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优化制备维生素C脂质体的配方,采用薄膜分散-超声乳化法制备.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经正交优化选择,确定脂质体的最佳配方:卵磷脂/胆固醇/维生素E的摩尔比为4∶2∶0.34;维生素C的浓度为3.3 mg/mL;PBS缓冲液的pH值为7.93;成膜时所用氯仿的量为30 mL,此时包封率可达58.32%.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的结构,平均粒径为310 nm.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E抗油脂氧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柠檬酸或维生素C作为增效剂提高维生素E抗氧化效果研究表明,以柠檬酸作为增效剂添加于猪油中,60℃烘箱储存,维生素E的抗氧化性比单独使用维生素E效果好。柠檬酸或维生素C添加于机榨菜籽油中,温室储存,维生素E的抗氧化效果明显提高。柠檬酸或维生素C添加于精炼棉籽油中,室温储存,维生素E的抗氧化效果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包覆的维生素C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婷婷  曹光群  杨成 《大豆科学》2008,27(3):505-508
利用聚乙二醇(PEG)包覆脂质体以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先用薄膜分散-超声乳化法制备维生素C脂质体,然后将PEG溶液与维生素C脂质体混合制备PEG包覆的脂质体.电镜照片证明PEG在脂质体外形成了一层膜,粒径增加.脂质体经PEG包覆后包封率增加.稳定性试验测定不同温度下脂质体吸光度变化及脂质体中丙二醛含量变化情况,得到较佳贮存条件为4℃避光,PEG包覆后的脂质体吸光度与丙二醛含量增大幅度均较小.结果表明:用PEG可有效包覆维生素C脂质体并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类化合物与维生素协同抗氧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慧  孟庆  李伟  屠幼英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2):2305-2310
大量的体内外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茶多酚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杀菌、防癌等生物学作用.对两者的协同作用及机理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与维生素C混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试不同浓度茶多酚和维生素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的体外抑制效果,并将茶多酚与维生素C以不同比例混合,测试两种药物对H pylori抑制效果是否具有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一定比例混合的茶多酚与维生素C对于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具有增效作用,当混合物中茶多酚为1.2βmg/ml,维生素C为0.08βmg/ml时,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率最高,达98.23%。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8,(3):39-39
从细胞水平研究茶多酚(TP)对人胚肾293细胞缺糖、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抗氧化剂维生素C(VC)进行比较。采用缺糖培养基并以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诱导产生缺氧、缺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并计算IC50。  相似文献   

7.
东北大豆与北美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从大豆籽粒中萃取维生素E,以DIKNA公司生产的反相柱作为固定相,以甲醇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1,并采用荧光检测器(Ex=295 nm,Em=330 nm)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我国东北与北美大豆品种(系)中的α-、γ-、δ-生育酚和维生素E(VE)总含量,并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44份大豆材料基于α-、γ-、δ-生育酚和维生素E总含量均可聚成高、中、低3类,我国东北大豆维生索E含量明显高于北美大豆,是丰富的大豆维生素E资源,为大豆高维生素E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汤中维生素E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从植物中已经分离出8种具有维生素E活性的化合物,它们当中都含有一个6-羟色环和一个枝链,这个枝链可以是植醇,也可以是三烯醇。在生物体内,维生素E以其羟色环定位于细胞膜的极性表面上,而将其植醇枝链定位于非极性的细胞膜内侧,因而特别靠近那些可能诱发自由基的膜结合酶,如过氧化物酶等。当体内发生氧化作用时,维生素E的羟色环破裂成氢醌化合物,尔后再经脱氢作用生成生育醌,维生素E自身因此被氧化,而阻止了细胞或不饱和脂  相似文献   

9.
赤霉病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引起,该菌侵染小麦后会在籽粒中积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毒素,造成小麦细胞的氧化损伤,并损害人畜健康。为了揭示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DON积累的影响,在活体条件下,通过双花滴注法在小麦扬花期同时接种维生素E溶液和禾谷镰刀菌菌液,测定病小穗率,并在小麦成熟期利用LC-MS测定籽粒中的DON含量;离体条件下,在PDA和TBI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维生素E,测定培养基中禾谷镰刀菌菌丝的生长速率、DON含量和DON合成关键基因 Tri5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活体条件下,维生素E负调控DON的积累,但不能阻止病原菌在穗部扩展;离体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添加维生素E对禾谷镰刀菌的生长、产毒及 Tri5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活体条件下,维生素E负调控毒素,可能是通过调控寄主小麦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而间接调控禾谷镰刀菌产毒相关基因的表达,该结果可为维生素E在小麦DON防控方面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善香 《茶叶》1989,(3):53-54
维生素 E(Vitamin E),又叫抗不育维生素,是动物生殖系统中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动植物体中分布相当广泛。维生素 E 是各种生育醇(tocopherol)的总称,目前已发现的生育醇有8种,茶叶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1.
酶改性大豆磷脂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秀清  许慧  陈昊  赵英  刘燕  张平  孙树坤 《大豆科学》2004,23(3):192-195
对磷脂酶A2改性的浓缩磷脂产物乳化稳定性、抗氧化性、润湿性及HLB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酶水解磷脂产物乳化稳定性有显著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湿性,使脱脂奶粉润湿下沉时间达到5S,速度提高80倍;抗氧化性也有提高,较原料磷脂提高35.04%(第8天),且HLB值达到8,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为磷脂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法(HPLC)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大豆产区的180份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检测其籽粒总维生素E含量及各组分含量,进而分析维生素E总含量及各组分含量间的相关性,选用代表性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维生素E积累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质资源籽粒维生素E积累是从R5期开始,初期积累量呈上升趋势,R6期积累量开始大幅度减少,但从R6至R8期积累量又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在R8期积累量趋于稳定。经筛选合丰50和L-21为高维生素E含量品种,黑秣食豆和茶秣食豆为低维生素E含量品种,代表性大豆品种籽粒维生素E含量差异主要体现在R6~R7时期,该时期最终决定代表性大豆品种最终维生素E含量,这为研究高维生素E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高维生素E相关基因位点和候选基因的挖掘奠定了表型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维生素E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冷冻干燥处理的11种热带水果中维生素E的含量。使用SB-Phenyl柱,用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300nm处对样品中的维生素E进行测定,用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热带水果的维生素E质量分数分别为,红毛丹0.935mg/kg,杧果23.9mg/kg,菠萝蜜17.7mg/kg,火龙果24.1mg/kg,菠萝1.28mg/kg,番木瓜16.5mg/kg,人心果10.6mg/kg,草莓20.0mg/kg;尚有龙眼、椰子、荔枝未检出。维生素E质量浓度在2~21 mg/L时,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7,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3.5%(n=6)。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4%~102%。该方法的最小检测质量分数为0.10mg/kg。   相似文献   

14.
脱脂椰肉中多酚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脱脂椰肉中提取多酚化合物,然后研究该多酚化合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Fe2+的络合能力以及Fe3+的还原能力,并以BHT、没食子酸,VE做为对照。结果表明脱脂椰肉中多酚类物质(DCP)对Fe2+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对DPPH.和.O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DCP也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但其抑制脂质体过氧化作用的能力较弱。这说明脱脂椰肉中多酚有显著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5.
茶叶黄酮类物质的双水相系统纯化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盐的双水相系统纯化茶叶黄酮,探究萃取机理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茶叶为原料,茶叶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研究PEG的种类和用量、盐的种类和用量、温度、pH对茶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3因素(Na2SO4的质量分数、PEG600、MgCl2添加量)3水平的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RSM)分析。通过分析还原力和DPPH体系,评估不同浓度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参照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最佳条件:pH为5,萃取温度30℃,5mL 15% Na2SO4,6g PEG600,MgCl2的添加量为2.9%,萃取率为96.31%。本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茶叶黄酮有较强的铁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茶叶黄酮是一个潜在的天然安全的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三个地点的大豆品种合丰25与Bayfield及其衍生的144个重组自交系种子中的维生素E含量,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三个地点的大豆种子的维生素E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哈尔滨地区α-生育酚为 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γ-生育酚为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δ-生育酚为 2对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型;在呼兰地区α-生育酚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γ-生育酚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δ-生育酚为 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在绥化地区α-生育酚为无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γ-生育酚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δ-生育酚为 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17.
儿茶素在食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应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傅冬和 《茶叶科学》1999,19(1):61-66
采用一种食用有机溶剂溶解儿茶素,而后添加到新鲜的植物油中,比较儿茶素与几种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并用ND-1001DP测色色差计测定儿茶素的氧化产物对油脂色泽及清亮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儿茶素的抗氧化效力强于BHT、TBHQ和维生素E等合成抗氧化剂。不过,儿茶素氧化后对油脂的色泽及清亮度有一定影响,但可通过添加某些有机酸(如柠檬酸等)增效剂加以改善。文中还对儿茶素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机理和中介物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Individual phospholipid classes in high purity were isolat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on a semi-preparative scale (1–2 g) from crude lecithins of different origins (soybean, rapeseed, sunflower) and their baking activity was studied by micro-scale baking tests using 10 g of flour. Baking tests with individual phospholipid classes show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phosphatidylinositol, which was supposed to play a secondary role in breadmaking, is the only type of phospholipid which is active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0.02–0.1% based on flour weight. No other type of phospholipid was active in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when added individually.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phospholipid type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mixtures. A mixture of phosphatidylinosito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hosphatidic acid/phosphatidylserine in the proportion 2/2/1/0.5 (by weight)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in breadmaking (increasing the loaf volume by up to 31%), indicating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the components. The results were confirmed by baking tests on a larger scale (300 g of flour). High proportions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and 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decreased the loaf volume, and phosphatidylcholine, which is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crude lecithins, had only a minor impact on baking activity.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添加维生素C对不同筋力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的改良效果,以师栾02-1、石优17、矮抗58和济麦22四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面粉为材料,研究了维生素C对面包烘焙特性及面团流变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C对强筋品种师栾02-1和中筋品种矮抗58的面包体积有显著改良作用,而对4个品种的面包外观、面包芯色泽、面包芯质地和面包芯纹理结构均没有影响。添加维生素C对面团的弱化度和最大拉伸阻力等流变学特性的改良作用也因小麦品种而异,而且改良作用有限,不能改变小麦粉本身的加工属性。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大气臭氧浓度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臭氧浓度升高40 nL·L-1,选取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绥农4号、绥农8号和东生1号,研究在高臭氧浓度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负作用,3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33%。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产量降低幅度:绥农4号(-41%)>东生1号(-36%)>绥农8号(-23%)。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发现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籽粒大小(x_1)和单株总荚数(x_2)变化可以用于估计大豆产量变化,两者与大豆产量的回归方程:y=-3.639+0.098x_1-0.285x_2。此外,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品质产生明显影响,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蛋白质浓度均显著提高2.8%~4.6%(P<0.05),而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4.2%~7.8%(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