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甲鱼养殖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但苗种的严重不足,制约了甲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充分考虑了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探讨了滩涂地区甲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规范,包括池塘条件与规模、孵化设备、亲鳖选育等。  相似文献   

2.
5月份,随着各地气温的上升,水温也逐步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会有所增加,要特别注意温度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南方地区要注意保持养殖水质清新,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全国各地区要做好放苗前的池塘清塘及放苗过程中苗种和工具的消毒工作,避免因携带病原菌而引发疾病.  相似文献   

3.
室外养殖:温度逐渐回升,自然界野生甲鱼从“冬眠状态”开始苏醒。因此,亲任在温度渐渐上升到50℃左右,也从“冬眠状态”苏醒过来,结束长期在亲任池底泥沙中蛰伏生活,要投以适口、新鲜的饵料,开始量可小些,随着水温上升亲鳖摄自率增加,投饵量相应增多。 室内养殖:上一年孵出的稚甲鱼,经越冬期控温养殖后,进入四月份,幼甲鱼多数体重可达50-100克。在温度较高的日子,可选 50克以上的个体,按每平方米投施 5—8只,开始分养。放苗后,用0.3ppm“鳖净”全池泼洒。 出温室前,建议投喂1%的甲鱼多维。四月份甲鱼…  相似文献   

4.
按常规,当工厂化温室鳖苗种加温培育到200克左右时,就应移到室外池塘进行成鳖养殖。时间一般在五月下旬与六月上旬。然而近年来因不注意放养时应具备的条件和方法,造成放养后大批染病死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介绍一下鳖种放养的技术要点。供各养殖单位参考应用。一、调整好室内外鳖池的水温鳖种在温室里高温养殖,移到室外前一定要掌握和调整好室内外养殖池的水温。首先是在出池前5天逐渐降低温室里的室温和水温,降温幅度以一天2~3℃为宜,切不可一下降温过快,否则易应激发病.而鳖种出温室的时间,就要看室外水温是否连续…  相似文献   

5.
闽南地区是我国早期甲鱼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养殖户利用当地的气候水文特点,创新利用室外甲鱼池塘水下培育大规格甲鱼苗种、水面种植当地畅销蔬菜的模式,比常规室外甲鱼池塘单独培育甲鱼苗种提高15%以上的经济效益.现把这种模式的技术措施与效益分析作一通俗介绍,供养鳖企业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4月份广东降水较多,气温、水温开始升高,病菌、寄生虫也进入活跃期,养殖水生动物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渔业生产进入繁忙季节,养殖水生动物摄食量逐渐增加。广东进入水产苗种繁殖期,要加强对亲鱼的培育饲养,保证饲料质量,做好水产苗种人工繁育。近期降水较多,要做好鱼、虾塘的水质调控,特别是刚放养的鱼、虾苗,要注意做好饲养管理工作。鳖经过越冬期后体质较弱,容易发生各种病害,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甲鱼开始进入室外养殖阶段。室内则应选择一些投饵量少、经济价值高、易饲养的品种进行养殖,使这一阶段的温室也能充分利用,达到“一室两用”的效果。我们选择了罗氏沼虾进行甲鱼温室养殖,现将养殖体会简要介绍如下:一、合理安排养殖茬口5月下旬当鱼池水温稳定在18℃时,室内水温约为22℃,成甲鱼池的甲鱼移至室外池塘内,幼甲鱼池的甲鱼移至成甲鱼池,罗氏沼虾的虾苗放入幼甲鱼池。6月下旬,成甲鱼池的幼甲鱼移至室外养殖,幼虾放入成甲鱼池进行成虾养殖,当年孵出的稚甲鱼放入幼甲鱼池培育。10月中旬,当温室水温降至16℃时…  相似文献   

8.
室外养殖:加强亲鳖的培育,准备亲鳖的产卵和稚鳖的孵化工作。雌、雄鳖开始交尾,在气候温暖的地区,亲鳖已开始产卵,所以应及早把产卵场的草清除干净,修整、疏松以及消毒产卵场的沙盘以及进行孵化设施的准备。要注意投喂亲鳖专用的全价配合饲料并注意加强营养补充及水质改善工作。每15天使用“底净”每立方米水体25克和每7天用“活性酵素”每立方米水体0.5克全池泼洒,每10天用“鳖净”每立方米水体0.3克全池泼洒。(注意:“活性酵素”和“鳖净”使用的时间要相隔3天以上) 室内养殖:幼甲鱼多数体重可达100-200…  相似文献   

9.
室外养殖:气候状况如一月份,甲鱼养殖主要工作内容仍是抓好亲鳖池管理和稚鳖的越冬育种饲养。随着稚鳖个体逐渐增大,要定时抽测体重,增加饲料投喂量.对越冬池的水温、水质要做好保温、排污两件事。 温室养殖:在甲鱼室内控温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水质调控。 2月,由于风雪和严寒的日子较多,所以检查和修补塑料棚的工作不能忽视。 在11月分级投放的稚鳖体重增加4倍左右,并出现体重差别。由于体重增加,池水的负载量加大,水色难以保持绿色,往往由黑色变为灰色或粉红色并发出恶臭,需进行一次分养。更换池水,清池底污物。二月份…  相似文献   

10.
<正>8月份广东雷雨、台风天气较多,水温、气温高,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季节,要重点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4℃~37℃之间,养殖水温在23℃~32℃,平均水温在28℃左右。根据近几年广东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水产养殖易发的病害主要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虹彩病毒病、爱德华氏病、溃疡病、链球菌病、诺卡氏菌病、神经坏死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鳖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罗氏沼虾烂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红尾皇冠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难题,2005年在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观赏鱼车间采用水族缸和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红尾皇冠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并进行了室外池塘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试验结果:红尾皇冠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水温为26~30℃,仔鱼在水泥池中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可达3cm左右;室外池塘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可达90.10%,其中体长在9cm以上的超过55%.试验结果证明,红尾皇冠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适合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进行,而室外池塘适合于大规格鱼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红尾皇冠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红尾皇冠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难题,2005年在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观赏鱼车间采用水族缸和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红尾皇冠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并进行了室外池塘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试验结果:红尾皇冠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水温为26~30℃,仔鱼在水泥池中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可达3 cm左右;室外池塘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可达90.10%,其中体长在9 cm以上的超过55%。试验结果证明,红尾皇冠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适合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进行,而室外池塘适合于大规格鱼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2001年新疆额尔齐斯河特种鱼类繁育场在国内率先突破了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此后该鱼在全国各地开始养殖。为了探索该鱼在东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优化东北地区的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发展高效、生态渔业。我们在2008年5月开始了白斑狗鱼的引进及池塘养殖试验,探讨了东北地区池塘健康养殖白斑狗鱼成鱼的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4.
<正>8月份我省雷雨、台风天气较多,水温、气温高,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季节,要重点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5℃~37℃之间,养殖水温在23℃~32℃,平均水温在28℃左右。根据近几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水产养殖易发的病害主要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虹彩病毒病、爱德华氏病、溃疡病、链球菌病、诺卡氏菌病、神经坏死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鳖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罗氏沼虾烂鳃病和红腿病,对虾白斑综合征、红腿病和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等病害。  相似文献   

15.
技术交流     
正开春后养鱼应把好"五关"开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逐步增强。及时做好养殖管理,是夺取养鱼高产的第一步,在养殖过程中要把好"五关"。1.清塘消毒关:做好池塘整修。苗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杀菌消毒。2.苗种放养关:早放养早适应环境、早生长和延长生长期。同时,早放养鱼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9,(11):36-38
12月份将进入冬季的大雪和冬至时节,气温和水温将会逐步降低,养殖投喂开始减少或已停喂,水质开始转好,同时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原菌、寄生虫等因水温关系会受到抑制或被淘汰,因而各种鱼类疾病的发生情况将会进一步好转。预测12月份水产养殖病害会比11月份略有下降。病害将以白斑病、红腿病、托拉病、偷死病、烂鳃病、水霉病、孢子虫病、车轮虫病、隐核虫病、红底板病、白底板病、白点病、疖疮病、腐皮穿孔病等为主。热带鱼类及甲鱼等养殖品种要做好越冬防寒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鲜世界》1994,(1):32-32
河南省潢川县经多年攻关,甲鱼养殖技术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可在12-14个月内将稚鳖培育成商品鳖。越冬亲鳖经强化培育后5月下旬产卵,温度33-36℃以下,经50天左右孵化可出壳;一般在10月份后,将稚鳖以每平方米30-50只的密度移入28—30℃的温室,  相似文献   

18.
2月份,立春过后,气温会有所回升,但要注意因冷空气入侵的倒春寒现象,天气突变,气温骤降极易引起水生动物发病,广大养殖户还应加强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另外2月份已进入鱼种、蟹苗放养期,稍有不慎都极可能会引发疾病,应注意操作,特别是鱼种放养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鱼池要清塘消毒,适时投喂精饲料,以增强体质。另外,对尚未放养的池塘等要进行清淤、冰冻曝晒消毒。2月份主要注意预防淡水鱼的小瓜虫病、水霉病、斜管虫病等,海水鱼的刺激隐核虫病等。近期内水温较低,如不是清塘,一般不要捕大留小上市,以免鱼类受伤引发水霉病。  相似文献   

19.
<正>鳜鱼肉质鲜嫩,是少数几个长盛不衰的名优水产经济鱼类。无论是网箱培育、水泥池培育,还是土池养殖,鳜鱼养殖的关键在于苗种培育:适口的饵料鱼、病害防治,是鳜鱼苗种培育成功的重要环节。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鳜鱼苗种的主要病因是车轮虫、斜管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感染,特别是华中地区五月下旬梅雨季节,水温25℃以下,极易发生原生动物及其继发性感染、真菌、运输伤害等病害。笔者总结了一套较有效的苗种培育各阶段的病害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甲鱼养殖者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培育成200~250克的幼鳖,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室外池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养殖成商品鳖,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果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