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养猪》2014,(2)
<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D)的病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养猪场。原来认为猪在10~15周龄感染PCV2,当出现病毒血症时几乎所有的肥育猪都已感染。仔猪断奶前后免疫PCV2疫苗可有效地预防PCVD和降低PCV2病毒血症水平,但不能根除感染。既然疫苗免疫不能彻底消除感染,肥育猪还带毒,这表示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可能感染PCV2并且可能在子宫内或者分娩后传染给仔猪。因此,美国中西部的一个母猪养殖场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2.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PV-N株接种抗体阴性后备母猪,5天产生HI抗体,7天达到保护性水平(>1∶256),14天达高峰.用该毒株对4月龄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进行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攻毒后5、7、9天未检测到病毒血症和未分离到病毒.攻毒后第40天剖杀2头怀孕母猪,见胎儿正常,胎儿心血HI抗体阴性,从胎儿脏器未分离出病毒.自然分娩的母猪,产仔正常,仔猪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而对照猪攻毒后产生病毒血症,并产下不同组合异常仔,从死胎儿脏器分离到病毒,活仔HI抗体阳性.试验还表明豚鼠对PPV-N株的抗体应答和猪的相似,可作为PPV弱毒株免疫抗体应答检测的实验动物.本研究结果证明,PPV自然弱毒N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个基因保守的猪病原体。PCV2感染最早发生在子宫内的胎儿发育期间或出生后通过接触感染病毒的母猪以及被病毒污染的产仔环境而感染,其传播不受病毒血症水平或免疫水平的影响。PCV2及其抗体很容易进入初乳、母乳和口鼻分泌物中,但在这些液体中的抗体水平不会影响仔猪病毒血症的水平。仔猪在断奶时常已经感染PCV2或已有母源抗体。目前还不清楚早期PCV2感染或母源抗体的存在对疫苗免疫效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它们有可能受到PCV2相关疫病(PCVAD)的干扰。对怀孕前的母猪进行免疫,可使其血清、初乳均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加强母源免疫不会影响病毒向仔猪传播或母猪中的病毒量。在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2006年实施大规模免疫后,猪群PCV2流行率出现大幅下降,这说明PCV2或许可以根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经胎盘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新生仔猪肠炎的影响。6头怀孕母猪被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头。感染组3头怀孕母猪在分娩前3周鼻内接种6mLPCV2组织培养毒(病毒含量为1.2×105TCID50/mL,毒株为SNUVR000470);对照组3头怀孕母猪同时接种正常细胞培养上清液。PCV2感染母猪所产的30头仔猪被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头;对照组非感染母猪所产的30头仔猪被随机分为C、D两组,每组15头。A和C组仔猪在3日龄口服2mLPEDV第3次传代病毒液(病毒含量为1×106.5TCID50/mL,毒株为SNUVR971496)。在感染后36、48和72h测量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平均比值,A组PCV2感染母猪所产的仔猪感染PEDV与C组PCV2阴性母猪所产的仔猪感染PEDV差异显著。在感染后24h,A组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中比C组检测到更多的PEDV核酸。此后,在感染后36、48、60和70h,C组PCV2阴性母猪所产的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中比A组检测到更多的PEDV核酸。由此推断,经胎盘感染PCV2显著影响PEDV所致疾病的临床进程。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9,(2)
2018年11月广西一存栏1 0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出现多头怀孕后期母猪流产现象,并将2窝流产胎儿送实验室进行检测。为了解引起母猪流产的病因,实验室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RT-PCR检测的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乙脑病毒(JE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PCV3。结果在流产胎儿内脏组织中未分离到细菌;2窝流产胎儿内脏组织中均检测到PCV3,而其他病原均为阴性,表明PCV3感染可能是引起本次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目前母猪和仔猪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情况,本试验对来自于15个猪场的85份母猪血清和29个猪场的55份仔猪可疑病料(脾脏、淋巴结、肾脏等),分别采用间接ELISA和PCR法进行PCV2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15个猪场中,1个猪场母猪抗体呈阴性,其他14个猪场母猪抗体均呈阳性,猪场PCV2阳性检出场为93.3%(14/15),85份母猪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75.3%(64/85)。29个猪场的仔猪,PCV2核酸检测阳性猪场为19个,猪场阳性率为65.5%(19/29),55份仔猪可疑病料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61.8%(34/55)。可见,母猪和仔猪感染PCV2相当普遍。对母猪群PCV2抗体阳性率及其仔猪群病毒核酸阳性率进行比较发现,母猪群PCV2抗体阳性率越高其仔猪群病毒核酸阳性率却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引起某猪场母猪屡次配种不孕的原因。【方法】采集母猪饲料槽中正在食用的饲料检测黄曲霉素B1含量;采集返情母猪的口鼻腔拭子、肛门拭子及血清,使用PCR、RT-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PCV3、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 swine fever virus,CSFV);随机剖检13头返情母猪,采集脾脏、淋巴结、脊髓、子宫、卵巢组织检测繁殖障碍性病毒的感染情况;对检测到的PCV2和PCV3部分阳性样品进行ORF2基因序列分析;观察母猪卵巢病理变化情况,汇总分析结果,诊断该场母猪受胎率低、持续返情的原因。【结果】该猪场饲料中黄曲霉素B1含量为4.5~9.0 μg/kg,均在GB 13078-2017规定的饲料中黄曲霉素B1允许范围内(<20 μg/kg)。PCR、RT-PCR结果显示,口鼻腔拭子、肛门拭子和血清的PCV2、PCV3、PRV、PPV、PRRSV、CSF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3头母猪的PCV2阳性率为69.23%(9/13),PCV3阳性率为38.46%(5/13),PCV2和PCV3混合感染率为30.76%(4/1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CV2在脊髓中的病毒载量最高,脾脏次之,淋巴结中最少;PCV3在脾脏中病毒载量最高,脊髓次之,卵巢中病毒载量最少。ORF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PCV2为2d亚型,PCV3为3a亚型。卵巢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卵泡细胞数量减少,卵泡腔形状不规则、塌陷扁平。【结论】经过诊断确定该场母猪持续返情、屡配不孕的原因是PCV2和PCV3混合感染,进而引起繁殖障碍。根据诊断结果和该场情况,采取全群接种PCV2疫苗,配合全场消毒,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成功解决该场母猪繁殖障碍问题,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N株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猪细小病毒N株是从广西初产母猪所产死胎脏器分离的自然弱毒株。用这个毒株接种PPV HI抗体阴性的四月龄小猪和怀孕14~23天的后备母猪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和同居感染,母猪分娩正常,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该毒株免疫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完全能抵抗猪细小病毒强毒攻击,攻毒后49天剖杀母猪,结果胎儿正常,胎儿心血HI抗体阴性,取胎儿脏器未分离出病毒,分娩母猪产仔正常,仔猪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而对照猪攻毒后产生病毒血症,产下不同组合异常仔,并从死胎儿脏器分离出病毒,健活仔猪吃初乳前能测出HI抗体。从而证明用N株作为弱毒苗能防止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利用来源于同一猪场的2头猪瘟病毒(HCV)持续感染的带毒母猪及所产35头仔猪(包括13头死胎)和6头阴性对照猪,观察母猪的胎儿发育成活状况、仔猪HCV带毒率及HCV垂直传播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免疫效力的干扰作用,同时进行水平传播试验和观察HCV持续感染对母猪繁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CV持续感染对其中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和成活有明显影响,而对另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HCV持续感染母猪可经过胎盘垂直传播病毒给仔猪,传播率达45%~86%;吃初乳和接种HCLV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9头带毒仔猪在45d内死亡4头;免疫HCLV不能使带毒仔猪产生免疫保护力。5头猪在强毒攻击后死亡4头;HCV垂直传播的带毒猪可发生水平传播,并引起3/4感染猪死亡;HCV持续感染可引起母猪生殖系统病理变化。导致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10.
正生长猪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相关疾病,都可追溯到与母猪群PCV2感染相关,具体表现为胎儿在子宫内感染和出生仔猪的病毒血症。目前已有几种诊断方法用于评估生产母猪PCV2感染状态。通过PCR检测母猪血清、初乳、0~6周龄仔猪血清、胎盘脐带血清(PUCS)、初生仔猪哺乳前血清,新生死胎的组织(肺脏、心脏);或通过免疫荧光抗体(IFA)和酶联免疫吸附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省7个市县地区14个猪场为研究对象,采集疑似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死猪、病料、精液、血样等样品181份,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有89份,阳性率49.2%;14个规模化猪场中均检测出了PCV2阳性。在死亡的43头猪中有21头PCV2阳性。病料中PCV2的阳性检出率54.0%。该病在春夏季节感染率最高,并存在病毒混合感染和继发细菌感染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分析,大部分猪场因感染PCV2而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其中遂宁市和绵阳市的6个规模化猪场中检测到PCV2感染所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结果表明,四川省部分地区的规模化猪场中已经广泛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相似文献   

12.
"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ne,PMWS)是一种主要由PCV2引起的疾病,被认为是全球主要的猪病之一.从传统上看,它的控制建立在消灭引起与这一病理学状态相关的致病风险,如改善管理、控制协同感染、改变公猪的遗传背景.然而,最近开发的PCV2疫苗已证实在实验和自然条件下能够极为有效地控制PMWS和PCV2的感染.因此,已证实给经产母猪和小母猪接种疫苗可提高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和病毒排放(通过母猪和初乳),改善生产性能(即降低死亡率和增加其后代的平均日增重).现在,国际市场上已有很多商用PCV2疫苗;所有的疫苗都是利用PCV2a基因型毒株制成的.所有疫苗都获得了许可,可应用于生长期猪,只有一种疫苗有望用于经产母猪和仔猪.  相似文献   

13.
猪细小病毒N株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PV-N株常规接种量的5倍和10倍接种PPV HI抗体阴性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接种后第5,7、9天未能从血液中检测到病毒血症,鼻咽和直肠拭子未分离到病毒,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母猪产仔正常,初生仔猪PPV HI抗体阴性,而未接种的对照猪产仔正常,没发现同居感染.以上研究证明PPV N株对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王弘  黄承峰  张艳  刘海隆 《养猪》2023,(1):102-105
为了解引起定安母猪流产和死胎的主要病毒病原情况,笔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自海南定安县32个定安母猪养殖场及养殖户267份流产胎儿及组织排泄物样品进行了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及猪乙型脑炎病毒(JEV)5种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267份病例样品大部分来源于海南气温相对较低的月份(占比63%)及母猪妊娠后期(占比77%)。5种病原阳性检出率为36.70%(98/267),从高到低依次为PRRSV(17.98%)、PCV2(11.61%)、JEV(9.74%)、PRV(6.37%)、PPV(4.49%)。病原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以双重感染为主,多种病原感染少见。为相关养殖场及养殖户做好定安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2月,突遇降雪天气,某规模化猪场2 000头母猪中约100头母猪所产新生仔猪集中在1周龄内出现大批死亡现象,死亡前均出现呕吐、消瘦及水样稀粪症状。通过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测序、ELISA检测等方法,本试验确定该病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野毒株感染引起,同时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通过采取母猪群紧急接种疫苗、仔猪口服卵黄抗体及加强保温、消毒等综合措施,该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被发现。这种病毒后来被命名为PCV1型,并被证实能感染猪,但不会引发疾病。20世纪90年代末,PCV的变体毒株被发现,随后被命名为PCV2型(PCV2),现在已知其与多种疾病[共同被称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相关。最近,研究的重点转向作为PCVAD之一的母猪特别是小母猪和低胎次母猪的繁殖障碍上。例如,PCV2的临床症状包括在配种和流产之后不定期返情、窝产仔数减少但死产数和木乃伊胎比例增加。繁殖障碍的确诊需要胎儿组织,  相似文献   

17.
用10头不同妊娠日龄的三胎母猪重复了增殖猪细小病毒试验,并用实验小动物、鸡胚和人工培养基进行了某些特定外源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检验。结果再次证实,用免疫过的经产母猪的幼龄胎儿,培养猪细小病毒,可以获得大量、纯净、价廉的猪细小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18.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妊娠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特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表现为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胎儿和畸形胎儿,或产仔数少。有时还可导致公、母猪不育。防制该病最有效的办法是应用疫苗预防,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出猪群的抗体水平,制定适合的接种疫苗时机,使猪群保持较好的抗体的水平,抵御猪细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技术,2006年对广西11个猪场的公猪精液235头份进行猪伪狂犬病(PRV)、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小病毒(PPV)混合感染情况的检测。结果,235份样品中PRV阳性率为5.53%,PCV2阳性率为17.02%,PPV阳性率为13.62%;PRV与PCV2、PPV均存在不同的混合感染现象。结果表明,我区公猪精液PRV、PCV2和PRV带毒情况比较严重,成为当前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规模场猪群发病的主要原因,这将为今后种猪场对PRV、PCV2和PRV的控制与净化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是2016年由美国首次报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一种新型猪圆环病毒,该病毒的致病性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PCV3对断奶仔猪的致病性,本研究用PK-15细胞自临床病料分离到1株PCV3毒株,命名为PCV3/CH/HB/XY/2018,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于PCV3a-IM基因亚型。分别用PCV3阳性病料初始匀浆液和第8代细胞培养物采用滴鼻和肌肉注射2种方式感染28日龄断奶仔猪,每组试验猪5头,并设置空白对照组。通过观察和分析试验猪的临床表现、体温、增重、病毒血症、各组织的病毒载量和病理变化等方面评价仔猪感染试验结果。结果显示:PCV3阳性病料初始匀浆液和细胞培养物在感染断奶仔猪后均会引起仔猪出现体温上升、消瘦、皮炎和生长缓慢等现象;病毒血症时间超过14 d,但21 d消失,病毒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PCV3主要感染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在脾、肺和扁桃体等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最高;感染猪可出现间质性肺炎、淋巴小结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病理变化。本研究表明PCV3/CH/HB/XY/2018毒株对断奶仔猪有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