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产生的单一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与抗血清(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主要区别是单克隆抗体为单一种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种均一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所以单克隆抗体是B细胞克隆的标志。是一种独特型的抗体,它的特异性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产生的单一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与抗血清(又称多克隆抗体,polvclonal antibody,PcAb)主要区别是单克隆抗体为单一种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种均一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所以单克隆抗体是B细胞克隆的标志,是一种独特型的抗体[1,2],它的特异性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  相似文献   

3.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与抗血清(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主要区别是单克隆抗体为单一种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种均一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所以单克隆单体是B  相似文献   

4.
1975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发明了杂交瘤技术。他们成功地将骨髓瘤细胞和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这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稳定、有致瘤性、能产生抗体,其分泌的抗体是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故称之为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自从鼠源单抗之后,  相似文献   

5.
1975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发明了杂交瘤技术。他们成功地将骨髓瘤细胞和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这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稳定、有致瘤性、能产生抗体,其分泌的抗体是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故称之为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自从鼠源单抗之后,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高特异性,高纯度的抗体,可用杂交瘤技术或基因重组技术制备。自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创建了杂交瘤技术并成功制备绵羊红细胞单克隆抗体以来,单克隆抗体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免疫学、生物学、药理学等许多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正> 用杂交瘤细胞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纯度极高,具有对一个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的特异性。这是因为分泌抗体的B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SP~2/O)杂交时,只能有一个抗原决定簇与SP~2/O细胞结合成杂交瘤,分泌该种抗体。一次杂交可以得到分泌不同抗体的杂交瘤。通过克隆化把它们分离开后,即可用来生产不同性质的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中培养,传代,冷冻保存和复活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发展极快,目前已出现规范化的系统装置CYTOSTAT。这个系统可以连续培养杂交瘤细胞,只需不断添加培养液,也可以随时取样测定抗体滴度和收取抗体。  相似文献   

8.
将抗原注入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分离出单个杂交瘤细胞,将其扩大培养,最终分离纯化抗体。筛选出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具有骨髓瘤细胞和特异性B细胞的双重特性,既能持续繁殖,又能分泌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便于制备、理化性质均一、生物活性单一、特异性强、易于标准化等优点。使用单克隆抗体,能提高免疫学检测和临床治疗的特异性和精确性,对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1单克隆抗体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特性使其能…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在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克隆抗体是由预定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能在体外无限生长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具有双亲特征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单一抗体.   ……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分泌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等优点,它的出现对生物学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介绍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综述了单克隆抗体在农业、医学及其他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单克隆抗体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Kohla和Milstein于1975年首创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免疫学、生理生化、药理学、组织学、肿瘤学、微生物学等不同的学科,其应用之广、发展之快,促使医学、生物学领域起着巨大的变革.单克隆抗体是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在体外大量培养融合细胞,由融合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由于单克隆抗体只识别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它具有特异性强、成分均一、灵敏度高、产量大、容易标准化生产等优点而明显优于多克隆抗体.目前世界上己建立的单克隆抗体品种数以万计,其中数千种已经上市.  相似文献   

12.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免疫机制研究方面具有突出贡献。随着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成为新一代快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该技术利用每个B细胞仅可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的特性,直接筛选出分泌特异性抗体的B细胞,对其表达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基因进行克隆和体外表达,从而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相较传统抗体制备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产量高等优点,且表达的抗体具有天然构象,不仅可用于病原微生物相关抗原的抗体开发、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等研究,还在抗肿瘤治疗、抗自身免疫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过程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促进其更好地应用于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3.
用简单改进的Kurpisz等的方法,可从小鼠得到大量的多克隆抗卵清蛋白抗体,另外用腹水中的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给卵清蛋白高免的BALB/C小鼠连续注射异十八烷,抗原和不分泌抗体的骨髓瘤细胞系。10-25天后产生的腹水中有抗卵清蛋白抗体活性,从腹水收集细胞,洗涤后与聚乙二醇融合以产生单克隆抗体,经两次融合后获得大量抗卵清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此法简单,重复性好,1只小鼠可进行多次融合,并能用腹水中B细胞  相似文献   

14.
动物机体在免疫反应中形成的抗体,是识别几个不同部位抗原分子的多细胞抗体(Polyclonal Antibodr),即使用相同抗原进行免疫,在不同的动物个体中,得到具有相同特性的免疫血清也是极为困难的。为了获得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单一抗体,Kohler等(1975年)将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来合成抗体。也就是说,为了合成某些特定的特异性抗体,将脾脏细胞与癌变细胞融合开始独立增殖,分离的克隆能持续地合成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5.
<正>抗体是高等动物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下,负责对特异性抗原进行识别和清除而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它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用于特异性分子识别的专用工具之一。鼠源单克隆抗体技术与兔源多克隆抗体技术是目前免疫学科学研究与临床诊断运用最广泛、商品化市场最完善的两项技术。而自1995年H.Spieker-Polet等人成功获得兔浆细胞瘤细胞系,得到了稳定的兔-兔杂交瘤之后,兔单克隆抗体技术在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重庆市动物卫生检疫站(630020)钟奇兴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htibody)由克隆(一个细胞增殖成一个群体)B细胞杂交瘤产生抗体。单克隆抗体针对单一决定簇只要有抗体就易区别两种近似质的差异。如不同菌(毒)株的鉴别,细胞...  相似文献   

17.
用纯化的兔出血症病毒免疫Balb/c小鼠。正如网络学说所指出的,从免疫鼠的杂交瘤细胞克隆中,不仅筛选出能分泌抗RHDV抗体的细胞克隆,同时也筛选出能分泌抗RH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用抗原而不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诱导产生抗独特型抗体是一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特异性的抗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 内蒙株衣壳蛋白(CA)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以原核表达CA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经杂交瘤技术进行融合,同时以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进行特异性ELISA检测,共筛选到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经过3次亚克隆后,最终得到了5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单细胞克隆株;再利用CA真核表达蛋白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此5株杂交瘤细胞进行进一步的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有3株具有特异性强荧光反应,也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本试验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JSRV-NM株CA蛋白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为建立检测病原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分析JSRV-NM株CA蛋白的功能及鉴定B细胞抗原表位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ELISA的抗原最适浓度、抗原包被时间,被检物和酶结合物的感作时间等因素的测定,建立了检测抗鼻疽菌核糖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方法。先后对两次细胞融合所产生的124孔杂交瘤细胞进行了检测,有69孔为阳性。对一些阳性孔进行克隆化培养,筛选出一株较稳定的分泌高效价抗体的细胞株。对此细胞株五次克隆所产生的233个克隆孔检测,均为阳性。由此证明,建立的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性和重复性好,适于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1975年有关专家首次报道,用仙苔病毒使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既保存了分泌抗羊红细胞抗体的能力,而且又具有永生的特性,这一研究开启了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历史最新篇章.在随后10年中B细胞杂交瘤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针对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由于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应用中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使B细胞杂交瘤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