瓜着色秕籽多的难题,建立了科学的无籽西瓜育种体系,创新一批优异资源,解决了无籽西瓜生产的连作障碍。近年来,在分子标记辅助  相似文献   

6.
正养牛创新团队瞄准都市型牛养殖全产业链技术需求,从事牛高效繁育、精细养殖、粗饲料生产、粪污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努工作,入选天津市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现有在职研究人员5人,包括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国资系统授衔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3人;博士2人、硕士3人。团队现有流动研究人员7人,其中包括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4人。近五年,团队在学科建设和自主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业绩: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承担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育种岗位、营养岗位)工作。在奶牛肉牛种质提升技术研究与遗传改进技术集成应用、奶牛肉牛精细养殖关键技  相似文献   

7.
专家风采     
<正>张斌(1965—),辽宁本溪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农学博士,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所长,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天津农业科学》、《中国蔬菜》、《中国瓜菜》编委;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中国种子协会蔬菜种子分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授衔"蔬菜育种"专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大白菜研究室。由6名专业科技人员和7名专职销售人员组成,主要从事大白菜育种新技术研究、新品种的选育及育成品种的开发推广。近几年大白菜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财政部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5项,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以及院所级项目6项。先后育成津青系列、秋绿系列、津白系列、津秋系列、春绿系列及津夏系列等大白菜品种22个,其中6个大白菜品种获得天津市农业名牌称号。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4项。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08,14(2):F0003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大白菜研究室,由6名专业科技人员和7名专职销售人员组成,主要从事大白菜育种新技术研究、新品种的选育及育成品种的开发推广。近几年大白菜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财政部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5项,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以及院所级项目6项。先后育成津青系列、秋绿系列、津白系列、津秋系列、舂绿系列及津夏系列等大白菜品种22个。其中6个大白菜品种获得天津市农业名牌称号。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相关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4部。育成的品种在全国每年推广应用面积达4万余公顷。新增社会效益1.3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专家简介孙约兵,男,1978年生,博士,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环境污染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执行首席。天津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农业和农村专委会副主任。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6项。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中国农科院首批青年英才培育工程、中国农科院农科英才一青年英才等。  相似文献   

11.
专家风采     
正郭永泽(1971-),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专家,入选131第一层次人才计划,天津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工作专家,天津市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标准制定、风险预警与控制、风险评估技术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3项,参加26项,主持制定呋虫胺在芥蓝上残留限量等13项国家标准,共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主编及参编著作共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郭永泽研究员带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团队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开展了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控技术研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保障了我国及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专家风采     
<正>焦定量(1960-),研究员,现任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副所长、西瓜研究室主任,《中国瓜菜》编委。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甜瓜育种岗位专家,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天津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西瓜科研、育种及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科技部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农业部产业化项目、重大科技专顷、自然基金、科技成果转化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几项,荣获农业部神农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4项。发表优秀学术论文25篇,著书3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甘蔗研究中心育种团队杨本鹏研究员等自主选育的甘蔗高抗黑穗病新品种"中糖2号"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该品种获准登记,对广西、广东、海南等蔗区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悉,"中糖2号"是以热引1号为母本、新台糖22号(ROC2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获得的高抗  相似文献   

14.
<正> 科研团队团队现有核心成员6人,其中研究员4人,博士学位2人。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该团队为核心的小麦遗传育种学科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Ⅰ类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建设学科,创新团队2007年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2008年被农业部评为"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2009年被山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检测保护中心、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联合主办,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提高耕地质量打造渤海粮仓——硅谷盐碱地改良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太平村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环渤海地区的农业、土肥部门、相关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以及经销商、种植大户  相似文献   

16.
<正>大白菜育种蔬菜研究所大白菜育种研究始于1973年,近4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市级及院所级各类研究项目44项,其中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天津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自然基  相似文献   

17.
<正>芹菜育种团队主要做芹菜遗传育种研究与新品种应用推广工作,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市级科研和推广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1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目前获得我国唯一一个芹菜国家新品种权;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8部。先后培育出了"实心芹系列"、"西芹系列"、"小棵香芹系列"、"特色白芹"、"耐热黄芹"和"杂交系列"等40余个各具特色的高产优质芹菜新品种,填补了多项国内芹菜育种技术和品种空白,形成了"育、繁、推"  相似文献   

18.
<正>1985年5月,侯锋院士创建了黄瓜高效育种技术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共4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高级职称19人,博士2人,硕士17人。创新团队学先进、讲奉献、争上游,取得的成绩获得了各界的肯定,先后有2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称号,1人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3  相似文献   

19.
<正>1研究团队概况团队现有核心人员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该团队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学术成果奖、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10余项,选育水稻新品种12个,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团队负责人马建教授曾荣获"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吉林农业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由5名科技骨干组成,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1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黄瓜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创新研究,并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进行育种材料创新和品种创新。团队成员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天津市重大攻关项目、天津市重点基金、自然基金项目等40多项。在国内率先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