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鸡白细胞介素2(IL-2)为免疫刺激因子,探讨鸡IL-2重组杆状病毒(BV-LMI-IL-2)对鸡脏器的影响,为IL-2促进疫苗免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IL-2为目的基因,以p LMI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构建BV-LMI-IL-2。最终使用BV-LMI-IL-2与新城疫(NDV)抗原疫苗BV-LMI-F进行单独免疫和联合免疫,观察鸡腺胃、肝脏、心脏、十二指肠等器官病理变化情况。免疫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BV-LMI-F与BV-LMI-IL-2联合免疫时,保护率提高了12.5%,说明BV-LMI-IL-2对疫苗起到了免疫增强作用,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对攻毒后的对照组死亡鸡只和免疫组死亡的鸡只剖检,观察病变器官和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器官无明显病理变化,证明鸡IL-2重组杆状病毒提高了对鸡脏器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及肾型和呼吸型毒株的灭活苗对鸡进行了免疫,根据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和攻毒后鸡肾脏和气管水平上的保护力,比较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H120与两个不同致病型毒株灭活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弱毒苗虽可诱导较高水平的抗体,但免疫效果较灭活苗差。  相似文献   

3.
评估不同代次IBV M41株种毒是否可以作为生产用种子。将M41株种毒用SPF胚连传8代,从中选出第3、第5、第7代,测定其EID50。并用此3代M41株鸡胚尿囊液制毒的油乳苗免疫易感鸡,以HI试验检测其抗体水平。3种疫苗免疫鸡均保护9/10以上,对照鸡全发病;对免疫后与免疫前HI抗体水平的比较表明,免疫后抗体平均滴度提高3倍以上。不同代次的M41毒株的免疫原性仍然保持良好,可以正常用来制造疫苗和建立种子批。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基因P53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及其生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基因p53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及其生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显微图像处理系统;【结果】p53阳性蛋白表达于法氏囊和胸腺内淋巴细胞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法氏囊内均有少量p53表达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层与淋巴小结之间靠近上皮层的固有膜内,其次是淋巴小结边缘及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的固有膜层内。在1周龄和12周龄固始鸡胸腺内有少量p53表达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其次是皮质内,很少出现在髓质内。p53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脾脏内均无表达;【结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凋亡基因p53参与了固始鸡中枢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理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使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6.
日粮蛋白水平对鸡球虫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蛋白质是家禽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不仅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而且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影响免疫细胞内酶的合成速度,进而影响免疫效果。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鸡球虫感染的影响,达到减轻和控制鸡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暴发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不仅造成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引发其他疫病。耐过鸡的法氏囊组织受损,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常造成免疫失败。由于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高,给养鸡业造成极大危害。笔者现将一起80日龄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介绍如下,以提醒养殖户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是一种由双链双节段RNA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袭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肝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在养鸡场中可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控制本病的主要方法仍是免疫接种,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养禽户常遇到IBD疫苗免疫失败的问题.下面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浅要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摘要: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原虫病。长期以来本病防治主要依赖于药物,但由于耐药虫株的频繁出现、药物残留,研制开发新药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的存在,用免疫方法来控制鸡球虫病日益受到重视,并有望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文章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方面综述了鸡球虫免疫原性,并概述了鸡球虫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离鉴定河南漯河、郑州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于2011年用SPF鸡胚从河南漯河、郑州疑似感染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料中分离出2株病毒,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确定为AIV H9亚型;用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分离的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然后再用上述4株病毒对免疫鸡群进行交叉攻毒,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测定其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用2001年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试验鸡体内抗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平均HI效价均大于11log2,不同毒株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间均产生了较好的交叉保护,且同一地区的保护率更高,2001年的分离株对目前的流行毒株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H5N1)的HA基因克隆到质粒pcDNA4/His鄄Max和pRc/CMV上得到真核表达质粒pC4H5和pCMVH5。将pC4H5和pCMVH5经活体电击和肌肉注射接种于3周龄SPF鸡的右腿内侧,并设空白质粒对照。二次免疫后第二周用104.2ELD50的同源病毒进行攻击。结果pC4H5和pCMVH5活体电击免疫SPF鸡能诱导产生持续表达的高水平特异性抗体,可产生100%的保护率,并能有效地阻止H5N1病毒攻击后病毒在泄殖腔的排出,而肌肉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后全部发病并死亡。结果表明活体电击免疫是一条可以与基因枪免疫相媲美甚至优于基因枪免疫的有效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新城疫(ND)在我国养鸡业中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急性新城疫会导致大批鸡死亡;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虽然不至于引起大批鸡死亡,但是容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等其他疫病,造成巨大的损失。关于新城疫的免疫,笔者主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母源抗体与首免日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鸡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增强作用,于饲料中添加了不同浓度的发酵产物,并在不同时间点对鸡体的生长指标(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免疫器官指数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溶菌酶(LSZ))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桦褐孔菌发酵产物添加浓度为0.8%时,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所有添加浓度的桦褐孔菌发酵物均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尤其当添加浓度在0.8%~2.0%时,21,42 d的免疫器官指数始终高于黄芪多糖组(阳性对照);桦褐孔菌发酵物的添加能够增强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当浓度为0.8%时效果最佳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明确了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鸡生长和免疫性能的促进作用,确定了0.8%为最佳添加浓度,其效果优于黄芪多糖,为禽类绿色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研究人员测定了给鸡饲喂添加非免疫蛋黄粉(不含抗-SE抗体)、免疫蛋黄粉(舍抗-SE抗体)、蛋黄蛋白、蛋白和乳清粉饲料对清除和防止肠炎沙门氏菌(SE)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三联油乳剂苗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D La Sota株,呼吸道型,IB(RIB)H120株或肾型IB(KIB)SN9301株和EDS XN9203株制苗毒株,分别经鸡胚和鸭胚增殖后甲醛灭活。灭活毒液依毒价按比例混合加入油佐剂中,乳化剂成“ND-RIB-EDS”和ND-KIB-EDS两种三联油乳剂苗。测试结果表明:三联疫苗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乳化度、稳定性和通针性良好;免疫效果即,用三联苗免疫20日龄鸡,免疫后14、28、58d、ND、RIB、KIB、EDS的HI抗体均可达7.0和9.2log2以上,于免疫后60d用相应强毒攻击,83.3%-100%的鸡获有效保护。疫苗保护期长,常温避光180d和4℃左右360d,免疫效果与新制苗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的近期免疫效力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批鸡传染性鼻炎价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近期免疫效力检验,安全性试验采用15只鸡进行,胸肌注射疫苗4 ̄5mL/只后,逐日观察,结果鸡只食欲、精神未见异常,2周后观察,注射部位未发现明显异常和病变。用该疫苗免疫(0.5mL/kw )后的鸡只对A型高致病力菌株的攻击保护率可达100%,对C型高致病力菌株的攻击保护率为93.3%。采用B-ELISA和SPZA对鸡群的抗体水平的评估表明该疫苗可激发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Toll样受体是参与机体天然免疫的一类模式分子,可以识别多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快速启动有效的免疫应答,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探讨鸡Toll样受体的免疫功能,为禽类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试验通过RT-PCR技术克隆海兰褐鸡TLR15基因的全长阅读框,同时将其胞外区片段插入载体p ET32a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优化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并将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昆明鼠后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ch TLR15的组织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海兰褐鸡TLR15编码基因全长2 607 bp,编码86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胞外区1 962 bp,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72 ku;免疫小鼠可以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效价为1∶10 000;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h TLR15主要在脾脏中表达,在肝脏和肺部表达较少。研究结果可为禽类TLR15相关的免疫调节机制分析提供物质基础,也可为后续抗感染生物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鸡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培红  周蛟 《华北农学报》1990,5(1):111-116
1日龄雏鸡接种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SB-1+HVT)3000PFU,而后18日龄攻以MDBJ-1血毒.定期剖杀三例并观察大体或显微MD组织病变.直至98日龄,在鸡内脏和外周神经等组织中始终可见到网状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轻度增生.二价疫苗与HVT冻干苗、SB-1单价苗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眼观病变及组织淋巴细胞增生的出现,病灶范围和病变程度,经二价疫苗免疫的鸡较其他免疫鸡表现轻微.通常二价疫苗仅仅产生长期的轻度非致瘤性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些中草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如科学、适量地添加到鸡饲料中,可通过调节和刺激机体,分泌或释放出干扰素、噬菌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杀死细菌和病毒等,大大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一、用于鸡寄生虫病的预防保护等作用配方一旱莲草、地锦草、鸭跖草、败酱草、翻白草各同等份,水煎取汁,可预防鸡球虫病。20日龄鸡按预防用鲜品6克/只,治疗用鲜品8克/只的量拌料饲喂;1月龄鸡按预防用鲜品8克/只,治疗用鲜品  相似文献   

20.
正法氏囊是鸡体的中枢免疫器官,能制造B淋巴细胞,从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完成特定的免疫应答,对外界的病毒和细菌的侵害具有很好的防御作用。当法氏囊受到损害时,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会趁机而入,鸡群很容易感染疾病。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感染率和发病率高,有明显的死亡高峰。该病还会引起鸡只体重降低,使生长发育受阻。前几年法氏囊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节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