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冬放鱼种要抓早放。投放鱼种时间以冬末春初为宜,冬至至雨水的春节前后为最佳季节。这段时期气温较低,鱼体结实,易于操作,感病率低。池塘冬放鱼种宜早不宜迟,及早投放可增加效益40%-50%。  相似文献   

2.
兰永清 《农家科技》2009,(12):38-38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1.注意清塘消毒。池塘留水深10厘米,首先亩用生石灰90千克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不少养鱼户一般采用"春放冬捕"的传统养殖方式养鱼。实践证明,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冬季放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在第二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养鱼套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具体做法根据鱼种投放情况,把成鱼养殖池按一定比例用密网片分隔成两部分,形成两个鱼池。一部分投放大规格鱼种作为6-7月份轮捕的对象,另一部分投放小鱼种作为被套养的轮放鱼种。当6-7月份大  相似文献   

5.
杨保国 《新农村》2003,(11):20-20
许多养鱼场和养鱼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冬季投放鱼种,既可提高鱼苗成活率,减少损耗;又可促进早春生产,使成鱼增产30%左右。因此,冬放鱼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
一、具体做法 根据鱼种投放情况,把成鱼养殖池按一定比例用密网片分隔成两部分,形成两个鱼池。一部分投放大规格鱼种作为6~7月份轮捕的对象,另一部分投放小鱼种作为被套养的轮放鱼种。当6~7月份大规格鱼种基本销售后,只需撤掉分隔网片,或把网片沉入水中,让小规格鱼种到整个鱼池活动即可完成轮放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养鱼冬季投放鱼种效益高。渔谚说得好:"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  相似文献   

8.
<正> 许多养鱼场和养鱼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冬季投放鱼种,既可提高鱼苗成活率,减少损耗;又可促进早春生产,使成鱼增产30%左右。因此,冬放鱼种值得提倡。 在通常情况下,冬放鱼种的时间,应在当年冬至到第二年立春之间。其技术要点是: 1 清塘消毒。宜在投放鱼种前10天、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方法有两种:一是干塘法。将鱼塘中的水抽掉,只留下10cm,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4~5kg,兑水全池泼洒;二是带水法。在鱼塘水深1m的情况下,每667m~2用生石灰150kg,或用含氯30%的  相似文献   

9.
杨保国 《新农村》2007,(3):24-24
1.鱼种质量投放鱼种要求同种同龄,规格一致,健壮无伤,鳞片鳍条完整,溯水性强,离水后鳃盖不张,跳动不止。2.鱼种消毒鱼种消毒时应注意:①药物要现配现用,配药要用清水,忌用肥水,药物浸洗时要避免阳光直射。②药物剂量要准确,避免药量不足或用药过量。③浸洗时间要适当。发现鱼种  相似文献   

10.
高产池塘精养投放鱼种一要抓早放,二要抓大规格。但目前有些养鱼专业户仍习惯于春放鱼种,有的甚至推迟到春后,此时,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低,是池塘养鱼低产的根本原因之一。下面将池塘投放鱼种关键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保国 《新农村》2005,(1):20-20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能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  相似文献   

12.
冬、春季是投放鱼苗、鱼种的季节,鱼苗、鱼种的异地运输已成为浅水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运输要安全、高效,应保证和提高运输成活率。1鱼种挑选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一次科技三下乡活动中,了解到很多养鱼户在历年池塘养鱼过程中产量、效益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投放鱼种没有按鱼类食性和习性合理搭配,投放的品种单一,数量偏多偏少,规格小等所致。这种情况全国各地多少都有存生,岁末年初正是各地进行大量投放鱼种季节,为充分利用水体,合理投放鱼种,提高水体单位面积产量,现将因水制宜合理投放鱼种要领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渔谚说:“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事实证明,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①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②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而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③、及早  相似文献   

15.
每年冬至到春节前后是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期,在操作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 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2 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清塘方法有2种:①干法清塘,即亩用生石灰80 ~ 100公斤或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4 ~ 5公斤;②带水清塘,即亩用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能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可促进其早春生长。一、鱼塘改造利用冬  相似文献   

17.
池塘养鱼冬季投放鱼种效益高,渔谚说的好:“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经过渔民的实践证明,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主要有三:①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而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②冬季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③可及早恢复和补充鱼种在越冬及运输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使鱼摄食生长.提高鱼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高产池塘精养投放鱼种一要抓早放,二要抓大规格,这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但目前部分地区某些养鱼专业户仍习惯于春放鱼种,有的甚至推迟到春后,此时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低,是池塘养鱼低产的根本原因之一.现将抓好池塘投放鱼种关键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保国 《现代农业科学》2007,(3):I0003-I0004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一般鱼种放养最迟应在二月底投放结束。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 鱼种实行秋放,这是淡水渔业的一项重要改革,实践证明,可大幅度增产增收,好处很多。一、『春放』是四月投放鱼种,十月捕捞,生长期只有七个月。而『秋放』是在十月投放鱼种,次年十月捕捞,生长期一年,鱼个体重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